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粮大户的隐忧

2014-04-29孙亚飞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4年15期
关键词:大户种粮草莓

孙亚飞

近日,央视不断播出种粮大户及新农业主题的节目,明确提出对“种粮大户”这种产业形式的支持,并释放了一条具体信息,即加快土地流转,降低融资难度,做大做强“种粮大户”,这也表明了国家对于农业一贯的支持态度。

与此同时,在北京的郊区,特别是昌平、顺义、平谷、怀柔与大兴,另一种农业形式也在蓬勃发展中,很多农民承包或利用自有的几亩地,开始种起了以草莓为代表的副食。这些农民多数具有较强的种植技术,有能力种植高附加值的作物。

尽管同为新兴的农业模式,这两种模式却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先说京郊的特色种植业,其发展基础显然是因为北京这样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以草莓为例,粗略统计截至2013年全北京的种植园总面积近1万亩,以每年每亩产量5000斤的水平计算,这些草莓园每年可以提供总计

5000万斤的草莓,多数都在北京本地消费。即便如此,春节前后的草莓仍然供不应求。草莓价格的高企也引起了一连串连锁反应,位于小汤山附近的农地租金每亩已涨至7000元以上,草莓园看护人员的薪水达到2500元左右,其他诸如草莓专用肥、草莓苗、地膜等相关生产资料的价格都普遍看涨。不过这并不影响农民们扩张的热情,从2006年到2011年,北京草莓种植面积扩大了五倍。这并非是一种人傻钱多的击鼓传花游戏,据一位刚刚加入草莓种植大军的农民讲,头一年的每亩收益在扣除所有成本之后接近一万元,而那些种植老手们的收益则超过了三万元,这正是很多人趋之若鹜的原因。

种粮大户的特点则在于“大”,动辄成千上万亩的种植面积并非普通人可以完成的任务,尽管很多地区的年租金不足1000元,但如果种上1万亩,那就是1000万,并且需要以现金或粮食的形式付给农民,这对于种粮大户的资金链是很大的挑战。在央视的节目中介绍了不少尝到甜头的种粮大户,有一些实现了每亩1000元左右的收益,但是这其中很大程度依赖国家对农药、化肥及农机相关生产资料的补贴,而扩大种植面积带来的显著成本降低的优势似乎并未体现出来,实际上不少种粮大户甚至表示没怎么赚到钱。另一方面由于土地租金并不高,农民们仅仅通过土地流转解放了劳动力,并未获得可观的收益,这也导致农民们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并不高,需要政策来推动。

显然,造成两种农业形式冰火两重天的一条重要因素在于经济作物与粮食的属性差异。副食的匮乏会影响生活质量,而如果粮食发生了短缺则会引起严重后果,所以国家不得不平抑粮价,利用补贴的方式保障粮食种植者们尚可获得微薄的利润。但深层次的问题似乎还有待解决——我国对粮食种植的补贴并不比诸如美国、巴西等国的比例更低,但为何他们的玉米、大豆漂洋过海万里跋涉之后仍然比我们本土的粮食更便宜呢?

把耕地连成片是很必要的手段,这样原本只能靠人力完成的程序可以用大型机械来替代,降低耕作成本,这也正是“种粮大户”这种农业形式受到关注的根本原因。然而这样一种本该皆大欢喜的农业模式进展得并不顺利,我们是否应该再找找别的原因?

在种粮大户推广的过程中,农机技术一直是被强调的重点,但实际上种地这件事,撇开水利设施不说,还至少需要四种技术的支撑:种子、农药、肥料和农机。农机是最直观的环节,却并非对成本影响最显著。以肥料为例,很早就有统计表明中国在占世界7%的耕地上撒入了约35%的化肥,是其他国家平均施用量的7倍,这一方面是因为施肥技术的落后导致了浪费,但更大的原因是由于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有机质流失,从而引发了恶性循环——想要保证粮食产量就必须逐渐加大化肥的使用量。相对而言,在京郊的特色种植园中,情况则有很大的转变,农民们在草莓种植前半年就准备好了有机肥开始发酵,以保证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此外,很多新兴的肥料技术如腐植酸混合肥也开始在这些种植园中投入使用,化肥施用量可至少减少一半而不造成减产,配合先进的育种技术与除草除虫除菌技术,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了产业的附加值。

可惜的是,这些好的技术都没有能够在种粮大户中推广开。我们在支持种粮大户的发展中,主要着眼于土地流转政策与融资问题,对于技术的关注度则明显缺乏,本应当通过“1+1>2”的公式获得额外的收益,最终发现只不过是把原有的土地机械地连成了一片,这也就难怪农民们对于流转的态度不是那么热情主动了。

更多的问题或许还没有爆发出来,因为投机心态的蠢蠢欲动,有不少加入到种粮大户队伍中的,是对土地只有依稀感情的人,他们多年来或商或政,早已忘记如何种地,如果真的一头扎进去,投入的资本却长期得不到回报,最终的结局又将如何?

猜你喜欢

大户种粮草莓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画画就如种粮
草莓
船祸
技术营销要抓住种植大户的“痛点”
空腹吃草莓
种植大户为什么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