试析提升中职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2014-04-29张学义
张学义
摘 要:《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德育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经济、政治综合素质的一门必修课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学生主体”“实际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三个大的方面入手,试就“提升中职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职政治;《经济政治与社会》;学生主体;实际发展需要;社会实践活动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德育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经济、政治综合素质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系统而专业的学习,促使学生逐渐了解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各项社会制度,从而为其毕业之后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那么,作为一名中职政治教育工作者,又当如何优化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而切实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教学效果呢?我个人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教学活动应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因此,学生才是各项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更是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方法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
我个人认为,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切实提高中职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有着极为良好的效果。例如,第十课“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这部分知识涉及我国公民的诸多民主权利,为了确保其对这些基本的政治权利以及政治自由有着充分的认识与深刻理解,在教学这部分知识之前,我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图书资料查询等方式提前整理相关的民主政治自由权利。如此一来,就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真正交到了学生手中,不但大大调动了他们的探究兴趣以及学习欲望,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于通过提前自主调查、预习活动,帮助他们有效突破了本节知识的教学重点以及难点,从而为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二、关注中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提高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区别于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教育体系带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特征,其各科学习科目设置的最主要原因也在于最大限度上满足中职学生未来就业、工作的实际发展需要。《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对此也做出了清楚、明了的阐述:“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保证教学内容足够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以此大幅度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时效性以及时代性,突出实际教学效果。”
这就要求我们中职教师在讲解《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之时,认真落实《教学大纲》的相关理念,在提高政治教学时效性的基础上,切实构建起“高效率”“高质量”的政治课堂。
三、灵活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显著提升与进步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为日后实际活动中的灵活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此谓“学以致用”的内涵与精髓所在。因此,我个人认为,要想更好地开展中职政治德育教育工作,一线教师必须灵活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此,既能充分满足“中职德育教育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加砖添瓦、铺平大道”的明显职业教育特征,又能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中职学生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进而为其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政治素质的显著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以我自身为例,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就格外注重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展开,着重突出学生社会实践综合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并都收获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如,學习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这章具体知识点之后,我为学生布置了一项新颖、别致的课后实践活动任务,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走上街头,对来往行人关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诸多观点进行认真分析与整理,并以PPT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在全班学生面前。如此一来,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中职学生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热情以及积极性,另一方面更是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着重对其自身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政治素质进行了培养与发展。
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与深入普及,“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其质量”逐渐发展成为诸多一线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鉴于此种情况,我们中职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但要给予“高效课堂”这一先进教育理念足够的认识与肯定,更要大胆探索、灵活运用,将更多、更优秀的教学策略不断付诸日常的教学实际,力争构建起高效率、高质量的优秀政治课堂,从而为中职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罗炎龙.浅论中职政治课堂中,如何讲活政治[J].科技创新导报,2013-02-11.
(作者单位 河南省汝州市平顶山外国语学校)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