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点线面体”型有效教与学体系的构建

2014-04-29郭文敏赵会军吕苗荣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思维模式有效教学

郭文敏 赵会军 吕苗荣

【摘要】“教”与“学”是教育的核心,面对高等教育各学科知识量如此庞大的今天,单纯的课堂教学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师对于学生知识传播的需要,同时,受课程学时的限制,作为师者,应重点从课程内容的传播向方法及思路的引导上转变,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型、创新型知识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及思维模式。为此,从教与学的角度研究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利用“点线面体”原理,建立了从知识点到线、线再到面、最终到体的“点线面体”型有效教学的三维知识体系构建的思路及方法,从课堂教学方式上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基础扎实、思维缜密活跃的三维立体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实现高校教与学的同步提高,最终达到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有效教学 点线面体 立体知识结构 思维模式

【基金项目】2013JSJG110,GJY201301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14-02

1.引言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化,在民办三本、高职教育的加入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众化教育普及阶段,而在当今各学科知识高度繁荣且学科交叉高度密集的今天,高等教育到底应该去教什么、学生去学什么,如何去教、如何去学、如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3],教育部为此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如何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4]。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出现表现在方方面面,其中核心就是“教”与“学”的偏离问题[1]。传统教学一味强调“堂课讲什么、讲多少,重点、难点、基本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内容”,而完全忽略了学生根本上要学什么。面对各学科知识量如此庞大的今天,完全依靠知识的传授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相比之下,“传道”才是作为师者为学生授业的主要目的。在当前高等教育之下,作为师者,应从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型、创新型知识体系,帮助其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及思维模式,而不是去教会他多少个概念、多少个原理。

为此,从教与学的角度研究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利用“点线面体”原理,提出高校教学“点线面体”型有效三维知识体系的构建思想,以实现教与学的同步提高,达到事半功倍效果,最终实现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有效教学体系建立

作为高校,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做到的就是提高有效教學。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合乎规律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学习是学习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去积极地建构对自己有意义的理解,而不是理解那些用已经组织好的形式传递给他们的知识[5]。

要想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身为一线的高校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大学生应该学什么,其次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教什么。大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大学授课,学的应该是方法,思路,而不是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否则将出现“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的恶性循环现象。目前很多国内教学型大学甚至教学研究型大学之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社会认可度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高校教学过于死板,过分强调“要给学生讲明白”而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培养,造成“后劲不足”的局面。

同时,教学过程必须做到教与学的相辅相成,它涉及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只有二者素质的同步提高以及相互配合,高等教育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教材,不同的学习者最终达到效果不同,除了教师授业方式思路之外,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及勤奋程度。相比之下,教学教学,学为核心、教为辅助,现在一些高校过分强调“教”而不注重对于学生“学”的要求,那“提高教学质量”将永远成为空话,只有校方能够真正认识到教与学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真正意义上为教学体系搭建有效平台,建立有效教学体系,才能让中国的高等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圆梦,否则将永远成为“梦”。

3.“点线面体”型三维教与学体系

“点线面体”型三维知识体系将整个知识体系分为4个部分,也可称之为4个阶段,即:点、线、面、体四个构建阶段,分别对应学科知识体系的知识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知识点间的覆盖层面以及知识点的应用层面。

(1)“点”构建教与学阶段

点即零维,指的是学科当中的基本知识点,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其为构成知识体系的基本元素。作为教授者,对于基本知识点的讲解是知识传授的第一步,是授业的最低层次,必须做到对概念讲解达到一定深度,只有将概念、原理讲解透彻,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形成不光是一个词,它具有更为深层的含义,当然这一点要求教者必须完全且透彻的理解知识点,决不能简单停留在表面。

对于受教者,即学生应紧跟教授者思维,将概念原理完全理解,使知识点能够在大脑中完全扎根,且能够完全领悟其概念原理的出处、建立原理及其内在含义。只有“点”基础打扎实了,才能保证构建的知识体系的科学可持续性,如同高楼大厦的稳固及寿命第一就取决于根基的稳固程度。

(2)“线”型构建教与学阶段

线即连线,数学上两点成一线,为一维,指的是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构建,线型的形成是知识体系网络形成的基本单元。从教学的角度体现为作为教授者,应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相互影响及相互矛盾,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培养学生能够逐步利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知识点(如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整个教授过程中,要做到传道的目的,而不是简单地授业解惑。

