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到中年的体悟与文学书写主题的变迁

2014-04-29姚康康

博览群书 2014年12期
关键词:问道荒原书写

姚康康

对于《荒原问道》这部长篇小说,徐兆寿投入了极大的期望和热情,几易其稿,初稿完成后,曾向不同范围的专家学者、批评家、学生征询过意见,这足可以看出他对这部书的重视程度。

《荒原问道》是徐兆寿中年书写的“集大成”之作,是一部寄予了写作“野心”的作品。这部书中有着一个文化学者兼作家多年的人生体悟,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他文学书写的变迁和希望对以往写作的超越。

应该说,《荒原问道》的创作,标志着徐兆寿创作风格与题材的一次转移,是其第三个创作阶段的开始。就目前的创作来看,徐兆寿经历了青春书写、社会热点书写两个阶段。前者是以一个执著的诗人和诗坛殉道者的身份出现的,代表作品有《那古老大海的浪花》等。徐兆寿当时的诗歌创作,来源于一位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坚守。徐兆寿的诗歌创作主要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那正是一个黄金的诗歌年代刚刚过去,商品经济与物欲成为社会主潮出现之际,文学的热度在下降,诗人纷纷转行的时期,徐兆寿在当时以诗歌鼓与呼,不乏响应者,但同时也几多寂寞与无助,然而他的努力和热情仍令人肃然起敬,他的诗歌创作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诗坛的重要收获。

大学毕业后的徐兆寿从事过多年的高校行政工作,成绩突出,但他仍然心系文学,向往学术之路。此次转型,开始了徐兆寿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阶段,同时,作为一个文化学者,也开始成型于此阶段。除了文学创作,徐兆寿的性学研究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和文化底蕴,长篇小说《非常日记》,是一部涉及国内当代大学生性问题与心理问题的畅销书,《生于1980》是他对80后问题的关注,另外几篇小说也与他此时的文化研究不无关系。徐兆寿此阶段的小说创作,基本上以80后群体为主,他们在小说中基本上是以大学生的身份出现的。大学阶段在人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长期以来,对这个群体的文学关注并不是很多,尤其以心理健康、情爱观为角度的写作更是少之又少,但这些问题又是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成为困扰和影响这个年龄阶段的一个重要问题。或许可以说,徐兆寿这些小说可以算作是新时期成长小说的组成部分。以往的成长小说往往只写到中小学阶段,但大学生虽然在法律上取得了成人的身份,在心理和思想上却并未完全成熟起来,因此也只能算一个“准成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谁来关注?无论从文化研究还是小说创作来看,徐兆寿都将此纳入自己的书写范围,这也是徐兆寿学术研究和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阶段。

如果说第一阶段徐兆寿关注的主要是文学,那么第二个阶段他关注的主要是社会,到了第三个阶段,亦即以《荒原问道》的创作肇始,他转入到文化与心灵的叩问之中。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层层向内转的过程,体现出创作和研究的深化和复杂化。虽然从题材上来看从自我到社会,再到文化,似乎视角是变开阔了,到了外层的地域,实际上他的创作在渐渐深入内心和精神最深处,是一个从“小我”到“大我”,再到“心”之根源的过程。这是一个对自我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如果说前面的创作只是体现一个“是什么”和“为了什么”的问题,那么到了《荒原问道》中则是关注“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

《荒原问道》写了主人公夏木生活的遭遇和体悟。这包括生命遭遇和精神遭遇两个部分。故事由“我”的故事和夏木的故事两部分组成,“我”其实是夏木故事的叙述者,重心还在于夏木的故事,夏木的故事沉郁而悲怆。从文化角度或性学的角度来切入小说叙述在别的作家那里已有过尝试。《荒原问道》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以双重独特的视角对夏木生活的遭遇进行叙述。夏木是一个具有独特意蕴的文学形象。作品中的跨度长,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写到新时期,夏木先后经历了改造、饥饿、逃亡、隐姓埋名、结婚、考大学、衰老等不同阶段。作为一个历史和政治的受难者,他在民间获得保护和新生。这种民间的、西部的、底层的文化很有必要值得考察。徐兆寿以传统的文化视角与多年的性学、社会学研究的双重视角来书写夏木如何成为夏忠,在动荡的年代从民间寻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这里的传统文化视角不是指纯粹的儒家文化,在这里包括着许多民间的、地域的成分,而从性的角度来切入考察个体的生命遭遇,又包含着徐兆寿的学术视角和人文关心。《荒原问道》以民间文化与现代作为学术视域下的性学研究的角度为经纬线,来叙述夏木(忠)一生的困境和遭遇,这就是作品的独特之处。此外,长期以来,由于受新文学中启蒙主义的影响,民间往往是一个需要启蒙的阶层,其实从现实中来说,民间和知识分子构成了一种互相启蒙的过程。,在《荒原问道》中,可以发现许多熟悉却鲜有作品涉及的东西,这是它的另外一处价值所在。还有一层,无论是夏木的故事,还是“我”的故事,都在寻找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而在现实处处碰壁的过程,这里面写到了许多人物,男男女女,自觉的和不自觉的,有知识的和没知识的,共同陷在他们人生中的困境,这是作品引人注目之处,亦即作品中的哲学探索。

《荒原问道》中也有许多章节写到了大学校园,写到了20世纪80年代校园生活的理想主义情怀。作为大学生的夏木是传奇的,他的才情和多年来民间生活所形成的文化经验成为他身上的深厚底蕴,后来作为大学教师的他也不乏吸引人的地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注定成为大学“游戏”规则中的边缘人.他钟情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哲学的探索之中,不屑于职称评定和学术论文写作,也不屑于与学术投机者为伍,这有许多“现实生活”的影子,讽刺了什么,如何理解,相信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是很可能大家都要会心一笑,这是属于小说写作中的“忍不住”,与作者长期生活在大学校园,又身为大学教师的生活经验不无关系。同时亦可以看作是作者对大学生态环境的一种深刻反思,涉及精神家园重建的许多重要问题。

猜你喜欢

问道荒原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金湘,问道无垠《天》
用什么书写呢?
关于《红楼梦》《荒原》神话叙事的比较研究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问道长白山之人杰地灵
读《白狼荒原上的三天三夜》有感
书写春天的“草”
布面油画《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