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笔不“闲”与俗世中的诗意栖居
2014-04-29张波涛
张波涛
2013年出版的《这边风景》是王蒙雪藏多年的“文革—新时期”过渡阶段的写作,1972年写过一些片段,部分内容曾单独发表 ,1974年在夫人崔瑞芳女士的鼓励下开始专心写作,1978年成初稿,其间中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直接导致这部书变得有点不合时宜,被迫“束之高阁”以致被忘却。直至30多年后,时过境迁,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态已十分开明,该小说才在十分偶然的情况下被发现并付梓面世。
《这边风景》是以王蒙在新疆的生活经验为写作资源而完成的,主要人物、情节、环境均以维吾尔民族为背景,写的是伊犁农村地区某公社从60年代初到“四清”运动结束之间三四年的故事,是少见的由汉族作家写的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文学。
王蒙的小说,公认为故事情节性比较差,这就突出了郭宝亮教授所谓的“闲笔”的重要性。“闲笔”即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的描述性部分,如环境、细节、市井人情等,在很多作家作品里都有。郭教授所论及的闲笔,主要是就王蒙复出之后的作品而言的,在王蒙的早期写作中,“闲笔”还不是很突出,但是在《这边风景》中,“闲笔”就已经比较明显了,虽然该书在王蒙作品中算是情节最为曲折的了,但“闲笔”却也当仁不让、大量涌现。《这边风景》乃至其他作品中的“闲笔”非但不“闲”,反而很“闹热”,对“闲笔”的大量使用使其在王蒙作品中具有了特别的功能意义。具体到《这边风景》而言,“闲笔”的作用尤其体现在它对活生生的立体生活世界的塑造有重要的作用。
《这边风景》中的“闲笔”在形态上大致有两个特点:杂广、细微。
“闲笔”这个概念本身就有一种“脱缰”的意味,即自由地游离于所谓的叙述主线,是一种“余光”,这就决定了“闲笔”在内容的选取上比较自由散乱,主要是比较广泛。在《这边风景》中我们可以看到,王蒙的“余光”所及非常广泛,维吾尔人的家庭生活、劳动生活、社交生活、基层政权的日常运作都被“余光”摄取过来,从从容容地夹在了叙事的间隙。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王蒙对维吾尔人一些民族特有风习的格外关注,比如说维族生活中的伊斯兰教色彩。
维吾尔人是伊斯兰民族,王蒙在《这边风景》中特意塑造了一个阿西穆的形象,他的身上集中了伊斯兰教给维吾尔农民带来的积极、消极的双重影响。伊斯兰教教导顺从、敬畏,体现在阿西穆等老农身上就是敬畏感和自律精神甚至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这决定了阿西穆是奉公守法的好农民。但过分的虔信也造成阿西穆相对的封闭保守甚至有些不通人情,比如他重男轻女导致爱弥拉克孜失去右手、不让伊明江上学以及当干部。
但同时,伊斯兰精神重视生活的美化,于是阿西穆将满院子都种上了花。伊斯兰教还使维吾尔人生活充满了人情味。比如说在维吾尔人生活中经常举办需要请客的“乃孜尔”“都瓦”仪式。伊斯兰教还提倡布施与赠予,人们喜欢请客、喜欢举办各种聚会,伊力哈穆回来后左邻右舍送食物给他,这些都体现了这个民族在伊斯兰教的影响下是十分推崇人情味的。
如果说广阔和深入往往难以兼顾的话,那么这一点对《这边风景》来说是无效的。因为王蒙不仅是个看得广的诗人,还是个看得细的“小说人”。
细心的“小说人”捕捉了很多生活细节。如汉维两族妇女穿针引线的不同,表示距离长短的手势的不同,书写顺序的不同,洗衣服的不同等。王蒙对维吾尔主食“馕”的一段大书特书细书尤为论者所津津乐道,“馕,是用小麦粉或玉米粉、高粱粉做成面团,发酵后烤制而成的。其中的白面馕种类很多,从大小和形状可分为:微馕、小馕、大馕、商品馕……”王蒙从馕的材料、品类、花色、口感等多个方面开了一个馕的博物馆。试问建国后到70年代有哪个大作家、哪本小说会不厌其烦地甚至简直就是机械现实主义地写这些?
