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及饮食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分析
2014-04-29李辉
李辉
【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时使用药物及饮食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给予对照组单纯叶酸片或谷维素片治疗。给予研究组药物及饮食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过程中,在药物及饮食治疗过程中补充叶酸以及B族维生素加以辅助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药物;饮食;叶酸;B族维生素;心血管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可称之为焦虑性神经官能症和神经性血循环衰弱症,是临床上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疾病。很多情况下,患者觉得很不舒服但是检查结果却又查不出任何问题。因此,很多医生均认为该疾病不需要治疗。但是,近几年来,有研究表明心脏神经官能症若不及早治疗,任病情一直发展,将可以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抑郁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对120患者药物及饮食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族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进行分析,现在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将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68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56岁,平均年龄43.5±16.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对比上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叶酸片或者谷维素片治疗。叶酸片药量和用药次数为10mg/次,2次/d。谷维素片药量和用药次数为20mg/次,3次/d。均为口服。在给予这两种单一药物治疗过程中还需要配与维生素B12治疗,药量和次数为25μg/次,2次/d。均为口服用药。一疗程30d,疗程结束后要立即停药。
1.2.2研究组给予研究组药物及饮食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维生素B12治疗,药量和次数为25μg/次,2次/d。叶酸片药量和用药次数为10mg/次,2次/d。治疗期间还需要调整患者饮食习惯,多准备一些富含维生素B12、维生素B6以及叶酸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豆类食物、鱼、菠菜、甘蓝、坚果以及芝麻等[1]。在烹饪这些食物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配伍,且尽可能避免进行油炸或者高温烹炒,而是选择比较温和的蒸或者煮的方式,一疗程30d。
1.3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2.0,计量资料主要是使用(χ±s)表示,组间对比则通过t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表示。
2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体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讨论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临床上一种较为特殊的疾病,其发病部位主要在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两大系统。由于该疾病临床检查比较难以查出具体病因,因此很多医生均无法随意用药,治愈难度大。目前,临床医学认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可能与遗传因素、机体神经类以及机体自身的性格有关。治疗该疾病的主要原理就是帮助患者调整失调神经,当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最常见的药物有谷维素、叶酸片。
临床专家对心脏神经官能症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该疾病的产生可能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有关。Hcy已经被证实是一种能够损伤血管的氨基酸。若机体内的Hcy过多,就会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产生[2]。近年来,临床上尝试使用叶酸片和维生B12治疗该病,实践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效果比较显著。且若在治疗过程中能够配合与饮食调配治疗,也就是治疗期间患者一日三餐的食物均选择含有大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2和維生素B6的食物,比如鱼肉、动物肝脏、菠菜、蛋黄、芝麻以及甘蓝等,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食疗,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
本研究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单纯叶酸片或谷维素片治疗。给予研究组药物及饮食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6.7%和58.3%,而研究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8.3%和91.7%。两组对比差异非常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药物及饮食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效果非常明显,相对于单纯使用一种药物治疗其有效率更为显著。临床医生在治疗该疾病过程中,应该学会充分利用食疗的巨大辅助作用,提高疾病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德伟,刘金涛,朱洪艳,王万清,刘名姓.饮食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1,30(03):195-196.
[2]朱洪艳,王德伟,刘金涛,王万清,刘名姓.叶酸配合维生素B12对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0,26(11):41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