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陶瓷山水画的创作

2014-04-29孙永文

景德镇陶瓷 2014年1期
关键词:国画技法山水画

孙永文

陶瓷山水画的问世并发展至今,与中国画有着难解之缘。因为就目前的陶瓷艺术创作而言,其形式主流还是国画风格的。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涵来看,都是国画风格在陶瓷材质上的表现,或者说是以陶瓷材质为载体,以陶瓷的釉、颜料为表现手段,以国画的技法来表现国画的一种神韵,说白了,就是陶瓷国画艺术。尤其是陶瓷山水画的创作,国画表现技术手法可以说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陶瓷山水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成就。

一、中国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与陶瓷山水画的发展

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作为描写对象的绘画形式,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孕育于秦汉,萌芽于魏晋,独立于隋代,成熟于唐代,于宋元达到高峰。隋唐以来历朝画家层出不穷,作品丰富多彩,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艺术哲理和美学思想,丰富了我们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隋、唐两代的水墨重彩、两宋的工笔极致和兼工带写的初创、元代笔墨山水画带来的繁荣,在明、清两代已达空前鼎盛,对现代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晋画家顾恺之在《论画》中云:“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由此看出,当时的山水画已经与人物画相提并论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并且已初步从人物画的陪衬中独立出来。我们从顾恺之的人物画《洛神赋图》卷和《女史箴图》卷中的部分配景山水中可以领略到当时山水画的大致形貌。画采取直接描写勾染而无皴擦,画水多用线,树干与叶子也用勾染法,多为扇叶子的银杏,山水仍在部分地充当人物的衬景,以至于“人大于山、水不面上”等不太协调的景象出现。有的画中甚至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处理树石,追求装饰。但此时的山水画理论已经基本成熟,中国山水画家把抒情的表达贯穿于空间的表现,或强调哲理性的显现,或重视境界,表现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感触及趣味,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

到了隋唐时期,中国名山大川、风景佳胜、田野村居、城市园林山水画才可以说是已经完全成熟了,并渐渐形成了独立的画种,同时也出现了展子虔、李思训、王维、张璪等一大批专画山水的大师。这些大师将山水画逐渐推向高峰,子虔的《游春图》,反映了隋代或初唐青绿山水画的面目,虽极尽千变地摆脱装饰的味道,但写实能力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已能将山水画和人物画及花鸟画的抒情性提升到几乎相同的台阶。创造了物象中呼应、虚实、疏密、开合、起伏、繁简等构图技法。虽然这时候的技法还比较古老、稚拙,没有具体而鲜明的个人风格,但山水画和人物画及花鸟画的形式和表现手法从这里开始正式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

宋元是山水画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流派纷呈,集中体现了古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据《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画继》《图绘宝鉴》所载统计,仅画家就有180余人。题材、内容广泛,江南江北,名山大川,宫景台阁,村野渔樵,各尽风貌。从形式上看,水墨、淡彩、青绿巧整点缀,皴法、构图、题款各具特色。其分类主要有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和水墨山水三种,分别以工笔或写意的技法形式予以表现。在画法上采取了高、远、宽的散点透视法与构图,描绘了大自然的山川、云雾、瀑布、建筑、树木等,“立万象于胸中,传千祀于笔翰”,融入笔情墨象之中,体味“道”的自然、佛教禅宗理念的“虚静”修行和“悟”与“禅趣”,体会着文人山水画的自然闲逸感觉、澄静和清远,流露着画家对自然的感受与生命宇宙的体验。笔墨技法之高超、之绝妙,是宋元山水画的特征之一。在宋元山水画中体现了山水画的各种皴法以及树叶的各种点法,线条的中、侧锋的勾勒与深浅变化,近景与远景的合理布局,书法、文学题款和印章的和谐统一,突出了用笔、用墨、用色程式化的表现方法,形成了完美的、系统的山水画技法体系。

