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聚北京,玩聚我们

2014-04-29秦雨晨

大学生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电台微信

秦雨晨

2011年,吴熙多(90年生人)和表弟郑晓宇(92年生人)两人一起创立了“Combo 玩聚北京”。采访前我老早就关注这个平台了,因为生活在北京,而Combo总是推送一些适合年轻人去折腾的活动,挺好玩儿,Combo的UI我也挺喜欢,他们的设计挺有品,也懂年轻人。我先研究了一下吴熙多的微博和微信,看到他和女朋友的一组合照,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又潮又会玩还特有自己独特 style,一脚扎在音乐圈设计圈的文艺青年。采访时见到本人,哥们儿高高瘦瘦,穿着古着牛仔衣,戴着黑框圆眼镜,半长头发,戴着一顶毛线帽子,挺精神。一口南方普通话,矜持着说:“我不是很能说,是个很无趣的人。”实际上他多虑了,和这种不说片汤话的人最好聊天了。于是我们从他大学时候的折腾经历开始,顺着时间轴闲扯一气。

Q:先讲讲大学时候的事儿。当时你学的是什么专业?大学那会儿都折腾过什么啊?

A:动画,影视后期制作。大一就玩儿了。大二大三时候和朋友做了个“荷尔蒙电台”。毕业就和我弟做玩聚北京了。

Q:怎么想到做电台的?自己喜欢?

A:没有,也是朋友拉我去的。高中時我就喜欢听摇滚,去“小酒馆”(成都一个live house)看演出、拍照,当时就和白松认识了,他是荷尔蒙电台的创始人。我们是一个学校的,他学播音主持,比我大一届,后来聊天,他说自己做了电台,差一个logo,平时也缺人拍片子,问我想不想和乐队聊天,加入他们。我说行啊。我当时特别佩服他,能把专业和自己的兴趣结合起来,就开始做了,一直到大学毕业。

Q:后来电台怎么样了?你为啥退出了?

A:做电台的时候我弟也参与了,他也喜欢摇滚乐,就想来帮我们做事。我弟挺厉害的,直接去和迷笛校园歌手大赛联系,和他们谈成了合作,我们做评委,那时候名气一下就推上去了。后来因为一些压力和小矛盾,觉得特别累特别烦,我和白松闹起来了,就退出了。当时给白松的打击有点大,电台一年都没有什么新东西。后来我们关系还不错,白松回西安老家做主持了,荷尔蒙电台他还在做。

Q:那之后呢,什么时候开始和你弟做Combo的?

A:那时候我快毕业了,弟弟算直接辍学,他在上海大学念自动化管理,觉得累而且没劲,念一半就不想念了。他挺理想主义的,他们学校那个小个子作家郭敬明,不也是退学写东西嘛,我弟听了他一次演讲,就觉得真牛,他也想做那样的人。大三那个寒假,我弟和我说,想做一个大事。本来他说的大事是要做一个能改变人类的“新能源网络”。我说,那我能干嘛,你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呢?当时的另一个导火索是我们都看了那部电影《社交网络》,我弟对移动互联比较感兴趣,想做网站,跟圈子相关的社交SNS。刚开始挺逗的,他拿了一个本子画了个图,里面都是乱七八糟的圈子,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懂。他画的是一张地图,上面有一堆圈子,你去点,就有气泡弹出来,就会看到一堆活动或者一堆年轻人在不同的地方玩不同的东西,我高中时候做设计,我弟就觉得我能做这个。他让我把这个设计成网页,别的他去找外包来做。我一做就做了10多张图,就开始把这个当成自己的事情了,在包装和宣传方面都想了很多办法。

Q:现在你在这个团队主要负责什么工作?团队里还有别人吗?

A:主要是设计、包装,还有一些媒体宣传方面的,因为我喜欢拍片子。我弟弟负责找投资。一开始团队里只有我们俩,但肯定不够,我弟拉来一个做技术的,是他高中同学,据说高中的时候曾经黑进校园网帮大家改成绩,很有极客精神,我们觉得这个人适合创业。那个人又带了几个大学同学来做技术,就形成了最开始的团队。

Q:接着讲讲你们最开始做的那个网站吧。

A:一开始网站就是3个界面,第一个是主页,然后点进去是地图,成都北京上海,每个城市上面都是一个个的小圈,点那个小圈子就会弹气泡出来,显示这个地方有活动,活动小能小到打篮球喝咖啡,大能大到音乐节。最后一个界面可以查看这些圈子活动的具体信息。当时吹了一个特大的牛,就是要把人人网踩在脚下。因为3个做技术的在大连,还在上学,所以我们团队当时都在大连。我弟说服他爸给了20万的投资。那时候20万都去买服务器和域名了,没有钱招新,别的事全都是自己来做。光是我自己,给各种页面做的图就有1000多张,通宵是经常的事儿,生物钟也乱了。

我们在大连住的房子特老,还闹鬼。6个人住在三室一厅的房子,客厅是工作室,剩下的两个人一个房间,熬夜的时候老能看到厕所到走廊有个影子飘过去。搞技术的哥们还说晚上有人拍他们肩膀。技术宅特邋遢,床上有霉斑了还能接着睡。当时我就想,创业太不容易了,还是早点搬吧。我们做了半年才完成这个产品。上线那天觉得,好牛啊,做的时候想,没人玩就自己玩,后来觉得做得这么牛,没人玩太可惜了。可是一开始只有几百个人玩,还都是我弟弟学校那个小圈子的。那次就失败了,还是眼高手低。

Q:这是第一年吗?

