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公司的“压力”和希望
2014-04-29
提早拍、越级拍,小违规屡见不鲜
本该是京城最美的金秋时节,一场重度污染雾霾让所有人无处可逃。天灰蒙蒙,空气带着点呛人的气息,藏家老王呼吸得小心翼翼。
裹紧衣服,老王逃也似的钻进西单附近的一处酒店,一场近现代书画拍卖会的预展正在这里举行。虽然主办方是一家后起的小型拍企,但显然已经十分“老练”,不仅展品丰富,而且酒会丰盛。
翻看图录,原本兴致勃勃的老王却皱起了眉头。一幅皴染的水墨画,底下的图说里,竟然把“皴”写成“踆”,让老王大跌眼镜。
再一打听,得知预展昨天上午才开展,今晚便要举行夜场拍卖,老王不禁不满地嘀咕:“预展都不满48小时,不符合法规呀,这不是胡闹嘛?!”
老王可是个倔牛脾气,找到拍卖行的人理论,话还没说完,便被对方以“时间不允许”“节约场租”为由搪塞了回来。老王也看出来,在工作人员眼里,自己就是个不讲变通的老顽固。
“现在的拍卖行还真不讲究!”罢了罢了,淘宝的兴趣荡然无存,老王悻悻的走了。
事实上,老王遭遇的拍卖行瑕疵并不是偶发事件,类似违反拍卖业法律法规的现象不胜枚举。
“例如,拍卖行是有资质划分的,1A级拍卖行就不能拍古玩杂项。”天津同方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汪勇认为,“只有在小处严于律己,每个细节做到规范,中国拍卖行业才会不断进步。”
中小拍卖行迎考,压力不小
迄今为止,中国拍卖行业只走过20多个年头,换作人的一生,相当于一个毛头小伙子,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纪。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与中国老百姓鼓起来的钱包比翼齐飞,中国拍卖行业的生长像青春期的小伙子,朝着开天辟地的方向,冲破一切,野蛮生长。
多年来,官方部门、行会组织多次发布重大举措,希望为这项聚集了越来越堵老百姓、日益丰厚的社会财富的行业筑堤铺路。然而,在大众眼里,拍卖行业依然欲说还休、欲盖弥彰,充满不确定性、神秘感、让人缺乏安全感。
近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在京发布艺术品拍卖《从业人员职业守则》《标的审定规范》和《标的保存管理规范》(以下简称“三项规范”),首次将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法律规范体系延伸细化至具体业务环节。
对于新规,不少大拍卖行拍手叫好,“裸奔多年,终于有具体业务法规了,竞争更有序了!”相比于大拍卖行的踌躇满志,一些中小拍卖行压力不小。
“野蛮生长的时候其实比较好赚钱!”一位不愿具名的小拍卖行老总直言:“以前,我们公司租一间办公室,租一间仓库,联系几个专家、拍卖师,找几个刚毕业大学生,就能转起来,‘三项规范一出,想再这么轻松估计悬了。”
“三项新规”的作用,堪比遵义会议
由于自己公司操作一直比较规范,需要根据新规调整的内容不多,汪勇的注意力更多放在此次新规对整个行业发展上。
“‘三项规定的出台,让游戏规则更健全了。否则,行业内的各成员,都像无头苍蝇,这个行业走不远。”在加入拍卖行业以前,汪勇是一位中学校长,为人师表的经历让他考虑问题,习惯从大局出发。“拍卖是一门专业性特别强的学问,所有从业者不进则退,中小拍卖行尤其如此,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
以天津同方拍卖行为例,汪勇介绍,一方面,拍卖行开班授课,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关注政策微调,让公司所有人都做到“心知”、“肚明”;另一方面还得走出去,跟随刘文杰、刘光启等大收藏家去看名家真迹、上乘佳作,见得多了,眼力自然像淬过火似的。
在汪勇看来,“三项新规”的作用,不亚于遵义会议之于革命。“以前也有法律法规,但认真执行的不多,还相当于小米加步枪的时代,散兵游勇多。”
有望遏制欺诈、不规范、假拍品
希望与问题并存,是汪勇对目前行业发展的观察,其中有三点弊端最掣肘行业发展,这也是他最希望“三项新规”能对症下药的。
第一是欺诈,业务人员与鉴定方虚假宣传,尤其在委托方真缺钱着急出手时,不能做出客观估价,甚至压低拍品价值。
第二则是不规范,甚至包括一些大拍卖行,在征集、鉴定、付款等环节,都不能保证滴水不漏。甚至,有的拍品落锤后,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能付款。
第三则是不能保真。按照千百年来中国古玩市场的游戏规则,文玩交易向来“真假贵贱,全屏眼力,愿赌服输,各凭本事”;而现代化的拍卖行也一般不保真。在汪勇看来,这位造假者留下了诓人的漏洞。
对此,汪勇建议,拍卖行可以从自身做起,至少对当代拍品提供保真。以天津同方拍卖行为例,针对当代书画,公司会找书画家本人、亲人确认,然后再由专家进行背靠背鉴定,最后还会将作品上传到雅昌网等大型收藏网站上,进行公开鉴定。但凡有画家、专家质疑,公司一定会及时撤拍,不让有疑点的拍品走进市场流通,最大限度地保证拍品的纯洁性、真实性。
如果《从业人员职业守则》《标的审定规范》和《标的保存管理规范》能得到尊重,并妥善执行,汪勇有信心这些问题都会逐渐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