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系也有毕业设计

2014-04-29胡文娟

大学生 2014年16期
关键词:新闻系传播学院渔村

胡文娟

2014年4月29日,深圳大学科技楼内设计精美而又特色鲜明的答辩海报早已摆满走廊大堂。2号报告厅更是座无虚席,连从过道里走过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传播学院新闻系的毕业答辩现场。与上届不同的是,各个毕设小组都成立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在答辩前进行了大力的宣传,每个小组都积攒了自己的“粉丝团”。刘木子和吴圆圆做的关于学生整容整形现状的报道还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的粉丝的现场支持。参加完学生毕业答辩的中山大学的张志安老师说:“今天是一个全媒体时代,新闻人既能在报纸上讲,又能在杂志、微博、微信、视频上讲。用全媒体手段去讲故事,这是我的期待,他们做到了。”

关于新闻系这次毕设,我们采访了新闻系辜晓进教授。

Q:今年深大新闻系的毕业设计中,您最欣赏哪几组?

A:今年新闻系学生的毕设,总体质量都很好,不仅本土意识强,新闻价值高,还体现了较为难得的人文关怀和思辨色彩。我个人更为喜欢的,除了我和黄春平老师指导的《深圳渔村:远去的故乡》外,还有以下几个题材:《生命不可承受之“弃”》,这是以广州“弃婴岛”为圆心发掘的一组关于弃婴的调查报道,现场感强,催人泪下;《垃圾焚烧之惑》,揭示了多个城市垃圾焚烧群体事件背后的深层次矛盾,令人震撼;《用指尖感知人间冷暖——深圳盲人按摩师生存实录》,深刻展示深圳九成盲人以按摩为生的鲜为人知的艰辛生态;《进击的人造美——学生整容整形现状调查》,首次触及深圳大学生整容的社会现象,既饶有趣味,也发人深思。

Q:以自己所带的学生为例,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学生们是如何完成毕设的?

A:我这次指导了两个小组:《深圳渔村:远去的故乡——关于深圳渔村兴衰存亡的新闻调查》和《用指尖感知人间冷暖——深圳盲人按摩师生存实录》。以此次广受关注的《深圳渔村:远去的故乡》为例,小组共有6位成员,全是女生(彭步云、陈晓璇、刘诗颖、林玲玲、李明子、郭家虹)。她们都勤奋好学,动手很早,去年暑假前就自发组成了小组,并希望我做她们的指导老师,我同意了,最终由我和新闻系主任黄春平老师共同指导她们。去年11月初步确定“深圳正在消失的渔村”的主题后,学生就分头开始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于今年元旦过后提出了初步的报道策划。

这是个容量大、难度高的选题,学生们经历过很多次的四处碰壁、一筹莫展和焦虑不安,不止一次地委屈掉泪。几位涉世未深、满脸稚气的靓丽女孩,要赢得偏僻乡野的陌生人的信任,让他们掏心掏肺地接受采访,谈何容易?他们春节也在偏远的乡村与渔民共度,到4月29日答辩前的半个月还在反复修改。报道通过对深圳众多渔村由盛而衰乃至消亡的实地调查,深刻揭示了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与渔业生产、渔民生活、本土文化的剧烈冲突和长期矛盾。

一个毕设能否成功,选题最重要。我常说选题好了,毕设就成功了一半。当初就题材选择, 我们就讨论了一个下午。最后确定了特区渔民,是一位同学在《晶报》实习时参与海岸污染报道受到的启发,但当时主题还不够清晰。如1月7日她们在给我的邮件中,将总标题定为《现代都市渐行渐远:特区最后的渔人群体》。我们觉得这个方向不够准确,“渐行渐远”的不是“现代都市”,而是“渔村”;仅仅针对“渔人”的报道,操作起来会深不下去,更难进行立体的展示。于是改成了《深圳消失的渔村》。

具体稿件的策划也有反复,起初想以年代划分来写,后来又想通过不同渔村来体现,但都很难深刻展示既定的主题,且辅稿只有二三篇。孩子们一度觉得无从下手,采访一大圈后好像走入了死胡同,有一次到我办公室个个愁眉苦脸(大概是2月份吧)。我和黄老师跟大家讨论后,建议以30年来的变化作为主稿,再配以过去的辉煌、渔村消失的原因、渔民生存现状、外来渔人一统天下、渔民文化的传承5篇辅稿,思路一下子清晰了。她们悟性很好。当然,相关主题直到4月初时还在改动,我当时考虑到大标题的容量及与各稿件的重叠,几乎将所有稿件的标题都做了调整,大标题也改成了现在的《深圳渔村:远去的故乡》。

