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3”
2014-04-29
由于《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跟世界上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展会——art basel有广告合作,我和我们团队作为VIP嘉宾参加了5月14日香港的art basel HK的VIP预展。在欣赏这些当代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我一直琢磨我们将要做的一款移动端产品“世界3”与这些作品的关联。
“世界3”是伟大的哲学家波普尔在1967年提出的概念,这是一种多元本体论,什么意思呢?马克思认为世界本体只有一个,世界1,是唯物性的;黑格尔则反过来,认为精神世界是唯一的本体,是世界2;而普波尔认为,很多客观世界的靠谱的精神反映,比如科学思想,比如艺术思想,也是一种本体。人们总是在物质世界行动,同时形成一些胡思乱想,然后将胡思乱想中靠谱的认知部分(比如形成的规律感觉)保存下来,接着下一次继续使用,看看是否接着靠谱(这个过程叫“证伪”),那么这些靠谱的认知部分,就叫“世界3”。世界1和世界2的关系是“身心问题”,是笛卡尔问题;世界2和世界3的关系是“坎普顿问题”,是自由和理性问题。而世界3是不能直接作用于世界1的,必须通过世界2,才能完成实践过程。
在这次艺术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世界3”,比如死亡的母题、自画像的母题、性的母题、日常温柔事物放大N倍形成陌生惊恐感的规律性操作、罕见恐怖事物日常温柔化的操作……这些指引性的东西,会促使人们在另外一个感知平面上勇敢搏斗。
我们做的“世界3”产品也是这样。现在的世界3的重要载体部分,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大量的知识在上面存储运行,手机或者谷歌眼镜(可穿戴设备)则是世界3的电子器官。而我们的“世界3”则牢牢地镶嵌在电子器官上面。
事实上,很多人都劝说我,在移动互联网世界不要起“世界3”这样文人化的名字,比如一个朋友就劝告我:“你看,今日头条的名字起得就是好啊好啊好啊,每个人都要看头条,这是硬需求需求需求啊。(山谷回声)”可是,一个语辞的诞生,它的确应该用KISS(keep it simple&stupid)原则来保持简单粗暴性,但我们“世界3”这款产品,却是利用手机或者未来谷歌眼镜等等,作为延伸的一种物联网化阅读,每一层信息附着在不同物体之中,它是具有革命性火种的产品。万物有灵,只待你用这个“世界3”让它显灵,它是将世界2藏在世界1之中,然后用世界3将它放出来。就像有一种将你内心甜美的小野兽放出来的感觉。
可能你会纳闷,到底“世界3”是什么呢?这哥们喷了这么久,感觉很屌爆的样子,它到底是什么呢?
很快,我们会让你们这些屌丝或者非屌丝,觉得这将有多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