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创意中的自然情怀
2014-04-29谢朝
谢朝
设计的主体是“人”,人与自然既相互矛盾又紧密关联。如何认识设计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怎样把握人类造物行为与自然环境间的平衡与尺度,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设计研究的永恒命题。本文以不同领域设计师的作品为例,分析自然元素在形态、结构、环境及理念等方面对设计的影响,以及将其转化为设计创意的途径与方法。
赫希洪博物馆和雕塑园的公共空间改建
美国赫希洪博物馆和雕塑园(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陈列着库宁、沃霍尔、里希特、罗丹、穆尔、穆尼奥斯等人的画作和大型雕塑。博物馆的建筑主体为中空的圆柱体,封闭内敛,敦厚严肃。进入21世纪后,为顺应时代需求、提升其艺术交流与文化服务的功能,赫希洪博物馆对其已使用40余年的公共空间进行了改建。
博物馆地处极具象征意义的华盛顿国家广场——这里见证了美国历史上诸多重大游行活动及民权演说(美国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那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就是在这里发表的),周边标志性建筑林立,如美国国会大厦、美国国家美术馆、美国国家档案馆、史密森博物馆、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等等。这些地标式建筑多呈新古典主义风格,凝重伟岸、庄严肃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散落于庭院中的雕塑作品,使博物馆公共空间的改建设计面临巨大挑战:如何体现自由、民主、交融的区位精神?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建筑结构,保全院落展品?如何在与周边空间环境相协调的同时展现全新的时代风貌?以及如何拓展新的公共空间,满足多元化文化交流的功能?
面对诸多难题,设计师从自然的气泡中找到了设计灵感:让新空间像“气泡”一样充满圆柱体的中心孔洞,并飘浮、弥漫、伸展至建筑的上部和底部空间之外……经过精确计算及大量试验,最终改建完成的新公共空间——“气泡”(以有机硅涂层玻璃纤维膜制成),用钢索固定在现有建筑之上,它自由、轻盈、通透、飘逸。在充入压缩空气之后,“气泡”与博物馆环形建筑的中部孔洞紧密融合,并分别向外延展形成上部的圆形穹顶和底部的异形酒廊。“气泡”内部圆润通透,与原有建筑的展览空间互为景致,并可根据活动需要布置为会议厅、演播室或剧场,功能灵活多变。“气泡”外部增高的穹顶,与国家广场上其他建筑圆顶遥相呼应,但又以迥然不同的形态、材料和结构,彰显出个性与现代感。每至夜色降临,柔和的光线从薄膜中透出,明亮卓越但也绝不会夺去国会大厦的光芒。巨大的“气泡”与原有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内与外、动与静、软与硬、实与虚,它以柔性的形态模糊了建筑空间与观者间的界限,拆解了博物馆的崇高威严的感觉,拉近了观者与艺术的距离——这种反纪念性、追求共同参与的内涵理念,正是赫希洪博物馆公共空间改建之初衷,也体现了博物馆的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
葡萄酒厂服务大楼建筑表皮设计
自然中不仅潜藏着一切设计问题的答案,也是深化设计思想、拓展创新理念的重要途径。设计的优劣,不以作品宏大的叙事规模或特立独行的外在形态为评判标准,有的作品规模很小、风格低调质朴,却能反映出设计者深度的思考能力与精准的控制能力。
冈特拜恩葡萄酒厂服务大楼是一座小型葡萄酒厂在建的办公大楼,整体框架为极具功能性的简洁的长方体结构,伫立于一片葡萄园中。大楼内设发酵室、藏酒窖、品酒和商务接待空间,因此要求大楼建筑的外表皮不仅要美观、独特,还要能够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以满足生产、储存、商务等多重功能的需要。
要突显“葡萄园”及“葡萄酒”的地理概念和经营属性,没有比“葡萄”更适合的设计意向了。但设计者并未过度关注葡萄单体的形态表现,而是将研究重点放在葡萄颗粒间的结构关系上。他们将办公大楼想象为一个装满葡萄的“巨型篮子”,用计算机模拟了大小不同的葡萄颗粒按重力紧密堆叠的三维效果,并记录下“篮子”四个立面上葡萄层叠的数字图像。
外表皮的建造材料为砖。设计团队首先根据上述数字图像,计算出每个砖块的转向角度和搭接关系:四个立面、两万余砖块,无一相同;之后将大楼的四个立面划分为72个小型模块,分别垒砌后整体组装。在这个项目中,高新建造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设计团队研发出自动的砖块粘合与垒砌技术,使砖块贴合间隙更紧密,并能保证每一个砖块按照预设角度与间隔参数进行搭砌。精准的计算和垒砌,使每一块砖在阳光的照射下都呈现出不同的质感与色泽;由机器人操作完成的72个预制模块,组合后呈现出装满葡萄的“巨型篮子”的设计意象,“篮子”四周如织物般柔软、精致,散发出变幻的色彩与光芒。
