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杯酒人生
2014-04-29胡志文
胡志文
笔者体会,酒是生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那么饮酒饮到什么份上为宜?古人云,“酒饮微醺,花开看半。”言之是也。喝到这个临界点恰似欣赏一丛破蕾初绽的花或陶醉于月光下挽着初恋情人的手,一片好心情,一派好意境。
一个真正的饮者,如能做到半醉微醺而不是烂醉如泥,喝得情绪飞扬又神志清醒,那就是高手。否则,喝不到位,不但不尽兴,人家还说你不厚道、不性情,甚至说你“装”“端”“牛”;喝得超出极限,又难免伤肝伤胃、失言失德。如何把握酒的尺度、酒的境界、酒的精髓,我们不妨看看古代名士的高标之举。他们的饮酒可谓非常纯粹,毫无世俗的功利,他们大多图个痛快和求得生命之真趣。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永和九年与四十多位名士聚集在“兰亭”行修禊之礼,在茂林修竹的掩映下和山光波影的陪衬下,他们开始了曲水流觞。一咏一觞,一唱一和,待酒兴正浓之时,他挥笔写下绝代书品《兰亭集序》。王羲之在文中熱烈地抒发了俯仰天地、心游太玄,与诸友其乐融融,不知老之将至的欢乐生命情调。这样的盛宴让我们多么向往。而现代人的酒场远远没有这般诗情画意了,公款消费加上有政治点缀的,大多设在星级酒店,山珍海味、稀有佳肴摆满桌子,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碰杯声、喊声、笑声之后,大家一擦嘴巴,扬长而去。当然每每都有被劝醉的,躲进厕所哇哇大吐,痛苦不堪。至于带有功利的酒局,请客的人一定是喝得醉眼蒙眬,或者找不着回家的道,憋不住了在大街上掏出“家伙”就尿。所以说喝酒的人还是掌控在似醉非醉这个份上为好。
唐代大诗人李白常做的是“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常说的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但他是明明白白地沉醉着,是以似是而非的戏谑态度掩盖着自己不愿与看不惯的东西同流合污的内心。他就是那种介于糊涂与清醒的“醉”。在这“醉”的片刻,他将长期积郁在心底的一切不如意化解、消融,并且让天地生机注满心头,让诗的灵感飘然而至。李白的微醺,无疑是对功名利禄的唾弃,无疑是对自己人生沧桑、跌宕浮沉的超越,无疑是人性达观自如的呈现和生命感觉的飞腾。这样的“酒仙”,让我们无比亲切。由此我想当下的饮者,有多少是爱书恋字、有一份坚持、“斗酒诗百篇”的?有多少能做到无欲无求、淡定从容、“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有多少能喝出“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豪迈气象的?可惜今天这些好酒好菜,一桌子一桌子的铺排,到头来只为了那“关系”“铜臭”和“攀爬”,是不是伤了酒之大雅?
再看一下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他一生做官,多次被贬,尝尽荣辱。他也非常喜欢酒,他自酿独饮,以醉解忧。还有“唯酒是务”的刘伶、醉乡里享受生命真实与放达的阮籍、嵇康、陶潜,还有带着沉郁的酒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杜甫,以及与朋友们十年后聚首时高唱“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黄庭坚,等等。他们都是好饮有度、嗜而微醺。他们一路饮来,都是祼露着真性情,杯中酌满了大俗大雅,在酒香中让生命飞扬着创造的激情。相形之下,现在的酒场还有多少“文化”的意味?还有多少炽热、赤诚、真乐、真趣和忧国忧民的元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确实是富裕起来了,但也不应该大手大脚、大吃大喝、大刮奢靡之风啊!看那高端酒楼和胡同里的小店,白天人声鼎沸,夜晚灯火辉煌,处处都弥漫着酒香和烟雾。红白喜事、晋职升官、迎来送往、开业剪彩、乔迁新居等等,无不举杯把盏。好像不喝就不讲面子,不喝就不够意思,不喝就不能办事,不喝就不是朋友。真是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喝得与老婆背靠背啊!事实上,也不尽然,我们还必须看到社会、人心的主脉,看到无所不在的正能量。我们更要看到党和国家正在顶层设计,正在刹风整纪,一股清风已经扑面而来。
说实话,人生确实不能没有酒的调剂和粘合,但就饮者来说,必须控制好“量”,就全社会盛行的酒风来说,必须把握个“度”。唯此,我们才能匡正跑偏的酒文化,使心灵得到抚慰和滋养,同时也避免舌尖上带来的巨大浪费,避免个人身体和社会机体遭到侵蚀。
责任编辑 王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