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改革尽快产生红利
2014-04-29李稻葵
新经济导刊 2014年1期
朱敏:您指出“中国未来十年,二八分。经济问题占20%,社会和政治问题占80%”。为什么?
李稻葵:因为中国仍然是人均发展水平非常低的经济体,按当前实际汇率计算,只是美国的20%,而且市场经济基本深入人心,老百姓能接受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潜力还很大,就算非常不幸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再换个角度,为什么经济问题不太大?因为整个国家的公共财政,不像美国、英国的财政危机是因为政府没钱,相反中国政府手里控制的财力很多,财政不会出现颠覆性。财政问题只是效率高不高和好不好的问题,不会大规模崩溃。
大的问题是国内社会矛盾和国际上的中国危胁论,两件事交织在一起。社会矛盾、舆论环境种种方面都会恶化,反而使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难以推进。考验领导人智慧和勇气,突破既有利益格局和意识形态格局,要及时推进争议比较小的改革,让改革尽快产生红利,从而再推动下一轮改革,一波一波的改革不掉链子,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途径。
朱敏:改革会以什么方式推进?
李稻葵:现在最多的问题无非就是政府财政、国有企业、房地产,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交织。这些问题不解决,老百姓不满意,网民不满意,这样逼着政府出一些政策、一些根本的改革,这是未来改革最可能走的路径。比如国有企业有利益集团,改革很难,但如果国家财政连续三四年出现3%、4%的赤字,如果地方债务严重加剧,政府就不得不去卖一部分国有企业,等于给国有企业松绑。亏本的国企卖掉、关闭,跟朱镕基改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