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构思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4-04-29崔亚冰
崔亚冰
摘 要:多角度构思是对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训练,进而促使学生在作文时恰当立意的一种构思方法。近几年来,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领域中引起了广大师生的重视。
关键词:多角度;意义;做法
所谓多角度构思,即从不同的着眼点、观察点出发进行构思,它要求人借助发散思维这种形式,充分启动思维活动,对所要叙述和议论的对象或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和分析,从而确立写作目的和文章中心。采用多角度构思的方法,学生可以从作文材料或题目的正面、反面或其他不同的角度出发去进行构思,从而为文章准确、深刻、新颖的立意创造条件,铺平道路。
一、多角度构思的意义
1.多角度构思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苏轼在《题西林壁》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里,我们且不谈局外人有时会比局内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这一意义。单就其对庐山的认识看,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给人的印象、感受当然也就不同,如果只从一个观赏角度给庐山的全貌下结论,显然是缺乏充分的根据的。同理,只有对事物从各个方面去考察,才能全面、清楚地认识事物的整个面貌。多角度构思正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材料,进而准确把握材料内容的一种方法。而这种训练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途径,是对传统教学思想中“划一主义”的一种挑战,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客观要求的。
2.多角度构思有利于学生在作文中广开思路
从目前作文教学看,学生感到写作文难,写议论文更难,这固然有诸多原因。但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作文思路闭塞的问题。如何在写作议论文时广开学生思路,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我认为,其关键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在研究言论对象时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即用开放性、多项性的发散思维去代替单一、封闭、呆板、僵化的思维模式,从而使学生在作文时,能面对材料和题目,产生许多新颖、独特的见解,从根本上克服思维闭塞的毛病。
从《三国演义》“马谡拒谏失街亭”的故事为例,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诸葛亮、马谡以及王平三个人的角度去构思,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通过练习,学生从马谡的行为上引出“骄兵必败”的教训;从诸葛亮的表现上得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和不可轻信说大话的人的结论;而从王平这一角度进行构思,又会产生“谨慎可以得益”的认识。这样,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去构思,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思路较过去显然开阔了。当然,立意也会相应的新颖起来。
3.多角度构思有利于学生作文时选择最佳角度进行立意
我们知道,多角度构思要借助于多向思维的形式来完成,多向思维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某一模式,而是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感性材料或例题进行思维。这样,思考问题的范围广了,立意的角度多了,也就为学生作文的准确立意提供了宽广的活动空间。这样,既容易找到作文的最佳立意角度,也避免了平庸的弊端而新意迭出,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独创能力。
例如,在对妇孺皆知的《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故事进行构思,选择立意角度时,我们不局限在批评南郭先生身上,而是引导学生把思路转向宣王和其他吹竽者,从而使作文立意的角度更多、更新。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得出了更多的启示:从宣王角度产生了以下立意:《“滥竽”为何能充数》,从齐湣王这一方面,学生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愿我们的时代多几个“湣王”》《还是独奏好》等等;而从其他吹竽者的角度,学生则得出一组新题目:《鱼目何以能混珠》《铲除滥竽充数者生存的土壤》等。从以上学生作文的立意可以看出,多角度构思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创造性的思路、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使他们寻求到新的见解、新的发现,从而在作文时便于选择最佳立意角度。
二、怎样加强多角度的构思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我们要求多角度构思的立意必须集中
在训练中,有些学生认识模糊,认为多角度构思就是多角度立意,将两个概念等同起来。其表现就是在一篇文章中往往出现两个以上的观点,文章的中心不明确。例如,在作文《从〈邹忌讽齐王纳谏〉论开去》的训练中,不少学生这样立意:我们应当学习邹忌,要有自知之明,工作讲究方法;同时,我们党的干部要像齐威王那样,广开言路,讲究民主,把国家治理好。很显然,这篇文章的观点分散,当然更谈不上鲜明集中,这样,文章的立意自然深入不下去。
面对这种普遍的问题,我们在指导学生做多角度构思的训练时,要明确构思与立意各自概念的相互关系,突出强调:对材料分析的角度可以广泛,但最终的立意必须集中,只能有一个,而绝不能“萝卜、白菜一锅炖”。同时,举出一些材料,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构思中立意的训练。
2.我们要求多角度构思应从分析材料出发,抓住事物本质,确定立意
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不能认真阅读、分析材料,从材料所蕴含的事实出发,而是凭主观臆断,不顾作文材料的内容去立意,任意拔高,故弄玄虚,有的则脱离材料的原意而牵强附会。
例如,有的学生在写《〈滥竽充数〉的启示》中,竟然提出了“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南郭先生的勇敢精神”“人与人的地位应当是平等的——谈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等这类的立意。我们经过分析认为学生在多角度构思的过程中确实是从不同方面去思考了,但他们却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即构思必须从材料分析出发,提出的观点必须蕴含在材料的内涵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出一些感性材料,专门进行准确立意的练习:教师先提出明确要求,学生再进行讨论,最后集中意見,肯定准确的立意,否定不恰当的立意。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克服学生立意时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
3.我们强调多角度构思训练中,立意要深刻、新颖
学生在多角度构思中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即立意肤浅,他们看问题局限于表面,深入不进去,这样立意自然不高。还以《从〈邹忌讽齐王纲谏〉说开去》为例,学生作文中常有这样一些肤浅的认识:《人要有一定的判断力》《要学会从身边的小事想到大事》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引导学生不要流于表面,而要由表及里,挖掘材料深藏的内在含义,从而使立意深刻起来。
与此同时,我们在提倡立意深刻的基础上,还要求新颖,这是对学生立意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采用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形式。促使学生冲破观点上的束缚,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因此,在训练过程中,我们注意选择带有论辩性的问题给学生进行练习,追求立意的新颖。例如,针对“不要在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观点,提出“要敢于班门弄斧”;针对“良药苦口利于病”,提出“良药何必苦口?”针对“学海无涯苦作舟”,提出“学海无涯乐作舟”。对这种类型的练习,学生十分欢迎,思维也非常活跃,能够积极参与进去。这样就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构思,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得到了锻炼,而作文的立意也就会逐步新颖起来。
综上所述,多角度构思是开发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途径,多角度构思的训练是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是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努力探索,以使多角度构思的训练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吴建华.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新课程:下,2012(07).
[2]张镇平.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02).
(作者单位 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工业经济学校)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