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开发

2014-04-29陈小飞

关键词:中学高中语文学科

陈小飞

一、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定位

宁波效实中学的课程顶层设计秉承“新教育”的理念,目标在于培养基础厚、后劲足、全面发展而富有个性的时代精英。语文作为基础类的语言学科,其课程规划追求“新教育”理想课堂的最高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共鸣,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本真的生命个体。

语文学习基于知识形态又不应囿于知识形态。语文学习过程既探寻客观世界,又满足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精神诉求。

语文生活应成为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学生在认知复杂多样的世界形态时,不断构建与世界、与自我的关系,以完成对自我的不断更新。

语文学习和生活力求孕育学生的生命品格,渗入理解的人文情怀。理解的情感趋向包括尊严、宽容、悲悯和批判,理解的理性趋向包括自律、公正、平等和协作。

二、高中语文学科选修课程开发的原则

(一)围绕普通高中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按语文学科的专业分类架构语文课程体系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按照新课标的指示与要求,分为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小说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和文章写作与修改等五大类。

语文学科有它自身的专业分类,从大的类别上,可以分为语言文字与文化、交流与表达和认知与鉴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分得更细,如语言文字与文化还可以分设如图1所示的众多选修课程。

同样,认知与鉴赏可分为文学类认知与鉴赏和实用类认知与鉴赏。文学类的认知与鉴赏,两者很难截然分开,但开设的课程可有所偏重。偏重认知的课程可以是对不同文类基本知识和特征的传授,譬如《外国小说欣赏》以小说的基本元素划分八个单元,我们挖掘每个知识的内在魅力,让学生对阅读外国小说有一个基本的知识框架,以提高其对小说的阅读和审美水平。当然,学生的这种认知必须以自身的阅读、领悟和欣赏为基石才能在理论化的道路上走得踏实。偏重鉴赏的课程可以是在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知识之后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开拓,譬如《〈古文观止〉选读》重在鉴赏古典散文独到细致、品尝选文语言的精练、领悟选文体现的个体精神,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条件和爱好,与选择其他相关课程的学生互相配合,收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事实上,其中的任一分支,选取其中的一点,都可以开设专题进行教学,例如撷取“中国小说欣赏”中的《红楼梦》开设专题进行“千古传世红楼一梦”的教学。

效实中学的选修课程内容按语言文字与文化、交流与表达、认知与鉴赏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和学生生命成长的三角形稳固地基(如图2),并通过阅读与思维、体验与实践两条途径,在语文学科的不同领域作纵深探究,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本真的生命个体。

到目前为止,我们共开发开设选修课程22门。语言文字与文化类,开设有“美丽的汉语(现代汉语语法)”“文言文语法示例”“训诂学入门”“阿拉宁波人”“我们在这个园子里相遇(百年效实)”“《论语》选读”“儒释道的智慧”;认知与鉴赏类,开设有“钱钟书、张爱玲小说细读”“‘三国欣赏”“千古传世红楼一梦”“外国小说欣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议论性散文赏析”“《古文观止》选读(唐宋散文)”“走近唐诗”“宋词选读”“古诗词鉴赏”,另外还开设阅读的专题研究,如“鲁迅作品选读”;交流与表达类,开设有“读写互助式记叙文写作教学”“基于评分规则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口才与演讲”“辩论艺术”等。

(二)围绕普通高中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按语文学科的逻辑关系架构语文课程体系

语文学科课程目标的设置要符合语文学科的专业逻辑。

语文学科课程要让学生走到哪里,这是语文教师在处理必修课程和开发选修课程时要思考的专业性问题。并非只要是语文教师开设的课程都可以归属到语文学科课程体系。语文教师开设一门选修课程,除了要让学生把握原始资料,还需要梳理原始资料形成观点,分析观点和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让课程回到语文学科的原点,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语文学科有它自身的逻辑关系,其课程的最终走向是阅读与实践。这个实践,包括口头交流的实践和书面交流的实践。

按课程标准要求设置的语文必修课程体系属“高端”设计,不可能提供具体内容。它具有广泛适用性,但缺乏针对性。譬如必修课程的“表达与交流”,缺少结合学生实际学情的序列化训练,对此我们专门开设了与“记叙类文章写作教学”和“议论类文章写作教学”相关的选修课程,如“读写互助式记叙文写作教学”就是高一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序列训练和相关拓展。

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可以按专业进行分类,但不管是语言、文字、文学与文化的分类,还是不同体裁特征的分类,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一般都以文本的教学为载体,具体建立在阅读与实践的基础上。

