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
2014-04-29陈兰
陈兰
【摘 要】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找不到高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写,学生逐渐对写作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当前的作文教学必须进行整改,要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来使得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出来,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小学 作文教学 困境 教学手段
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其具有的不定性,因此,作文的教学过程一直都困扰着教育工作者,作文教学也一直处于教学改革的风口浪尖上。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找不到高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写,学生逐渐对写作产生了厌倦的情绪。学生写作时往往感到笔下无物,不知道从何处下笔,有的学生尽管写完了文章,但是文中并没有有力的材料作为支撑,从而使得文章读起来空洞无味,文章中出现的一些素材如“扶老奶奶过马路”“拾金不昧”等这样的内容缺乏新意。这一系列的现状都要求当前的作文教学必须进行整改,要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来使得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出来,从而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唤醒读者意识,激发写作潜能
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渴望自己的观点能够被更多的人知道,之所以当前小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出现障碍,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教育模式所决定的。学生在面对题目的时候,并不能够使得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学生内心对写作也产生恐惧,心里面觉得自己写不好,因此在写的过程中也是应付了事。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有写作的欲望,就需要来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作文是受到许多人喜欢的,要让学生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写作过程,比如把学生的作文拿到课堂上进行班级点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和别的同学的认可,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会有一种责任感,因此在写作的时候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比如在“六一儿童节”到来的时候,就可以在班级里面来组织一场写作文大赛,主要是以“喜欢的卡通形象”为写作内容,小学生对于各种卡通人物都比较熟悉,因此面对题目的时候并没有产生太多的厌倦情绪,而且有着“六一儿童节”的节日的气氛烘托,学生在进行写作的时候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写作,当教师告诉学生写的好的文章将会达到学校里面进行评比的时候,学生的写作势头就更足,这样学生在参与写作过程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负担,而是感觉到一种快乐,学生在这样的情绪调动下,写出来的文章也是高质量的。
二、留心观察生活,激发学生情感
小学生的写作内容都是学生生活中很熟悉的话题,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时候,就需要加强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要抓住学生喜欢的事物,找到学生的敏感兴奋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参与到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之前,要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进行观察,然后在观察之后进行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具体生动的。因此,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在平时的时候中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哪怕只写了一句话、一个词语,这样的一个过程不仅使得学生情感得到了宣泄,而且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又会增加一些新的体会。实际上,记录和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素材积累的过程。教师在安排写作题目的时候也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来进行安排,或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安排,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表达的才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比如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对写作很不敢兴趣,每次交上来的作文都是各种范文拼凑后的结果,但是无意中发现该同学在和别的同学进行聊天的时候对“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就让学生以“喜欢的食物”为话题进行写作,然后很吃惊的发现,学生在交上来的作文《汤圆》中,对于煮汤圆中的各种细节以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过程描写的十分传神,细节描写和到位,然后就鼓励学生接着进行写作,然后学生又在接下来写了自己喜欢的粽子、火锅、鸭脖子等各种各样的有关吃的内容,文章里面都体现了学生对于这些食物的感受,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多次的表扬以后,学生的写作热情就激发了出来,在进行别的题材的文章的写作的时候,学生也能够很快静下心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进行写作,很快写作水平就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
三、培养发散思维,激励学生思考
教师在给学生安排写作题目的时候,不需要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过多的限制,小学生的思维正是最为发散的时期,因此对于事物也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见解,教师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就需要来保护学生的这样一种发散思维,对于学生不同的看法要进行鼓励,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那里得到认可,然后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也能够保持这样的一种写作势头,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比如带学生去参观一次动物园以后,然后让学生写自己去动物园的经历,然后就发现,学生在写作的过程,有的学生写的时候就将自己和动物的对话写了进去,而且在描写动物说话的时候十分生动,学生看到的那些动物都是能够和自己进行交流的,教师面对这样的写作内容的时候并不需要过多的惊讶,学生将整个游动物园的过程写成了童话故事也无可厚非,这都是学生对于世界的感知,并不需要教师过早地告诉学生外界事物的真实样子,学生终究有一天会自己明白,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保护学生这样一种看待事物的态度。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看待事物的发散性思维,而且使得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学生在接下来的写作过程中也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写作,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乔晓娟.叶圣陶写作教学观与当今小学作文教学【D】.苏州大学,2008
【2】汤建英.小学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0
【3】曲霞.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1
【4】徐蓓春. 个性化小学作文教学初探【D】. 华东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