作为受教者,主要应学习教授者分析、研究及传授知识点过程中采用的“对立、统一”方法的分析角度、思维过程及思路,该过程对于学者而言,重中之重是学习、研究型思维的建立,是高校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精英教育,能够从本质上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步,如果学生没有从授业者中悟出知识点间的基本关系并且感受到学习、研究思维的理念,那提高教学质量将永远成为空话。

(3)“面”型构建教与学阶段

面即二维构造,指的是多个知识点间连线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状平面结构,其可以覆盖学科的全部知识点以及建立了知识点两两之间的关系,是多个线结构的综合体现,在该阶段,作为授业者,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从宏观上建立层面级别的课程知识体系,通俗点讲就是帮助学生将多个知识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再次构建,形成一门课程的网状知识结构,从单独一门课程的角度让学生了解课程知识的覆盖面,知识点间的逻辑关系以及综合应用方法、应用范围以及该课程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层次。面对低年级学生,在教学初期,授业者可以从课程目录上对学生进行一个预备性的课程体系分析。

作为受教者,该阶段为知识层次的提升阶段,相比点、线构建阶段,该阶段的难度、高度要大的多,在学习过程中,需紧随授业者思维,主要把握讲授者传授过程中如何将知识联系提升整合,如何從宏观角度把握课程体系的核心及覆盖面,该阶段是受教者形成学习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科研型思维最为关键的一环,其达到层次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甚至中国高等教育的成败。

(4)“体”型构建教与学阶段

体即三维立体结构,“体”型构建由课程层面且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构成,是学生最终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建立的表现,该阶段的实现表明高校教学目的的最终成功。从授业者的角度来分析,该阶段的建立主要取决于高年级专业课老师的教学思维,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除了正常“点线面”型教学要求以外,还能够帮助学生运用前期课程知识结构,构建课程之间的网络体系,例如如何将马哲课程的“对立统一”原理应用到专业课程知识点的影响因素分析当中,如何利用前期数学知识进行专业知识数学模型的构建等等。作为一个学科知识体系而言,所有课程之间都存在他们的必然联系,都是相辅相成的作用,要让学生明白“所有课程都是有用的,而不是这门课学了没有用”,学生感觉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用不上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课程内容的不理解以及知识体系建立的匮乏,也就是没有形成学科级别的立体网络结构,即“体”型结构。教授者在体型构建阶段应注重学生学科交叉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学会并建立利用其它专业的方法和思维解决本专业矛盾的思路及思想。

作为受教者,该阶段的核心是感受并理解跨学科思维模式的构建思想,即建立“利用其它学科思维方式解决本专业难点”的思维方法及思路,最终形成基础扎实,思维缜密活跃的体型三维立体知识结构体系。

学生的主动性是相对教师的主导性而言的,它强调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自主性强调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在建立的知识体系中能够不断地领悟、应用、创新,解决学习及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是个体对现实世界建构的结果,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他们自己积极建构的结果,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呈现给他们的东西,当学习者对现实世界的原有观念与新的观察之间出现冲突,原有观念失去平衡时,便产生了创造新的规则和假设的需要[2],在整个“点线面体”型三维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学生是知识体系构建的对象,教授者是体系构建的总设计师,教与学过程自始至终永远是相辅相成且对立统一的。

4.结论

教学是双向的、互动的教与学过程,并非单向过程。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授方,传道为核心,授业为其次,解惑为最次。作为高校教师,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大学专业知识体系,树立具有操作及创新意识的应用型、研究型学习思维模式;当然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勤奋是一个人学有所成的必要条件,更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应有的基本学习态度,作为高校大学生,学习核心的目的是形成基础扎实,思维缜密、活跃的三维立体知识体系结构。“点线面体”型有效教与学体系的成功构建,势必将大大提高学习者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及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琴.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思想的局限性及其匡正[J]. 高等教育研究.2003.9(24).84~85.

[2]蒋毅坚.大学教育教学的研究基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3:10~11.

[3]陈永峰,张素梅.把研究性教育引入高等教育教学中[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9(14):71~72.

[4]谢子远,王新刚,徐祺娟.“以学习者为中心”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J]. 中国电子教育.2009,3:21~22.

[5]罗生全,程芳芳.大学教师有效教学特质及其养成[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6(218):12~13.

作者简介:

郭文敏,1978年10月出生,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现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思维模式有效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思考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维模式分析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影响阅读对话的三个瓶颈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