陶瓷绘画正是伴随着中国画的发展而发展,从远古的刻划、点彩、褐彩发展至元代的釉下青花,明代发明釉上彩材料和釉上彩装饰,清代创新的釉上五彩和粉彩,为陶瓷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清末民国时期由于文人画家的参与,釉上彩山水画大行其道,同治时期开创的浅绛彩山水画,代表釉上彩技法的成熟;现代陶瓷艺术家们在釉上彩材料日臻完善、丰富多彩的情况下,用艺术的眼光,发挥造型能力和笔墨技巧,把釉上彩山水画的彩绘艺术发挥到新的艺术水平,创作出一大批赏心悦目的山水画艺术珍品。

二、陶瓷山水画的特性和要求

陶瓷山水画艺术与其它绘画艺术一样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是相互影响和借鉴,在思想上体现时代精神,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成为陶冶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艺术品,成为建设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的彩瓷艺术。

但陶瓷山水画毕竟也有自己的特性,以国画融入到陶瓷绘画,在山水题材上难度尤其大,因为绘瓷原料为矿物质颜色材料,在瓷面上不像水墨入宣纸般容易,任意挥洒。这就束缚了瓷上山水的表现形式。

在传统国画中山水皴法总体可以归纳为“面皴”、 “点皴”、 “线皴”三种,墨法为“积墨法”、“破墨法”、“泼墨法”、“宿墨法”、“渍墨法”,宣纸上能很好地表现出层层晕染、水墨、酣畅、痛快淋漓的艺术效果,而在陶瓷绘画中,油性或水性矿物质颜料与经过高温烧成的瓷釉面相互是无法产生渗透、烘染,所以如何能将国画当中的皴、擦、晕、染系统全面地表现在陶瓷绘画上,并能达到国画宣纸上产生的艺术效果,这确实是当今陶瓷绘画者的不懈追求。

另外,如何摒弃传统陶瓷绘画中的单调、刻板、艳俗、脱离旧有的勾线填色和富丽重彩,也是广大陶瓷绘画者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因此,作为工艺美术创作者,广大陶瓷绘画者首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职责感与艺术修养,使自己具备深厚的国画功底,良好的文学修养,和对陶瓷绘画艺术持续不断的热爱,能将诗、书、画融汇于一体。有个人独特的思想情感和较高的审美旨趣,才能在陶瓷绘画中清雅脱俗,意境深远,以景传情,才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其次,必须坚持深入生活,多写生、勤速写、苦练艺术眼力,做到身动、心动、手动,达到眼容心灵所感,手动随心所欲,所画景物形象使人触目,独成一格。要师法前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旁采博取,外师造化,长期苦练,亲身实践,认真研究,博学修艺,多参考学习陶艺师们的优秀作品和绘画技巧,才能创作出引人入胜,形神兼备的优秀艺术精品,在欣赏到这样的陶瓷艺术作品时,才能使人胸怀宽畅、通达,滋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和自豪感,丰富人们的文化艺术生活,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三、陶瓷山水画的意境及创作手法

一幅好的山水国画或陶瓷山水瓷画,在欣赏者的角度,好坏与否,在于意境。意境有无,意境的大小、高下、深浅是衡量山水画档次与品味的一条重要标准。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艺术辨证法的基本范畴之一,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概言之,意境就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有机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即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景物和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观赏者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其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甚至产生共鸣。具体地说:“意”包括“情”与“理”,即作者的情感以及他对社会、对生活、对大自然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境”包括“形”与“神”,即经作者提炼,概括而描绘出来的生活形象及其内在本质与精神,意境就是由这两部分构成的,有机融合、缺一不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交融,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如何才能营造出富有意境的作品来呢?

