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孔子中庸思想对于知识论困境的启示

2014-04-29周亮超

2014年1期

周亮超

摘要:仅从知识论的角度出发,则西方哲学一直在寻求绝对的、普遍的真理,但纵观整个西方哲学史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所谓的真理从来没有以清晰的方式被昭示过。原本应该是绝对客观的东西变得越来越主观和不确定,这种主观化和不确定提醒我们,必须通过解释主观与客观在给出知识时的合理关系才能确定知识的真理性。本文将基于这样的反思基础,希望通过对孔子中庸思想的阐述来发掘对于确立真知识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中庸思想;知识论困境;主观化

一、知识论的困境

知识论顾名思义是一门研究知识如何为真的学问,沿着近现代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道路,在当代表现为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经历了逻辑实证主义、历史主义、实在论、反实在论、准实在论等阶段,到如今发展为信念辩护理论。如果我们质问一下“科学哲学为什么会经历这些阶段而发展成信念辩护理论”的话,就会将话题引向知识论的困境,因为科学哲学经历的这些阶段背后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如何说明(证明)所获得的知识为真知识。一直以来,证明知识为真的唯一标准就是对客观的符合,对客观的符合来自于长期的观察与归纳、不断地重复验证而无一纰漏。但是,这种经验主义的方法始终有一个致命弱点,它永远无法达到全称陈述的程度,全称陈述即无论经验内容如何变化,该知识理论始终能统摄这些经验内容。所以,理性主义者始终能模拟一种场景或设置一种猜想来打破这种知识“绝对为真”的地位,况且在事实上,曾经成功的科学理论也的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相对为真(牛顿力学就是典型)。

知识永远无法完全符合客观,那么我们现有的认识到底是完全不符合客观呢,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客观?无论何种答案,一个事实已经不容否定,知识为真不仅是符合客观的问题,更是如何与主观有关的问题,知识如何为真只能从认识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以何种形式给出认识结果(知识)的关系中找寻,用库恩等人的话就是“观察负载理论”,即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已经戴上既有理论的有色眼镜。因此本文认为,相比于历史时期认为的人的认识完全是对绝对客观的反映,如今的知识论更表现出主观化的倾向,客观本身无法给出知识为真的标准,标准带着主观的影子。所以,知识论的困境指的就是因为真知识的标准掺杂了主观因素而变得无法统一,由此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本文认为,主观化的倾向不足以颠覆标准的统一性或知识的真理性,当我们在通过观察获得理论还是通过理论指导观察时,必然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产生,关键是我们如何理解主观与客观在给出标准时的关系。于是我们将视野转向东方,从孔子的中庸思想出发,了解中国人对主客关系的理解和对标准认定的方式。

二、孔子的中庸思想

(一)实践对于孔子的中庸思想的意义

“中庸”被孔子认定为最高的道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乎矣!民鮮久已”。要了解中庸的内涵,我们首先从孔子的宇宙观谈起。

众所周知,孔子并没有明确地表达过其对宇宙生成发展的看法,但他有三方面的话语可供我们一窥其态度。其一,“子不语怪,力,乱,神”;其二,“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其三,“务民之本,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从这三方面可知,孔子并不否认存在超自然力量,但他并不主张去探索甚至言说它,而是强调做好本分就是处理好与周边事物的关系,而处好关系本身就是对超自然力量的认识。孔子认为,虽然有超自然力量(天)在支配着这个世界,但这个超自然力量就存在于事事物物之中,与事物打好交道就是在与这个超自然力量沟通,我、事物、超自然力量构成了一个系统的、运动着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与西方人不同,孔子主张以行代言、知行合一、行即是知。

从宇宙观的角度理解孔子的中庸思想就是要确立这样一个信念——在实践的视野下,没有主观和客观分裂的二元世界,世间的一切都在实践中分裂,在实践中弥合,中庸就是一切实践如何为善的标准。

(二)孔子的中庸思想之合理性来源

《孔子家语》记录了一则孔子带领弟子参观宥坐之器的故事。宥坐之器为古时的一种容器,放置于座位的右方,无实用价值,意在警示人中正直行,类似今天所说的座右铭。这种容器水量少时稳定平衡,水量适中时虽经摇晃屹立不倒,水满时自动倾覆,表达了古人认为的适中为最善的观点。孔子极为赞同宥坐之器所隐含的观点,并且他还不止一次地表达过与“过犹不及”相类似的话。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对中庸的信任源自于孔子长年累月的观察和对历史的总结,大量的经验和历史教训使孔子感悟到,中庸即是万事万物达到和谐(善)的状态,无论人情世故如何变迁,中庸标准之于评判事物的有效性亘古不变。中庸作为一种至上的原则,源自于实践着的生活经历、世界整体的启示,融化为内心的一种操守,无论事情如何发生,实践着的人立即会被这种操守引领着,通向中庸的状态。

探索中庸之合理性目的在于说明这样一个意图:西方人所认为的主观与客观这两个标准的来源,在中庸的立场上其实是作为夹杂着主客因素的同一种来源出现的。中庸的绝对性不是主观确定的,也不是客观确定的,而是万事万物都在其中、运动实践着的整体世界确定的,因而确信无疑。

(三)孔子的中庸思想效果的达成

之前所说的中庸是使事情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不变的意愿和指向性方向,它作为一种原则在事情未展开时是空洞而缺乏内容的,而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在实践过程中,真实的、充满内容的、使事情指向中庸原则的“中庸感”如何显现。

