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陷阱
2014-04-29王伟
王伟
巨头之间竞争产生的大容量的免费云存储空间,完全颠覆了之前这类产品以用户购买空间容量为主的收费方式。但服务和安全性,才是使用云存储用户最需要关注的问题。
曾几何时,云存储在人们眼中还只是“高科技”的代名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概念。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普及,用户对个人数据的存储、迁移和管理的应用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同时用户存储的内容属性也已经从单纯的娱乐性公共信息转向个人有价值的电子数据和信息,这种需求指导厂商将同步功能作为了个人云存储产品的核心功能。各大云存储厂商也看到了云存储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于是在2013年8月底,几大巨头展开了声势浩大的云盘大战。得益于本次大战,今天所有的用户都可以获得TB级别的免费云空间。
作为网络存储产品,空间容量不仅是一项很重要的参数,而且也是一个吸引用户的关键点。业内人士表示,用户更倾向于使用免费空间,而服务商其实也不是那么在意付费用户对于存储空间的购买行为,服务商这样的营销方式和布局显示出,其更关心的还是用户数量及其活跃度和粘度。近几年来,业内企业似乎都已经习惯了“先圈用户再想商业模式”的思路。在云存储需求越来越旺盛的当下,先把用户圈进来,这才是所有服务运营商最主要的想法。
空间大小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稳定和高效的上传与下载速度做支撑,那么庞大的空间无异于资源的浪费。如今主流的几家网盘服务商对于下载和上传速度均有不等的限制,当我们急需云盘上某个容量较大的资源时,服务商对网速的限制会让我们的等待过程变得十分漫长。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空间容量的优势在初期确实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因为这是其在使用云存储之前判断服务商优劣的最直观标准之一。但是在之后的应用阶段,这种容量上的优势很快就会被用户忽略。对于云存储产品来说,绝大部分用户不会纠结于容量是1TB、10TB还是36TB,甚至无限容量,用户在比较之后会去选择存储空间使用更便捷、个人文件存储安全系数更高的服务商,因此服务商的上传和下载速度、稳定性、安全性、空间管理易用性、分享功能等,未来都将成为用户选择时的重要考虑因素。然而互联网公司的云存储系统,其本身关注的是用户、流量、数据,而对于用户最需要的“服务”一环却是软肋。
如今由于巨头之间竞争产生的大容量的免费云存储空间,完全颠覆了之前这类产品以用户购买空间容量为主的收费方式,但是幸福来得太快,有时候并不见得都是好事。在使用几乎所有的云盘服务前,用户都必须同意一个免责声明,CHIP相信没有几个用户会花时间去仔细查看这个声明,其大致意思就是鉴于网络服务的特殊性,用户需要同意云盘提供商有权随时变更、中断或终止部分或全部的网络服务,并且在变更、中断或终止服务前,云盘提供商无需通知用户,也无需对任何用户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责任,这无疑是所有云存储厂商想要隐瞒的霸王条款,想想雅虎相册在一个月内突然关闭、号称提供终生服务的中国雅虎邮箱关停的事件,不禁让我们脊背发凉。作为存储用户个人资料的网盘,一旦服务终止或崩溃,给用户带来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虽然各云盘厂商都声称自家的云存储系统均经过冗余备份非常安全,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多留一份心不会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