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写作如何避免空话、套话

2014-04-29杨磊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新意美的文章

杨磊

学生并不是不会写作文,只是因为惰性或者是缺少创新精神。不仅社会需要创新,作文同样需要创新。一篇有新意的文章,自然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容易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遇到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教师在鼓励其多读好书,多留心生活的同时,还可以在写作技巧上加以指导。作文要创新,也就是指作文要写出新意,能够发前人之未发。这就要求材料要新鲜,避免老生常谈;构思要新颖,摒弃“八股”样式;语言要有个性,力戒众口一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打破思维樊笼,激励创新作文。

一、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

人们习惯用定向思维来思考问题,看待事情。如果在作文中能采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反弹琵琶,从相反的角度思考,打破常识常规,就是一次很好的创新。比如:“东施效颦”这一成语千百年来一直被人认为是贬义词,就连成语词典中的解释也是“比喻以丑拙学美好”。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对传统的观点进行否定,改变对其讽刺的人为的情感因素。只要抓住关键点:东施努力去仿效美。美的事物谁都喜欢,东施长得丑并不意味着她就没有追求美的权利。东施在对美的追求中没有任何地退缩,她在明白自己不美的情况下追求美丽,任他人评说也不气馁,就算结局不尽人意,但她这种勇敢地面对现实,并努力去改变的精神同样值得我们肯定。从这一角度去写,既有别于传统,令人耳目一新,也抓住了隐藏在材料内部本质的东西。其实还有很多成语故事如“守株待兔”“拔苗助长”等都可以采用发散思维来写,写出文章的新意。但需要注意的是,“逆向”须有“度”,不能走极端,要体现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否则就会有不健康的思想。

二、设立情境,有感而写

著名棋手聂卫平曾说:“是兴趣,引我闯入围棋的世界。”可见,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作文教学中也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写作情感的激发和写作兴趣的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除了来自主观的因素外,还可以通过外部刺激来获得。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挂图、投影、实物、录音、录像、多媒体电脑等手段,形、声、色、视、听结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启发学生深入想象,让学生置身其中,情随景生,“我要说”和“我要写”的表达欲望就会随之而产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不仅能使学生触景生情,有话可说,而且情境本身激起了他们的情致,引发了写作兴趣。只有具备浓厚的感情,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使读者引起情感的共鸣。

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要力求做到人物的身份性格和他的语言相一致,否则就会人人千篇一律,个个异口同声,缺少真情实感。如果一个农村老太太,目不识丁,但说话却是一套一套大道理,这就与其身份不符,读者一看,就觉虚假。尤其是题目开头要有新意。一个精心雕饰的凤头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一开始就造成了“先声夺人”之势,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化用古诗词名句能使文题有新意,如“问君哪得红楼意,中华文化蕴涵深”,这一句就是化用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一诗。这种灵活的化用,使文题简练雅致,既吸引了读者,又彰显了自己丰富的文化底蕴。此外,开头的设计也应有新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头或以设问入题,启人深思;或以倒叙法设置悬念,吊人胃口;或以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或以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先声夺人;或用新颖形象地比喻,震撼读者……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前提是要结合所写的文体特点及文章中心。

四、跳出怪圈,写改结合

作文教学总摆脱不了“老师给题目,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学生看分数”的教学怪圈,“累”了教师,“惯”了学生,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这样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唤起学生的生活回忆,又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修改文章,在改中学习,在改中提高。“文不厌改”“文成于改”,不会修改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自改的兴趣;其次是教给修改方法。按照“三步四字”进行修改训练。“三步”即第一步默读,修改文章的内容,第二步轻声读,修改文章的形式,第三步朗读定稿,从内容到形式全面检查。“四字”即增(增添内容)、删(删减文字)、调(调整顺序)、改(改换词句)。通过过程示范、集体讨论、交换互改、自我修改等方式,让学生对每次作文进行修改,提高作文水平。

“精批细改”,是教师对待学生作文的正确态度。然而很多时候,一些教师常常敷衍了事,用简单、公式化的语言去下评语,或干脆用分数、等级去评定文章的好坏,这样对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采取对话式、研讨式的方法,摒弃等级式、分数式,以人性化的态度去品评,用生态的观点去发现其文章中的闪光点。对话式的作文评语,首先是人的对话,是师生之间凭借学生作品而进行的敞开心扉的心灵交流、情感畅谈和生命对话,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段宝贵而富有的精神历程。作为教师,要与学生的作品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和蔼可亲的学生作品的真心拜读者、欣赏者、分享者,而不是一个严肃无情的指点“江山”的作文“判官”,与学生“同情”、同喜、同忧、同想,与学生交心,提出真诚看法和修改意见。客观地指出学生文章中的优缺点,指点打点,引导学生进行修改。

总之,不管是应试教育的昨天,还是推行全面课改后的今天,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尤其是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只有把作文教学渗透到农村学生平常的生活和日常的学习中中,才能让学生乐写、会写,才能切实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文章例话【D】.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5)

【2】改萍,李守森.教育教学文论汇编【D】.学菀出版社

【3】王庆国.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4】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D】.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新意美的文章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必具独特新意方为真诗
新意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