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APP一键搞定自己的大学
2014-04-29王丽梅
王丽梅
吴晓慧是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的大四学生,也是给同学们提供便利的“七彩贝壳——掌上校园”软件的发起者和主要负责人,通过这款手机APP,科技大学的学生们不管是查询饭卡余额,查询图书馆藏书,还是查课程表,查成绩排名都可以一键搞定。
结识技术大神
话说“七彩贝壳——掌上校园”并不是吴晓慧的第一次尝试。吴晓慧曾也有一个类似的想法:“也是移动类的软件吧,觉得自己的想法挺好,就找到了当时特别厉害的一个学长帮忙。”这个学长就是当时在北京科技大学学生中非常受欢迎的秋菠网创始人之一。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和学长研究之后,吴晓慧发现自己的想法根本没有能力去实施。“还是太年轻,没有什么经验。”于是,原本要说服学长加入自己团队的吴晓慧,在学长的帮助下反倒成为了秋菠网网站运营市场部的一员。在这个网站中,吴晓慧认识了无数的技术型大神。“他们都太牛了,而且都是北科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挺有共同语言的。通过他们,我也认识了不少其他的技术型高端人才。”而这几个志趣相投的小伙伴,后来都成了“七彩贝壳——掌上校园”的创始人。
当时,吴晓慧提出可以利用大家的专业优势一起做一个服务广大校友的APP,几个小伙伴一拍即合,2013年3月团队正式成立,着手准备创办一个纯粹以校园服务为主的手机APP。吴晓慧说:“秋菠网和那个没成型的计划更像是一个契机,就好像给别人带孩子和自己养孩子吧,我在秋菠网当中觉得只是自己对这个事儿比较感兴趣,但是自己准备做的话完全是从零开始,投入的时间和经历都不一样,经历也完全不同。”
因为,开始构思时正值考试周,同学们都扎堆去图书馆借书和复习,于是团队中就有人提出可不可以以图书馆为主要目标,先做成一个APP出来,感觉做出来的话会更加实用。在确定了目标之后,整个团队正式开始了第一次的软件制作工作。
“北科图书馆”
2013年6月,一款面向全体北科学生,满足预借、查询、还书等一系列需求的校园软件“北科图书馆”正式上市了。不到半月,下载量就突破1000次。
要做这款手机APP,最关键的就是与校图书馆电子系统的数据对接,这个工作没有图书馆的配合没法完成,所以如何跟图书馆谈合作是至关重要的,在方法得当的情况下,他们的合作谈判很顺利。
“完成软件制作后,我就直接带着软件去找图书馆负责的老师,展示软件可以自助完成预借、登记、还书三部曲,如果使用这个软件的话就完全可以实现学生的自助服务,大大减少了图书馆人员的工作量,也避免了借书拖欠不还的情况。老师听完之后觉得软件不错,答应考虑,不久后就同意跟我们合作了。” 吴晓慧说,“后来,图书馆的老师还把图书馆三层开会的地方借给我们用,不收费的,哈哈。”
接下来就是发布会了,既要让大家喜欢这款APP,同时还要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整个创作团队邀请了来自不同院系的老师和同学作为代表,将软件的功能介绍给大家,同时也解答大家的疑问。发布会的举行出乎意料地成功,原定一个半小时的发布会愣是拖到了三个小时,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对这个崭新的软件充满了好奇,“大家的问题都五花八门,有问我们到底是怎么完成工作的,有问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也有问我们可不可以做一个覆盖全校功能更全面的APP……我们一边解答大家的疑问,一边承诺接下来会做一个更有用更全面的校园APP。”
“七彩贝壳”
“北科图书馆”软件的圆满成功,为整个团队增添了不少信心。而这个时候,原本近10人的团队,只剩下了包括吴晓慧在内的4名核心成员。“因为我们的活动是完全自发的,也没有什么物质方面的奖励,大家能留下来我很感激。”吴晓慧说。虽然人数减少了,但是团队仍然按照原定计划开始准备校园通软件。团队的目标也没有改变,那就是争取在2013年秋季学期就让全校学生用上覆盖全校的校园软件,不过这也意味着2013年的暑假似乎比往常要忙碌得多。
