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因故事而精彩
2014-04-29纪联昕
纪联昕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讲故事这种教师可操作,学生又喜欢的形式,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让沉闷、呆板的语文课堂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有趣高效而精彩。
【关键词】讲故事 课堂情境 有趣高效 陶冶情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53-02
我的语文课堂与讲故事结缘,还得感谢著名作家刘绍棠的一篇文章《感谢师恩》,它讲的是刘绍棠在小学学习四年,一位姓田的老师给他讲了上千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刘绍棠,对刘绍棠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启发,我长时间苦苦思索的精彩、高效、学生喜欢的课堂不就在眼前吗?《语文新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策略……应用讲故事这种教师可操作,学生又喜欢的形式,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让沉闷、呆板的语文课堂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一、应用故事导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上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堂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成功的课堂导入对上好一堂课尤其重要。借助短小精悍的故事导入新课,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因为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很有可能还停留在前一堂课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上,这样的导入可以牵回他们的思绪,让学生对新课内容发生兴趣,快速进入文本。比如,在上《桃花源记》一课,我用两分钟时间讲了“烂船洲的传说”,告诉学生故事主人公陈冉“洞中方几日,世上已千年”的经历,就发生在桃花源,这节课让我们来看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了什么,本文的渔人又有怎样的遭遇?这样的故事导入,同学们早已忍不住要读课文了。
在上《大道之行也》这一课时,讲了孔子在这篇文章之前的答问故事,让学生很快知道此文的由来,然后对本文的答问进行答问式的讲演,既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演讲生动故事,讓课堂有趣而高效
1.用故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有一些课文本身就是纯知识性的,比如一些说明文,还有一些难理解的文言文,学起来枯燥无味。如果再遇到上午最后一节课或夏天下午的课, 有时候教师自己也会感到上课犯困。这时候,如果讲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即刻让学生从疲惫中惊醒。例如上《故宫博物院》一课时,我讲了关于美国总统奥巴马参观故宫博物院的故事,以及41年前另一位美国总统尼克松参观这座昔日皇家禁地的故事。提出故宫博物院为什么会吸引两位美国总统,他们参观线路相同吗?接着我趁热打铁,要求同学们根据本文的解说给他们设计一条最佳参观线路,看一看谁的设计与真实的情况相符。名人故事的演讲,同学们学习的兴趣热情高涨,很快就全神贯注地投入了学习。
2.用故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方向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议论说,现在的学生不爱看书,实际这话并不一定对。因为有许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会发现有一些学生在上课(含语文课)时,偷偷地在下面看书,但学生看的不一定是老师要求要看的课外书,而是学生自己喜欢的,“杂”且“滥”。因此,学生的阅读不但在兴趣上要引导,在阅读的方向上更有必要引导。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引导,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一课时,可以有选择地给学生讲《水浒传》中有关与“智取”相类回目的故事,如“智取无为军”、“智赚玉麒麟”、“议取梁山泊”等,在《水浒传》中这种相类回目的故事有十几个之多,也可以开设此类回目的专题故事会,进行阅读赏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
同样,在教学鲁迅的文章可以穿插鲁迅的轶事;学习《孟子》的文章时,可以讲演“五十步笑百步”等故事;学习《范进中举》可以讲演《儒林外史》中的经典片断故事:“严监生临死前还在惦记着小小的灯芯”,还可以连带把“欧也妮·葛朗台”也“推销”出去 。……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其实只要用心谋划,每一课都可以找到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引领阅读方向的故事,老师趁热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3.用故事让学生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古诗文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让孩子爱上古诗文,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千百年来,随着语言的演变,语音语义的变迁,对于初中生来说,光是诵读古诗文,就有重重障碍。尤其是历史背景的不同,让生活在当代的孩子们很难领会蕴藉古诗文中的“深情厚义”。不少学生对古诗文望而却步,望文兴叹。要是先听与之有关的感人故事,再读古诗古文,学生还会不会犯怵呢? 比如在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时,先给学生演讲由此文创作的故事……
一天,太阳就要落山了,马致远领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行走在荒凉的古道上。寒风吹乱了他斑白的头发,掀动他的衣襟。抬头望,一棵老树枝干盘曲,七弯八绕的枯藤缠缚在上面,枝桠间有几个大大的鸟巢。一只乌鸦飞来,急急地落进巢里。
他牵着老马走进一个村庄,一条小河水流潺潺绕村而过。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安静祥和。“真好!”说完,马致远早已满脸热泪。
这时,下起了小雨,他把老马牵到树下避雨。他坐在石头上,对自己的伙伴说:“老马,你跟了我,后悔了吧……”忽然,他似乎意识到什么,拍拍后脑勺:“我怎么这么糊涂,竟跟一匹不会言语的马说话。唉……哈哈……”那笑声慢慢转变成无声的泪水。他一边拂去腮边的清泪,一边吟唱起哀怨的曲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风把他的歌声传送到很远,很远。
本诗教学,自故事始,由故事结,没有像学外语一样把含蕴深厚的诗句译成几句浅白无味的现代汉语,学得惬意,学得通透,诗味丝毫不减,诗意荡然于心,身心悄入诗境,须臾之间化诗人。
在上《出师表》一文时,在恰当的时候插入故事,如在讲到“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可以讲“永安托孤”的故事;在讲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时可以讲“六出祁山”的故事,跟本文相关的还有“联吴抗曹”、“三顾茅庐”等故事。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生机盎然,也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起来也就生动有趣了。
三、创设故事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1.学习优秀品质,实施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要和情感教育相联系,才能更好地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目标,完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在上课的时,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讲一些为人处事或者体现人物良好品格的故事,如,学习韩愈的《师说》时,给学生讲程门立雪的故事,告诉他们要尊师重道;学习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时,给学生讲二战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故事,呼吁他们尊重并爱护每一个生命;学习杨绛的《老王》时,给学生讲钱钟书和杨绛在文革时的生活故事,鼓励他们对待困难要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还有在学习《论语十则》,可以通过讲述《韦编三絕》等故事,让学生明白学习要持之以恒、专心致志;学习《孟子二章》时,可以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学习《音乐家贝多芬》,讲述贝多芬的坎坷人生和在音乐上的辉煌成就, 让学生明白一帆风顺的人生极少,要勇于面对挫折,勇敢面对人生的不幸。……通过故事熏陶,把人物的优秀品质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2.品味优美语言,体会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像《人生寓言》等文质兼美的故事,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学习这些课文;有些如《皇帝的新装》等课文,不但可以说,还可以演;还有些课文比如《我的叔叔于勒》等课文,还可以根据故事的情节和当时的背景续编或改编故事。这样,通过对课文讲、演、编,可以更好地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人物之间的思想感情,领略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课堂的趣味和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刘俊 周德兴《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