A:是第一年,经过这一段,我们技术和设计都成熟了不少,中间我也和弟弟各种吵架打架,但是后来我想这方面可能还是弟弟钻得比较深,当哥哥还是让着他,我就做一个执行人,大体意见听他的。

Q:后来网站就不做了?

A:嗯,做不下去了,钱也花光了,第二年年中又打算做APP,我弟又去找他爸化缘了,还是要到一些钱。这看起来特好,其实真的只是经济上支持了,精神上一点也不支持,我弟也压力很大,挺难的。反正他爸的意思就是,我投的钱必须要拿回来,否则你就不能自由地做自己的事了。这之间还停滞了一段时间,大家都迷茫了,不知道未来的方向,我就回成都拍片子了。弟弟给我打电话问,再做半年,你跟吗?我说,跟啊,我第二天就飞来北京了。兄弟俩一击掌,感觉特好。

然后就开始做APP,这回就有经验了,不像一开始瞎玩了,先是注册公司。当时又找了3个技术人员做IOS,在北京安贞租了一个小房子,我们20天做出了这个APP。那会儿工作起来没日没夜,感觉那20天就像2个月,好长啊,每天都是重复的。突然就特别理解好多创业者说的:创业多么多么艰难,但是你身在其中,特别专注地想把这件事情做好,就不觉得累。那段苦日子真的挺有意义的。

把APP做好,我们过年回家,我弟把产品拿回去给他爸看,想要点表扬,结果他爸一通挑毛病,我就和我弟一起跟他爸吵起来了,结果他爸说:钱我也不投了。我们特尴尬,钱也没拿到,还挨骂了。坐在回去的火车上,遇到了很多同行,数据分析师、产品经理啥的,大家聊得挺有意思,也让我们有了很多思考。回北京之后,想法更现实了,不再理想主义说要改变打垮什么东西了,我们开始玩真的找投资了,开始用生意人的思维去考虑,以赚钱为主。

Q:做APP时的困难是什么?

A:当时项目最大的问题是用户数量比较低。当时第一件对我们成长意义比较大的事儿是:砍团队。当时已经在亦庄租了一个上下层的复式作为工作空间,又想产品转型,就是现在的微信。我们那几个做IOS技术的成员一直都死心塌地跟着我们,但是一转型他们就没有用了。我们最后把他们都砍了,我弟还特难过,承诺说如果他们需要可以帮忙找下家。当时大家都哭了,感情上真不希望他们走。但是我还是看得挺开的,他们都是招聘来的,把他们辞掉不是我们不需要他们,是公司,是Combo不需要他们了。砍了团队就开始做微信了。

Q:微信平台做了多久了?现在有多少关注量?

A:做了6个月,现在有7000多的关注量,每日增长100~500个。

Q:我是在年初关注你们的,当时看到了朋友分享“北京Live House 发展史”。

A:对!那篇是我发的。因为我觉得我们的包装是一个媒体,不应该只发活动,也应该有些内容性质的东西。那篇也转得很好,有一两千的转发量。

Q:每天这么多啊。怎么做到的?

A:这是迈过一个坎了,今年3月才2000多人。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运营最近把草莓音乐节的合作谈下来了,可以在我们的平台上卖票,特给力。运营的哥们特厉害,也是90后,很会从技术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到处跑,和商家聯系,拉了很多合作,现在酒吧圈子都让我们拉进来了。当时在Combo上关于草莓那几篇文章是我在管,标题写的是“草莓今年是土豪”,那篇文章转了3000多,特高兴。现在感觉真个团队都在走上正轨,挺好的。

Q:刚刚你说和弟弟也会有矛盾,上周约你采访时你称呼他为:我和另一个创始人。

A:就是前两天,也是因为一些小的生活琐事,我们都是南方人,我有点小心眼,开始就是看不惯在微信底下留言吵,然后就约架,这个故事老长了,折腾了3天,而且越搞越大,后来又和别人闹起来了,你看我脸上的伤都是那次搞的。不过后来就没事儿了,男孩就是这样,打完就好了,继续当兄弟。

Q:你们挺逗的。你做Combo3年了,有没有什么事儿让你觉得特有成就感?

A:前两天有投资方给我们投了200万,他们和我弟弟说,投的是团队,我感觉特开心。拍了2个片子《COMBO一起出去玩》,《光棍节》片子。其实当时片子发出去,用户没有什么好感,但是投资人都有好感,因为那个片子用一种挺艺术的方式把整个购票流程展现出来了。

Q:Combo对于你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事业还是工作?

A:做这个其实不是我的兴趣。我觉得是在帮弟弟,但是后来投入进来也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事。现在也有人愿意投资我们了,就算给每个人给自己都有了一个交代。以前觉得干什么都是经历经历重要,现在开始觉得经济回报也是必要的。等以后Combo有钱了,我会去接着学电影,做导演。

责任编辑:陈思

猜你喜欢

电台微信
亲戚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微信
微信
微信
西藏电台广播中心应急播出
微信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