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通胀与增收的关系
2014-04-29汤敏
新经济导刊 2014年1期
朱敏: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中有哪些领域可能“潜伏”着黑天鹅?
汤敏:我经常说,中国经济短期内有四大风险。一是房地产及其引发的各种风险。
中国经济的风险之二是企业转型。中国经济步入了劳动力短缺的阶段,加上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两个翻番”的规划,劳动力价格将会快速上升。我们的企业家、劳动者、政府官员、社会大众准备好了没有?
第三个风险是地方债务的问题。目前的天量地方债务如何偿还?有相当部分依然寄托于土地财政,从而取决于房地产业能否持续向好。这些基本条件一旦发生重大变化,相当于地方财政收入三倍以上的地方债务将会是个定时炸弹,一些省份将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
第四个风险是高通胀卷土重来。当前低通胀的局面十分脆弱,国内食品价格也会随着农民收入和农民工工资的提高而上涨。通胀的货币因素也不能忽视,过去几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已经在市场上注入了大量货币。这些货币如笼中虎,随时能跑出来危害市场。
朱敏:“两个翻番”特别是居民收入翻番,已经成为老百姓的期望。一部分地方政府甚至提出五年翻一番的跃进型口号。这背后是不是也暗藏风险?
汤敏:真理再前进一步,往往就成为谬误。过快的工资收入增长,一方面会从需求方加大市场需求,从而拉动通胀;另一方面高工资也会提高企业成本,推动价格上涨。一推一拉,通胀起来了,会把职工与农户好不容易增加的一点收入完全抵消掉,老百姓的怨气会更大。因此,在实行“两个翻番”时,一定要把控制通胀放在很高的位置上。在两者必取其一时,宁可把翻番的速度放慢一点,也要把重点放在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性增长上,放在就业上,放在防止高通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