“3名程序员每天盯着电脑编写程序超过20个小时,程序员都是男生,一写代码好几天不洗澡都是有可能的。”作为整个团队中唯一的女生,吴晓慧的角色更重要。“因为我是女生,各位男士总得让着我点儿。而且他们都是技术人才,会为了一件事闹得不可开交,这个时候我就得起到协调的作用,捋清事情的发展脉络,安抚大家的情绪,绝不能让技术问题上升到人品问题上。”也正因为这样,团队里的男生都干脆把她当男生看,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地道的女汉子,“我们团队的成员都很累,经常要熬通宵。我就买好麻辣烫和啤酒直接去陪他们通宵”。
但是要做好覆盖整个学校方方面面的APP,可不仅仅是熬夜通宵就能完成的。因为校园通要覆盖饭卡查询、课程表安排、成绩排名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所以吴晓慧还是费了相当大的功夫:“之前第一版‘北科图书馆所用到的信息用了技术抓取的方式,但是这一次的信息量太大,所以只能尝试与学校部门联系。我们先准备了一份策划案,主要就是告诉老师我们的目的、方法、预期收益以及希望获取帮助,随后就联系了校信息办和教务处。”但是为了更清晰地表达团队的观点和想法,吴晓慧还跑到老师办公室,磨破了嘴皮跟老师谈:“因为大部分都是查询功能,也不会涉及到篡改数据之类的问题,最终老师考虑之后就同意信息共享了。”
APP的信息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做好校园APP不只是面临技术问题,他们还必须考虑,群众基础有了,要怎样才能够盈利来体现它的商业价值呢?
“如果我们的用户达到一定的数量,对商家就有一定吸引力,就可以联系北科周边的商家来做宣传,收取一定的宣传费用,这是个APP非常常见的盈利模式。”吴晓慧说。
所以她就着手联系商家,想法是没问题的,但跟技术相比,似乎跟商家谈判的过程更加困难,这让吴晓慧碰到了不少钉子。“有的人就告诉我说你们这个东西都没上线,不能保证好不好用;有的干脆直接拒绝,说我们离学生这么近不需要这种线上宣传生意已经很好了。”吴晓慧说。
软件制作即将成功,为了获得媒体宣传,吴晓慧拿着准备好的策划案直接奔到了校长办公室。“校长让我去找下属分管的老师,一层一层,终于找到了对外媒体宣传部。”吴晓慧说。团队成员还在学校里搭起了大展台,面对面的向同学推荐。有的同学还联系到了校网络部,在校网上挂起了软件的宣传海报。“其实推广并不难,毕竟一开始就有图书馆的铺垫,大家也都比较期待。”吴晓慧说。
2013年9月“七彩贝壳——掌上校园”上市。“可能学校觉得我们是一个学生的品牌,参与者全部都是北科自己的学生,所以格外支持”,团队所在的计通学院还选派整个团队去参加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的比赛,最后拿到了一万元的社团活动经费。“但是我们几乎不用什么资金的,电脑自己有,程序自己写,就连聚餐也是自己花钱。”吴晓慧说。
校园App何去何从
现在的 “七彩贝壳——掌上校园”手机软件几乎是每一个北科学生的手机必备,实用又好用是它最大的特色。但如今这个软件却面临着成立以来最大的难题:曾经做软件的核心成员都已经将要毕业,保研的保研,考研的考验,找工作的找工作,几乎没什么时间可以继续做这个软件了,而大二大三的同学还不能够顶上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吴晓慧也重新思考了未来校园软件的走向:“不想放弃这个软件,但是对于一个学生团队来说,不管是推广还是商业化都存在问题,因此我们考虑依靠专业公司帮我们解决相关的问题。这是一个各取所需的事情,他们向往大学生市場但是没有资源,我们希望更加职业化商业化但是没有能力,合作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的吴晓慧已经开始了实习,将来也将会在软件公司任职。对于能不能继续校园软件的开发和制作,吴晓慧并没有直接的答案:“我之前都是无所事事的那种,混日子呗,但是制作校园APP真的改变了我很多,可以说这是我大学最值得回忆的事情。”对于软件会不会赢利,她说,自己的软件一开始没有想过盈利,范围也只是在自己学校附近。如果想要把软件推广等到其他院校,只靠一个成熟的APP还是不够的,“毕竟你直接给别人看一个APP有点太儿戏了。”因此,吴晓慧现在正在尝试寻求专业的公司合作,“像是通过入股的方式,他们帮我们推广开发市场,我们自己出人出力出点子。”
责任编辑:朴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