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点点滴滴尽是错位的喜剧
2014-04-29曾念群
用当下流行的话说,《父母爱情》就是屌丝男与白富美的爱情。放在童话里,那也是“野兽”与美女的愛情,遭人嫉恨的绝对是屌丝男或“野兽”。但在有些年代,屌丝男贴上根正苗红的标签如鱼得水,白富美则是抬不起头的炙手山芋。门当户对虽说是迂腐旧礼,与讲求成分的年代却是一个鼻孔出气,这对于现实生活有其无情的一面,但就戏剧冲突而言却是上好的材料。门不当户不对的,反倒成了这出缘起上世纪50年代的爱情折腾不尽的戏码。
在革命队伍相亲舞会上,美丽的安杰不过是用来充数的局外人。那个年代,没有谁敢对一位资产阶级出身的娇小姐大动心思,而她打心眼里也睥睨这些军人大老粗。援朝英雄江德福的初一登场就言不由衷,嘴里说不去舞会,结果还是乖乖领命去了,前脚誓言旦旦絮叨不找会跳舞的女人做老婆,后脚不会跳舞的他却搂着安杰一通猛踩。江德福把自己对资本家大小姐的一见倾心戏说成瓦解资产阶级,为此军装和干部身份皆可抛。
安杰对爱情的憧憬是安娜?卡列尼娜式的,但时代的束缚由不得她。一面是插两只钢笔伪装知识分子的农村出身的大老粗,一面是可以让她和家人抬得起头的援朝英雄团长,当她想赢取那枚艰难岁月的通关法器时,她只能接受这硬币的两面性。说赤裸点儿,江德福完全不是安杰的菜,更不可能供给她理想的爱情,但在特殊的年月中,再没有任何姻缘堪比江德福的追求来得荣幸和受用。故安杰爱情的基点与理想已然无关,更多的是对现实处境的迷茫与妥协。
然而《父母爱情》并没有沉湎于岁月的追责,而是以谐趣的工笔勾勒着爱情的浆果。江德福口口声声要改造资本家大小姐,婚后却被安杰改造成了洗脸、洗脚、洗腚才能上床的“三洗丈夫”;改造一个江德福对安杰来说不难,可他身后还有“农村包围城市”的江德花和隔壁老丁家的王秀娥,这无异于与一整个时代较劲;老丁一方面是江德福爱情的狗头军师,一方面又总拿江德福的把柄取乐,自己深陷童养媳糟糠的无奈的同时,对江德福只有各种添油加醋的羡慕嫉妒恨。安杰的生活底色是沉重的,编导的切入点却是喜乐的,剧作虽对时代的没落面留白处理,却又满眼皆是洪荒激流中平心静气捡拾的苦趣。
从故事创意来说,海军军官娶了资产阶级大小姐,且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本身就是个既八卦又冒险的事情。而主演郭涛和梅婷叙说的这段半世纪的“父母爱情”,志不在于为人物树碑立传,故江德福的个性不比《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那般突兀,更多是在生活的合理性上见真章,在阶级斗争的虚妄之外,追求个体人伦的回归。毫不夸张地说,郭涛为中国军官的形象开辟出了一个决然不同于以往的样板,他不高高在上,不以权势挟人,不盲目地绑架人格,有一种“近地飞行”的美好品质。另一方面,对于那个时代而言,《父母爱情》仅只摘取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系非典型案例,但展露的人性是共通的,也是美好又美妙的。剧作不浮不躁,脚踏实地,细腻入味,且充盈谐趣,既是对那个远去时代的一次擦边思忆,也是对如今满眼鸡飞狗跳的伪生活剧的一次睥睨。
《父母爱情》好在不架空,不矫情,不打鸡血。海军军官娶了资本家小姐,他庇护着她,她荣耀着他,走过一生。中间多少磕碰、风浪和不足为外人道,尽成岁月的灰烬。矛盾本天成,点点滴滴尽是错位的喜剧。一方面有丰富的生活底料,不走极品路线,戏剧冲突细腻入味,引人共鸣,另一方面又留下了时代的落寞背影。同样是资本家的娇小姐,安杰的军官老公在政治和事业上风调雨顺,他姐姐安欣的“右派”老公老欧只能驾一叶扁舟出没风波里。老欧摘帽归来,接风宴上哭得那叫一个惨。家庭向心力是亘古不变的,“右派”的悲凉与疼痛独属于那个年代,这部剧因此而更加耐看。
(曾念群,著名影视评论人、传媒策划人,资深传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