在室内,由于砖块间角度和孔隙的微妙变化,投射入内的光线斑驳交错,迷离中显现出“葡萄”的抽象光影。每一面墙体,都会随着视角和光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并能隐约看到室外茂密的葡萄园。独特的砖体结构不仅过滤了强烈的阳光,引入了新鲜的空气,还充当了温度缓冲层,营造出葡萄酒酿造所需的柔和、温润与静谧的室内环境。
这个案例看似简单,但通过高新技术手段对自然物象——葡萄的结构、肌理与空间尺度进行概括与强化,使作品于朴素中见精美,于平实中展现出设计者的“大智慧”。
“种”衣服
古往今来,造物活动所需原材料大多取于自然,而创造出产的成品却很少能反哺自然。长期的掠食,使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弥显珍贵。如何使设计活动既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又不会破坏自然环境,已成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英国服装设计师苏珊·李就是这样一位秉承可持续理念的先行者,她设计的时装作品是“种”出来的。
在苏珊·李眼中,通常服装设计中所使用的棉花、皮革、化学纤维等纺织品,都会在生产或加工的工程中消耗过多的能量和资源,并由此引发了寻求服装设计的环保性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想法。在了解了相关生物学知识后,她开始以绿茶、糖以及一些细菌为原料,自己“种”衣服:将糖溶于热茶水,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加入活的微生物、醋酸,静置发酵。经过一段时间,液体中的细菌以糖为养分,逐步产生纤细的纳米纤维——纤维素,纤维素相互粘结后生成具有面料意味的纤维层。当纤维层达到一定厚度时,将水分蒸发、风干后即可获得具有弹性的有机“面料”。
“种”出来的面料可以在风干后进行平面剪裁与缝制,也可以在它还含有水分的时候,覆于立体模具之上直接成型。同时,因为纤维素的吸水力和着色力很强,用植物颜料对这种面料进行染色,也易于获得非常丰富的图案和色彩。
这种“种”衣服的方式,使用的资源非常有限——不消耗有限的土地,不浪费不可再生的能源(如石油、煤炭等),需要的只是茶、糖、细菌以及一些时间。甚至可以用食品加工厂的废弃糖水做培养基,用过之后的衣服可以像普通植物一样自行降解,发酵后的液体仍可回收利用……虽然这种方法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如保暖、透气、防水、抗尘等实用性能,但仍不失为一项独具创新意义的探索。
设计作品不仅要满足当代需求,更要满足后世永续发展的需要——这是设计师必须肩负的道德使命与社会责任。
巨石阵游客服务中心设计的消隐
今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之于自然,不应是索取、征服,而是要尽最大可能地尊重、爱护与回馈。这一理念在设计中的反映,即不再追求作品之雄奇伟岸和亘古永存,而是要努力将设计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小。
巨石阵是世界最著名的远古文明之一,是一项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游客服务中心将为每年上百万的参观者提供票务资讯、零售餐饮、展览陈列等服务。为突显巨石阵的壮观效果及强烈的雕塑感、力量感,游客中心建在巨石阵西部2.4公里外的旷野之中,低调、齐整、轻盈。
设计师将游客中心的展厅、卫生间、教育资讯、会员服务以及餐饮、纪念品零售等分别放置在两个“方盒子”中,上面覆以宽展、轻薄的金属屋顶;售票空间独立位于两个“方盒子”之间,功能完整,路线清晰。支撑屋顶的是211根细长的钢柱,它们如同杂树林般从平台之下自然长出,秀丽挺拔、轻盈坚固,与柔和舒展的屋顶曲面、齐整严谨的“方盒子”以及远处雄伟壮观的巨石形成鲜明对比。建造材料则以本地可回收和可再生的材料为主——甜板栗木材和石灰石,既便于获得也易于降解,以确保建筑的环境敏感度。宽大的屋顶、开放的空间和轻质的结构,增加了室内自然采光并遮蔽掉旷野中过多的阳光,同时让地基深度达到最小,整体建筑能够“轻轻地”坐落在宽敞的平台上。这样在该建筑物被拆除时,可很容易地将现场恢复到初始状态。
这个项目的设计目标,不是“彰显”,而是“消隐”——最大限度地减小人工痕迹与环境的冲突及对自然的伤害和影响,让参观者只“记住了巨石阵,而想不起他们曾经路过的游客中心”。
将设计“消隐”到极致的另一个例子,可谓“林中教堂”。虽名为“林中教堂”,却有“林”无“堂”:作品置于茂密林中,由两根工字钢组成教堂的主体——十字架;侧面的一面矮墙,与十字架等高,传达出“堂”的概念及肃穆气息,并以十字架的光影显现出时间流逝的踪迹;正前方一条与十字架等宽的砌凳,强调了“教堂”的主题。这个教堂,以极简的形态、材料和结构,达成了最为崇高的效果,它与天空土地、花草鸟兽共同感受生命的脉搏与呼吸,以有限的空间和无限的体量传达着神圣威严、肃穆庄重。
设计的“消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消除与隐蔽,而是以最小的代价、在与自然的共鸣中发出人类最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