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接地气”
2014-04-29段小缨
21CBR:从全球的角度和从中国的角度来看,GE关注的医疗创新点有哪些?
段小缨:今天医疗技术的创新,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这三类:第一个趋势是精准诊断,精准诊断已由定量转向定性,甚至个体化、个性化。第二个趋势是小型化,也就是便捷性和移动性,你可以看到今天的一些移动医疗设备,已由以前大型的、只能固定的机器,通过小型化移动到了临床科室。第三个趋势是IT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就是比较火的数字医疗。机器是死的,我们如果能够把机器里面的数据用活起来,就 能够给医生、技师一些预瞻性的临床判断,或者是改进医院的流程,使流程优化。
21CBR:GE医疗具体的创新机制和体系是怎样的?
段小缨:从市场角度特别是基层医疗市场来看,目前中国的医疗市场是两极分化的,既有非常先进的、在学术性、教育性、临床上、医生整体水平上都很高的大型医院,这些医院跟全球应该是可以接轨的。但同时你又可以看到县级及以下的基层医疗,无论从硬件、软件、资金、医生能力本身,还是有很大差距。由此产生出一些对于产品技术的新需求,需要进行创新。过去三年以来,我们一直谈的是创新既要求兼顾高端,同时也要针对基层医疗市场量身订做。到去年底,我们的29款产品中有70%是针对基层医疗市场的。
我们的中国研发团队在创新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新方法,一个是反向创新,另外一个是协同创新。反向创新的意思是原创在中国,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中国有一些市场是别的国家没有的。比如基层,我们需要针对基层医疗市场原创新的产品。根据中国市场研发出产品以后,不仅满足能中国基层医疗市场的需求,其实也走向了很多中国以外的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国家。协同创新是我们把研发的过程开放,以前只是前期做市场调研,收集客户信息,然后就做研发,直到这个产品推向市场,客户才第一次看到。对于基层的需求,很多时候一个市场调研并不能完全展示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因为市场太大了。除了价格合适以外,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基层的使用习惯、技能水平、原创产品概念是否符合基层的要求等等。因此我们把整个研发流程选择性开放,让客户走进来,在前期就参与我们的研发。
21CBR:在协同创新上,具体是怎么做?
段小缨:我们叫做“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是指工程师要走出去,走到医院去观察流程。具体来说,我们不先提问,而是先观察,从技师开始设参数,病人摆位,到来回走的路线图,这时我们会思考怎么可以让他走的路线更短等等。 “请进来”是指我们请很多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专家、护士到我们创新中心来看真实的机器、模型,或者讨论方案,这保证我们在研发过程中多次听取客户需求,保证我们的最终产品是真正地符合客户需要的,而有些需求甚至是他们都没意识到的。
21CBR:中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变化很快,私立医院也不断涌现。GE对这个变化有什么看法?
段小缨:我觉得私立医院已经起来了,而且国家政策导向上也在推动。我们在过去几年看到私立医院蓬勃发展的势头,私立医院也会成为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客户群。一年前我们就已经建立了专门服务于私立医院市场的销售团队,在关注私立医院市场的特殊性,它们有一些特别的技术和设备上的需求。我们发现,私立医院以专科医院居多,综合性的像三甲医院的现在还不多,那么对于专科医院,它在技术设备上就要更超前、更深入。专科不一定要大而全,但要精。(采访/邱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