王蒙还细致地捕捉了很多劳动细节,集体主义时代的农业劳动场面,特别是在地广人稀、物产丰盈的新疆,那是热火朝天、十分壮观的,更可贵的是王蒙不仅写出了这种壮观和热情的“势”,还写出了一些普通劳动动作的力学之美、艺术之美,如乌甫尔打钐镰、伊力哈穆铲土挖渠。
在新疆巴彦岱当了十几年的农民之后,王蒙熟悉了农村体力劳动,更重要的是,细心的作家体会到了最简单、最朴素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蕴含的艺术美。他对劳动的由衷热爱,从他在书中洋洋洒洒铺陈了大量劳动的场景就可以看出来,如伊力哈穆月夜扬场,写得令人陶醉。
最后,杂多广泛的视野,细致入微的观察,横纵两个方向的“闲笔”介入填补了大量了叙述间隙,既调节了叙述的节奏,更是充实了叙述的背景,使小说更丰满,使维吾尔人的日常生活变得立体可感,生动活泼而又十分丰富,可以说是“闲笔”帮《这边风景》展现了一幅非常具有质感的边疆生活图画,这幅包罗万象的俗世生活图画是作家的宠儿与爱人。
“闲笔”不是呆板的,也不是枯燥的,更不是无聊的。我们不难看出,“闲笔”当中洋溢着王蒙浓郁的好奇、兴趣和由衷的欣赏热爱,王蒙就是用“闲笔”写出了维吾尔人世俗生活的“滋味”。而正是这种十分耐人咀嚼的“滋味”,消解了政治环境的僵硬感,展现了生活本体的美学魅力。
王蒙是热爱生活的人,也只有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才有可能看到并欣赏生活的美,也只有拥有这样一双善于发现风景的眼睛的诗人才能把生活写得诗意盎然,把平常日子也过得、写得津津有味。
每个人都无法脱离世俗生活,世俗生活由于其过于常见、无限重复而对一般人失去吸引力,近处没有风景,所以文学家们才会强调要用陌生化的眼光看待生活、重审生活、发现亮点和诗意。而王蒙却走了另外一条路,在《这边风景》中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新奇的艺术手段,没有感觉到“陌生化”带来的刻意的、带有人造生涩的所谓新鲜感,相反,王蒙用现实主义的笔法写出了最平常的生活之美,在最熟悉的地方发现了风景。王蒙不是发明者,只是一个发现者,不过在那个长期忽视、刻意忽略世俗生活之美的时代,就其突破性意义而言,也可以说王蒙“发明”了“生活”,起码是“发明”了“看待”生活的方法。
维吾尔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生活的乐观民族,这在书中主要体现在两点上,一是维吾尔人善于美化生活,二是维吾尔人的“塔玛霞尔”精神。
维吾尔族是善于美化生活的民族,维吾尔民族喜欢种花,特别是“爱花恋花手拈着玫瑰、爱不释手的维吾尔大男人”不仅让王蒙“不会忘记”,更把这个民族善于把生活美学化的特点展露了出来。
“他们重视美就像重视实用。他们都比较讲究仪表,男人留着漂亮的胡须,而且靴帽都比汉族讲究的多。农民们也尽量戴精致的哪怕是价格较高的帽子,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御寒。女人们都有很好的身材,有漂亮的头巾和花裙,包括老妇人也并不穿灰暗单调的衣服,更不必说他们的花园、庭园、房间的摆饰。”
维吾尔人乐观的民族天性还体现为“塔玛霞尔”精神。
“塔玛霞尔”是什么意思呢?“塔玛霞尔是维语中常用的一个词,它包含着嬉戏、散步、看热闹、艺术欣赏等意思,既可以当动词用,有点像英语的to enjoy,但含义更宽。当维吾尔人说‘塔玛霞尔这个词的时候,从语调到表情都透着那么轻松适意,却又包含着一点狡黠。”“ 塔玛霞尔”一词并未在《这边风景》中直接出现,这可能是有政治上的考虑,但“塔玛霞尔”精神却实实在在体现于书中,体现于维吾尔人的言行、精神世界之中。
“塔玛霞尔”集中体现了维吾尔人的幽默、乐观天性。维吾尔人能歌善舞,各种场合都喜欢弹起冬不拉唱起歌,宴会时更是无论男女都喜欢即兴高歌。在王蒙那些包括《这边风景》在内的写新疆的作品中不止一个人在不止一个场合称维吾尔是一个崇尚“塔玛霞尔”的民族,维吾尔还有一句谚语:“出生以后,除了死亡,都是游戏!”这样的民族,必然是热爱生活,并努力在生活中创造快乐的民族。
王蒙对维族的这种精神品质明显是持认同、欣赏、学习态度的。“塔玛霞尔”精神是一种“乐活”的精神(虽然可能带着一些“人生苦短”不如作乐的悲伤底色),是带着一副善于美化、艺术化的眼睛努力从生活中寻找乐趣,是一种生活智慧,不同于一般的玩世不恭或享乐主义。而王蒙本来也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生活是多么美好!这一直是我的心灵的一个主旋律,甚至于当生活被扭曲、被践踏的时刻,我也每每惊异于生活本身的那种力量,那种魅力,那种不可遏止、不可抹杀、不可改变的清新活泼。”斯人入斯地斯族,必是如鱼得水。
《这边风景》把维吾尔民族描述成了这样一个民族,他们喜欢并善于把生活简单化,认真而不乏游戏意味地过着简单实在的生活,在生活中培植乐趣,审美地对待日常的生命,他们的生活艺术性很强,有很强的仪式美感,这其中可能有伊斯兰宗教本身就是个仪式感很强的宗教的原因。维吾尔人的生活与哲学让处在特殊心境中的王蒙悟出了平常生命、简单生活的滋味,我相信王蒙在描写这些时是陶醉其中的。
20世纪的中国,用一百年证明了一个道理:“主义”和激情未必不好、不妙,但人民求改变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生活、抛弃此岸,激烈的、崇高的战斗不是生命的全部,更不是生命本身和生命的意义。“俗人”要有俗世,俗世自有真味,一切伟大的计划落到实处对人民来说不过是一份安定的生活。口号喊过,捡回玫瑰,来一张焦脆香甜的馕饼可好?文学不能只看到美好的云端,作家们也要俯首俗世,不仅因为地上有小麦和蔬菜可果腹,更因为小麦和蔬菜、田埂、水渠本身就是一幅品味不尽的画作。
王蒙一直是个热爱生活的智者,他在《这边风景》中苦心孤诣地用声东击西的策略启示我们“世俗生活”也可以很高雅、很优美,所以也能够很幸福。
大量丰富全面、有滋有味的“闲笔”,竭力模仿生活感觉的创造性语言,以及一双审美的眼睛,王蒙给我们凭空搭建了一座活的、有滋有味的维吾尔人生活博物馆,一座引起作者、读者美好梦幻的城堡。同时,王蒙的生活本体论美学创作观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比较成熟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