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与景德镇御窑厂
2014-04-29曹济仁
曹济仁
1861年,清朝咸丰帝病逝,年仅6岁的载淳继位,年号同治。这年11月,同治帝母亲慈禧联合咸丰帝之弟奕欣发动政变,诛杀顾命大臣,实行垂帘听政,成为晚清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对她独揽朝政48年的所作所为,人们更多的是非议和指责。史学界对她的评价也是罪不容诛,毫无是处。但是,她关注景德镇御窑厂的重建,饬令各级官吏尽快恢复御窑厂烧造;亲自在全国筛选御瓷纸样画师;从国库中拨出大量白银,将王朝盛大庆典用瓷全放在景德镇烧造,对景德镇瓷器情有独钟却鲜为人知。
掌权后的慈禧,朝政千头万绪,但她很快就把目光注视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景德镇御窑厂的重建。当时景德镇御窑厂是一个怎样的状况呢?这不得不从太平天国起义说起。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历时1 4年,席卷半个中国。由于景德镇地处太平天国都城天京的侧背,与天京南面的广德、衢州相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太平军与清军在这一带厮杀十分惨烈。在战争期间,太平军先后三次攻占景德镇。浮梁知县谢方润在太平军攻城时来不及逃跑,被太平军俘虏后砍了头。驻景德镇九江分道、饶州分府官署、浮梁知县行馆都被太平军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作为皇帝的御窑厂也大难临头,厂署被太平军焚毁,窑场被夷为平地,只剩下一个地基,官员、画师、工匠杀的杀、逃的逃,御窑厂荒废了十余年,向皇帝进贡的瓷器也断了档。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在给皇太后的奏折中称:“查景德镇地方,连遭兵燹,官民窑厂,停歇十有余年,老匠良工散亡殆尽。”这就是当时景德镇真实情况的反映。而对战争的破坏,御窑厂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慈禧一方面着令两江总督刘坤一迅速派前署监督蔡锦青返回景德镇,竭尽全力,重建御窑厂,招募工匠恢复窑厂烧造;另一方面,继续按大清惯例,下派御瓷的生产任务。在她的关注和高压下,四年后,景德镇御窑厂就显露生机,皇帝用瓷开始陆陆续续押运进京。
当时的御窑厂烧造瓷器可以分三类:一是大运瓷。这类瓷计划性较强,一般是按常例烧造的皇帝日常用瓷、赏赐用瓷。二是传办瓷。它是为皇帝临时赶造的专项用瓷,主题性明显,但没有规律性。这二类瓷的烧造经费都由皇帝在国库中开支,清朝基本上用关税银支付。最后一类为贡瓷。它是地方官吏为取悦皇帝,自掏腰包进贡皇帝的瓷器。在慈禧时期,除大运瓷、贡瓷不计其数外,传办瓷的烧造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创下了历史奇迹。
同治大婚用瓷是这一时期御窑厂承担传办瓷的重要部分,它开创了皇帝大婚用瓷在景德镇烧造的先例。1872年(同治十一年)10月16日是同治大婚的日子,清代皇帝中登基后大婚的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一头一尾四位皇帝。这次同治大婚是由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亲生母亲慈禧为儿皇帝操办婚事,非常特殊,哪个环节都不敢疏漏,不仅规模上超过其他三位,而且准备得特别早。1867年(同治六年)10月,慈禧下旨,由钦差大臣李鸿章筹银13万两,下拨景德镇御窑厂,作为大婚用瓷烧造经费。同时,宫里还下发一批纸样,包括14大类、98种花色,提前5年,经费、纸样全部到位,并着手烧制。大婚瓷以两个方面为主:一是婚礼筵席用瓷。这类瓷数量巨大、品种又多,包括盘、碟、碗、勺、杯等,画面以喜庆为主体。二是皇后嫁妆用瓷。包括妆奁、果盒、花瓶等,这类瓷数量不大,但制作尤为精巧、色彩绚丽,要求很高。据史料记载,第一批大婚用瓷数量达10072件,由九江关监督景福督造。1869年(同治八年)这批瓷烧成,但质量不过关,慈禧责令景福自掏腰包赔补。直到1871年(同治十年)基本上补齐,但是数量上还是不够,不得不从承德避暑山庄调来一批瓷器,才勉强满足大婚的需求。
慈禧不仅儿子大婚用瓷在景德镇烧造,而且她祝寿的万寿瓷也出自景德镇御窑厂,开创了清代帝王寿辰瓷在景德镇烧造先例。在慈禧专权的48年里,祝寿宴共摆了四次,其中最为奢华的寿宴是1894年(光绪二十年)慈禧60大寿,它的规模和排场都是史无前例的。据记载,慈禧万寿瓷多达9万件,如果按当时朝廷定的标准3两白银1件瓷器计算,仅万寿瓷耗银27万两,开销惊人。
2 0 1 3年5月,首都博物馆举办了“慈禧的瓷器”实物展,近200件同治大婚瓷和慈禧万寿瓷展示在人们的眼前。那栩栩如生的红蝙蝠,整齐排列在黄底釉的瓷盘上,寓意帝王洪福齐天;那工整的红喜字、金喜字、双喜字,镶嵌在红底釉的瓷瓶上,显示出同治大婚喜庆热闹的场面;还有那“龙凤同合”、“五福捧寿”,“万寿无疆”图案的瓷器,光彩夺目,无一不彰显那至高无上皇权的庄严和奢靡。最为珍贵的是首次展出慈禧最宠爱的宫廷画师缪嘉慧依照慈禧的旨意,创作出的飞鸟花卉设计图案纸样原件和御窑厂按照该纸样烧制的瓷器。从它们对照来看,明显感到瓷器在色彩、布局、整体效果等方面,都不及纸样那样生动、活泼和漂亮。反映了景德镇御窑厂焚毁后,工匠技艺、原料配方、烧造工艺方面还远远没有恢复到清代康雍乾时期的水平,显示王朝没落时,工艺也随之式微的命运。据展馆专家介绍,由于种种原因,现存故宫内的纸样原件非常珍贵,慈禧时期保存得较为完整,前朝仅剩下道光朝很少的一部分,其余纸样已不复存在。同时,慈禧时期的瓷器现存仅3000件,其价格也不菲。去年一件慈禧时期的瓷瓶拍卖价格就达700多万。