Q:“以全媒体方式报道是今年毕设的一个亮点。”这是您微博上对今年毕设的评价,请您举例解释下。

A:今年的毕设,有约半数小组采用了全媒体或多媒体融合的方式,这确实是一大亮点。如《深圳渔村:远去的故乡》,其最终的成果,是由学生们自己设计编排的承载这组报道的一份36页全彩杂志,从数千分钟拍摄视频中剪辑编导而成的半小时纪录短片,以及长达4个月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实时传播,其与受众的互动贯穿始终。

再如《生命不可承受之“弃”》,不仅有数万字的调查报道,还有视觉冲击力很强的视频呈现,调查过程中学生们还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节目做嘉宾,将调查所得与听众互动。《垃圾焚烧之惑》小组也到多个城市拍摄了大量视频,剪接成颇为震撼的纪录片,大大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

Q:对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深大新闻系一直以来都是要求做毕业设计的吗?深大的新闻系过去的毕设作品中还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

A:是的,新闻系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要求做毕业设计。深大传播学院早就有新闻专业,但直到2009年才正式建立新闻系。因此,新闻方向的毕业设计早已有之,源自深大传播学院早期对广告专业的要求。现任创院院长吴予敏早年向学校申请,将毕设作为本科生毕业考核的重要一环,列入必考项目,得到学校的批准。因此,传播学院毕业设计已坚持多年(包括新闻系、广告系、传播系)。总之,根据深大传播学院的要求,本科毕业生在最后一个学期,不仅要完成个人的研究报告,还要以小组为单位(通常五六个人),以实际应用或理论探索为导向,结合四年所学、专业实习收获和当前理论或实务热点,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制作实施,最终形成一部有实用价值或理论创新的作品,并以PPT形式集体演讲和面向全体老师答辩。作品可能是一部纪录片或剧情片,可能是一个大型策划案,可能是一组深度调查报道,也可能是一篇有较大容量的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每一组毕设都要包含文案、作品、演示PPT三大项。每个小组可以自己选择指导老师。全体老师则要集中起来分别给文案(含作品文本)和答辩表现打分。

毕设是强制性的,意味着学生别无选择。毕设不合格,不论平时成绩如何,结果是“延毕”。从毕设开始,学生们就步入一个艰苦难熬、有时兴奋有时沮丧的复杂时期。在关键时段,不少学生通宵达旦,茶饭不思。指导老师也从此不得安稳,很多次的当面指导,长久的电话交谈,大量的文本阅读;对个别缺乏主动性的小组,还包括督促和鞭策。学生的专业能力、设计态度、所下功夫、毅力韧性以及对老师意见的领悟程度等,决定了最终设计成果的优劣。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毕业设计,确实远比一篇普通论文更能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去年的毕业设计也有不少精彩作品。如:通过对深圳、长沙、珠海三地殡仪馆长达数月的体验式采访完成的大型专题报道《90后入殓师的内心世界》;关于深圳同性恋群体的系列调查报道《不该被遗忘的人群》;关于深圳人与外国人通婚现象的大型调查报道《深圳涉外婚姻三十年》;展示原深圳特区内老城中村消亡的《墙里墙外:湖贝旧村的最后岁月》等。在新闻系成立之前也有一些优秀的新闻毕设,如我前年指导的2008级一个新闻毕设小组,就是帮助深圳广电集团创办一份杂志。学生从市场调研开始,完成了杂志设计、编辑策划、内容采写、图片拍摄、版式编排等全部工作,受到市场欢迎,杂志当期发行五万册。广电集团有关负责人看了答辩后很激动,当场宣布,这5名学生他们全部要了。

Q:对毕业设计这样的改革,您如何看?

A:我觉得,新闻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毕业的收官之战应当进行改革。特别是在当前传统媒体面临深刻变革和新兴媒体成为信息承载的主流的新形势下,新闻教育更要契合实际,面向未来,培养能干能战、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用学生。我认为深大的这一尝试是符合改革的正确方向的,这也是很多同道的共识。

猜你喜欢

新闻系传播学院渔村
小渔村的变迁
意大利五渔村
夏日小渔村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贫困渔村焕发新生机
敢于创新谦逊低调立德树人
小猴的控诉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系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真的不能去新媒体吗?
安徽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科研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