首先,应做到意在笔先,心中有谱。作品意境的高下,主导在意。画家只有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民生、崇尚真善美,才能充分发挥其创作潜能,创作出富有意境的高格调作品来。如欣赏钱松岩的《红岩图》,你会体会到一种雄伟壮丽,光明灿烂的意境。因为这个意境是画家敬仰“红岩”这一历史丰碑所产生的思想感情的凝聚物,是革命先烈伟大精神的象征。而李可染的《茂林清暑》,则又是一种意境: 山泉飞泻、林木葱郁、宁静清幽,一片清凉世界,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中的另一特色,恬淡清幽之美。山水画常常表现出画家主观的精神色彩。如: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巨幅图画《江山如此多娇》就是根据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来进行创作的。图中那苍劲的青松,雄伟的山岩,莽莽原野,绵绵雪岭,长江、黄河的奔腾倾泻,珠穆朗玛峰的横空出世,这些景物不仅集中地典型化地表现出祖国壮丽的河山,也最能代表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图中那蜿蜒的万里长城象征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冉冉升起的红日,寓意新中国灿烂的前程。毫不夸张地说,这件巨作富有广阔、高远、欣欣向荣的意境。有意境的画,一般都蕴含着浓浓的诗情,尤其是山水画,同样,一首好的山水诗就是一幅气韵生动的画。

其次,营造意境,应讲究构图布局。中国画构图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形式服从内容的创作原则;二是体现了矛盾统一的辩证规律,画家在考虑构图时,一般首先考虑内容,即“必先立意,而后章法”,尤其是中国山水画,挺拔凝重气势迫人。有的表现情韵,作品多取“三角式”构图显得空灵俊逸,而且构图时必须妥善处理景物的宾主、虚实、疏密、呼应、藏露、开合等对立统一关系。例如“虚”与“实”就应根据作品需表达的思想来精心设计。因为中国画中的“虚”,即空白,并非无物,而是比画出实物更具丰富的内容。如马远的《渔父图》,只画了一叶扁舟,四周全是空的,然而却更能表现万顷烟波、迷茫辽阔的意境。如果把背景全画出来,那就一览无余,全无意趣了,这就是中国画构图的“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虚实相生”的辩证法则,山水画中还有一种“以虚破实”的表现方法,对于比较满、实的画面,可在期间留出一点空白,名之曰“活眼”或叫“透气”,以此化壅为灵动,则通体皆活。

此外,创作陶瓷彩绘山水画作品,通过不断学习和吸收传统山水的绘画技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大胆绘制,或到外地参观,或到旷野取景,或从书本上吸取各种绘画技法,从中受到启迪。特别是到外地写生,看到高原的深山老林,幽谷溪水,绿野风光,雄伟壮丽的河山,可以令我们陶醉,并通过速写等方式,获得创作素材。要在创作山水画作品时,把平常不懈努力学习、积累的传统山水画技法,把写生的素材融入创作作品之中,注意造意审美,注意气韵生动,注意宾主之位和远近态势,使画面有静有动,虚实对比,从而形成野旷山崖泉水的通畅和质感。在山水画的构图上,要与陶瓷造型取得和谐一致。要善于以最少的笔墨来达到画面的意境,利用空白的处理来达到瓷质的洁白之美感。在整个布局构图定型后,在瓷胎上将山崖、林木、山脉、峰峦、云雾、岩石等主、附景绘好,使整个图稿达到意在笔先,取景造型准确传神,立意形神兼备,具有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在彩绘过程还可以利用水料具有的特性,绘制出既刚劲又柔美苍朴的山峰岩泉,树梢枝丫。

当熟知了传统的表现形式,并能驾驭自如,自然而然在描绘新事物,新的山水风貌,老的技法就不够用了,那么便需要创立新的技法,技法有了创新,才能情调合拍,相互统一,所以创新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借古开今的基础上。

时代在前进,艺术长河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珍惜和充分利用前人为我们创造的山水画这门艺术,发扬前辈的优秀传统,不断探索,不懈努力,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时俱进,创造出更完美、更优秀的陶瓷山水画艺术精品。

猜你喜欢

国画技法山水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国画欣赏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