语文课程按语文学科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下,同一专业领域内可以分层级进行教学。

同一专业领域的分层级教学可以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如效实中学有理科创新班、外语班和普通班,高一的阅读与写作在这三类班级中可以分层次进行教学。

(三)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来指导语文课程的开发

效实中学课程的顶层设计,以培养目标为主要取向,兼顾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求和职业取向。学校课程规划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了“效实中学银杏树课程模型”(见图3)。有鉴于此,语文学科课程的开设,除了按照学科逻辑在语言、文字、文学、文化各个领域进行纵深拓展外,还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积淀学生浓厚的家园文化意识。

我们在高一下半学期开设《鲁迅作品选读》。如今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这是值得思考的。我们为什么要读“鲁迅”?大致有两个理由:一是鲁迅的作品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是鲁迅是我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我们可以读韩寒,可以读郭敬明,2012年因为一个人流行《史蒂夫·乔布斯传》,2013年因为一件事流行莫言的作品,这都没有问题。我们要追求新,但并不意味着要摒弃旧。文学史上的鲁迅和现实中的鲁迅地位如此悬殊,我们可以就这一点全维度地思考“鲁迅”,在批判与继承中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

我们在高二上半学期重点进行辩论训练。一般先在班内进行一对一辩论,评委由学生推选代表产生;一对一辩论后,班内产生若干好辩手,参加班际辩论;之后结合学生会工作,我们举行高二年级辩论大赛。在此基础上,高二下半学期我们开设“辩论艺术”选修课程。辩论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才,可以提高应变能力,培养逻辑分析能力。

我们在高一、高二开设“阿拉宁波人”选修课程。宁波人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和行为习惯呈现出相对独立的特点。从宁波老城、宁波老话、宁波老俗切入,我们可以让学生研究宁波地方文化的特质、地方文化的沿袭与革新。同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既极大地影响了地域化了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那么作为一个宁波人,不管他走向哪里、走到哪里,相信这个地方始终是他的精神家园。

在“效实中学银杏树课程模型”中,核心课程的实施基于银杏树下丰厚的土壤,也就是基于效实中学的隐性课程。就语文学科而言,隐性课程可以分为学科边缘课程、社团课程和校园文化。学科边缘课程是指相对于语文学科之外的其他有关人文的选修课程。效实中学目前共有119门选修课程,语文教师开发开设了22门,与其他学科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程形成了良性互补。社团活动课程化是学校顶层设计的一大亮点。话剧社、电影社、心理社、文学社、银杏史社等一些老牌社团,指导教师开设的课程都已相当成熟。其中,“话剧欣赏与表演”选修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由话剧社主持的年度大戏更是校园靓丽的风景。校园文化是效实中学百年来积淀下来并且仍在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包括社团文化、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呈现体态。

三、效实中学的语文学科课程体系

效实中学的语文课程规划以校本化的必修课程为核心,以选修课程为突破口,扎根于银杏树下隐性课程的土壤,让每一个学生都舒展地成长,其课程体系如图4所示。

四、开发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实践反思

(一)开设的选修课程注重现实性,选修课程的特色略微欠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担心课改会影响教学秩序,开设选修课会影响必修课的进程,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无多大裨益,因而,会把选修课当作高考科目的附庸,于是在构想选修课程时一心想着高考,甚至把选修课开设成高考复习课。这样必然会影响到课改的真正实施,从长远看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二)开设的选修课程注重实用性,精品课程的意识有待加强

“缺什么补什么”,这是很实际的想法。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开设选修课程可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因为初中语文教学弱化语法,高一学生有的还分不清动词名词形容词,分不清主谓宾定状补。在高一上半学期开设“现代汉语语法”,就学情来说比较适宜,但从课程开发的角度来说则很难成为精品课程。

(三)开设的选修课程大都是二次开发,缺少自己的特色

课改以来,教师一方面要抓紧抓实必修课程,另一方面要开设选修课程,限于精力、能力等因素,往往对已有选修教材作选取和整合的较多,真正自己开发的富有特色的课程并不多见。

(四)语文学科选修课程体系需要不断完善

构建语文学科选修课程体系是一项需要滚动开发、不断完善的工程,怎样让它在语文教育中得到充分而健康的发展,需要广大师生一起坚持不懈地努力和探索。

猜你喜欢

中学高中语文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在多解中学创新
“超学科”来啦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