在孔子看来,这种“中庸感”的产生并不是事先规定或事后反思得出的,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产生这种真正的“中庸感”,但这并不足以否认中庸效果(最善)的实存,关键是众人对于某个事件的把握没有到达整体的高度,这种从各自角度出发的片面立场导致了众人的思维无法整合到一个最适合评价某次事件的水平和角度上,因而永远无法实现和而不同的效果——尽管每个人的立场角度不同,但他们在看待某此事件时,会有意识地使自己摆脱个人立场,使自己掌握或还原事情的全部信息,站立在一个公共视野中去评价。简而言之,就是如何使不同的人在看待某件事时变成同一个人。

孔子认为,问题出在个人修炼(感悟)的程度上。我们不妨反思孔子的那句名言“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每个人都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就会认为此时所理解的角度必然优于立志于学时采取的角度,而以不惑之年的水平也必然无法理解从心所欲的境界,反而会以相对主义的态度论之,认为都有理。在感悟的水平上,在看待和处理某件事情的能力上,孔子认为人和人之间是有差距的,而低级的必须服从高级。在确立以高级感悟状态为标准和包容低级感悟状态存在的情况下,孔子提出了有条件的人都要向高级感悟状态进发的主张。

以上讲到了孔子提倡通过修炼达到和而不同的效果,得出众人对中庸状态的一致看法,而修炼的途径是通过感悟,感悟的来源就是我在其中的实践着的整体世界本身。我们可以如下推测孔子极有可能认为的、感悟之于中庸效果显现的作用:感悟就是不断地记录、比较通过实践而不断修正着的关于生活世界的经历存留在人心中的认为最善的感觉,并在每一个实践的当下,它夹杂着一切生活经历而触发,使那种感觉到达、充实,这时候,标准(中庸效果应然的状态)自然而然就被你掌握了,并且这个临时的标准是主客关系和谐的产物。感觉的充实无先例可循但却受过往经历的影响,它每一次都不相同而只能临时产生。因此,感觉的充实并不是一种停留在概念上的状态,也不是饱含着个人因素的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的,包含了生活经历的,只能在当下呈现的,你有、我有、大家都會有的真实状态。如果人人都朝着这样的认知理想前进,那么即使我们立场不同,考虑的因素不同,渴望达成的结果不同,但我们都会对当下达成的那个结果表示欣慰,并认为这已是所能达成的最好结果,从而理解别人做出这样的处理方式。中庸并不是统一思想,而是相互理解、赞赏后达成的和谐的共鸣状态。

以上的阐述很容易给人造成神秘主义的印象,人们可能会质疑,任由感觉的支配而不经过理性的判断如何可能得出正确的标准?但是,如果我们返回中国哲学的传统,感悟实际上经历了不断观察、反思、再观察、再反思的检验和认可过程,在指导认识和实践时,具备了类似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的功效,并非无稽之谈。感悟在此已将理性包含其中,因而不能与充满个人因素的感悟一词混为一谈。

在理解中庸效果如何到达这点上,我们着重要关注的一点是:承认先前经验对于某次实践经历达成中庸效果的影响,但否认此次实践经历的中庸效果由依据先前经验的理性判断做出,由此,就可以规避经验主义在实现全称陈述上的弱点。即,每次实践时感觉的充实都是当下的、临时的、全新的,与之前经历的都不相同。

三、总结与启示

如果以庄子的相对主义对标准一词进行分析,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标准的实质。可以说,相对主义是认识的根源,首先有想从混沌中区分万事万物的意识,才会有认识的开始,事物才会以对人构成关系的方式从混沌中敞亮。相对主义的作用就是通过感官到思维的程序在混沌的万事万物中人为地设置一个“度”,这个“度”就像一把利刃,将混沌的世界切成一块一块,语言出现了,它给一块块分散的世界之物贴上标签。所有一切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是主观对于客观的合理阐发,从一开始就贴上了主观的标签。庄子想用绝对的相对主义来还原标准产生的原初状态,并且模糊、取消这个自以为是的“度”,使人类再次回归认识的混沌状态。

可以说,但凡世界上每个民族,都经历过确立主体意识、通过主客二分的形式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阶段,只是中国人更早地体会到,沿着主客二分的道路,不断明确地划分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界限是会有反作用的,因为事实上,主观和客观的界限并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人为设定的,人在画地为牢。孔子以实践的角度来看待世界作为统一之整体的观点,就能在确立主体意识的前提下,还能以整体世界的视野来看待自身和外物,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当我们分析孔子中庸思想对于解决知识论主观化困境的启示时,应当关注这样一个思路:第一,主客不分但有主体意识。一切认识、实践不存在对主观或客观的符合,而是人在整体世界中实践的展开。第二,在实践的视角中,人始终存在于整体世界的内部,跟着整体世界一起运行,而不是在言说视角中的将自身和整体世界割裂。人与整体世界相通而具有一致性,因而能够洞察来自整体世界正确无误的启示,因此西方言说视角下以人的有限性去认识整体世界的无限性的悖论在实践观中是不存在的。第三,每一次实践都不能相信过往的经验而要临时做出调整,但这种调整的确与过往的经验有关。这种观点既承认了经验的有效性同时又避免了经验的全称陈述。第四,不断地修炼和感悟能让人临时做出的调整始终达到能为众人所赞许、称道的中庸状态,人要坚信过往的经验和感悟对于处理自身与外物关系时的应激效用。(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郑祥福.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社会出版,2011.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