晚清的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慈禧为满足一己私欲,不惜民脂民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景德镇烧造无数精美的瓷器,使灾难深重的中国更是雪上加霜。但对景德镇来说,却意外地获得了一次重新崛起的大好机遇。正是有了拥有绝对权力的慈禧推动,御窑厂才能在战后很短的时间内得以重建;正是有了同治、光绪大婚以及慈禧四次祝寿等朝廷盛大庆典用瓷在景德镇大规模烧造,外来资金和技术得以大量涌入,各地良工名匠得以快速云集,客观上也加速了晚清景德镇制瓷的进步和发展,这对清末乃至民国时期中国制瓷业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百代消亡,为瓷永存。”和历代王朝一样,慈禧时期早已离我们远去,但遗存的瓷器依然悄无声息地留在紫禁城,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主人的奢靡生活,满腹装着主人钟爱瓷器不能言说的故事。慈禧时期的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巨大财富,是中华千年文化的瑰宝,它为我们研究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为我们探索和发掘景德镇御窑厂的兴衰和历史文化价值提供了最为宝贵的实物资料。
也说“景漂”
“景漂”是假借“北漂”之意由景德镇人发明的一个特定代词。据说,目前“景漂”一族已经达到了两万多人。作为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现象,对其进行一些认识和分析,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劳动用工政策、产业政策等,这对于促进我市陶瓷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都是有着现实意义的。
我们知道,陶瓷作为中国最早从农业社会分离出来的手工业,其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劳动力。特别是当陶瓷生产规模达到一定水平时,依靠本土的劳动力是远远不够的。在景德镇陶瓷史上,劳动力的来源基本分三类:一是本土的(浮梁境内的,市区周围的里村、小港嘴、三闾庙等地的)。二是周边县市的(都昌、鄱阳、抚州、乐平、南昌等地的)。三是省外的。尤其是北宋以后,北方的一些著名窑口相继衰败,加上北方战事频发,而景德镇相对安稳,大批熟练劳动力南下来到景德镇。在明朝以后,由于朝廷在景德镇设置御窑,专供朝廷使用的瓷器。同时,民窑也在夹缝中生存发展,这时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明嘉庆十九年(公元1540年),有记载称:镇民以陶瓷为业的“聚佣至万余人”。到了明万历年间,镇市中就佣于陶瓷业的达数万人。至清中期,从业人员成倍增长,督陶官唐英在《陶冶图说》中说:“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由此而论,“景漂”并非当代有之,而是自古以来就存在。只是新中国成立后,所有制的改变和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严格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景漂”之族沉寂了50多年。改革开放以后,深圳等经济特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全国劳动力流动。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景德镇周边一些县市的如都昌、鄱阳、余干、抚州、南昌等地的农民在农闲之时或背井离乡,投亲靠友来到景德镇参与陶瓷生产。所以,最早的“景漂”人员是这些直接参与生产的一线工人;对“景漂”的定义也不能仅限于搞陶艺创作的人员,还应包括外来投资的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二三十年来,对景瓷发挥作用的还是占“景漂”主体的勤奋干事的创业者、投资者;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一线生产工人。
在“景漂”中,原本从事陶艺创作的人员比例并不大,而近几年“景漂一族”却猛增。究其原因,绝大部分艺术创作人员是被我市的“文化氛围” 所吸引,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加入其中,由纸上绘画转为瓷(坯)上作画,从而极大促进和丰富了陶瓷文化。当然,也不能排除这种情况:这些年来,陶瓷艺术作品的市场行情远远高于纸画作品,而景德镇又形成了比较高端的陶瓷艺术品市场,一些人半路改行,千里迢迢来到景德镇只想多赚些“银两”。总之,不管动机如何,作为一个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个开放的城市,对这些外来搞艺术创作者应该给予肯定,并加以支持和保护,这有利于我市陶瓷文化、陶瓷经济的发展。笔者只是想说,在对待“景漂”上要纠正一个偏向:就是在宣传提法、政策制定、总结经验、歌功颂德的时候需覆盖全体“景漂”。另外,面对数量众多的“景漂”(可能还会增加)也到了应该加强科学管理,进行正确引导的时候了。比如学习深圳、北京等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做法,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明确权利和义务。尤其是在住房、社保医保,技术培训、社会福利、参政议政等方面享受市民的同等待遇。(原载《景德镇日报》作者:刘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