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太康道情戏的腔型分析
2014-04-29郭德华
郭德华
【摘要】腔格是汉民族音乐中的基本单位,在戏曲音乐中,许多定型化的旋律片段的反复运用,即形成了与腔格所指相一致的“腔型”,同一腔型的多次出现使唱腔拥有了鲜明的特色。河南太康道情戏的腔型大致可分为纯四度腔型、大三度腔型、纯四度和大三度综合运用的腔型。
【关键词】太康道情戏;腔格;腔型;民族音乐
“腔格”一词,于会泳认为是“唱腔受一定字调调值的制约而相应形成的音型叫做‘腔格。”王耀华教授认为:“腔格作为汉民族音乐结构中的基本单位……由三个音位组成的三声腔格为基础。”这个概念与沈洽所说是“不同音的组合”是一致的。因此,腔格所表示的意义就成为“最少包括两个音,一般有三个音或四个音组成”。根据这一观点分析,我们对腔格得出的基本定义是:腔格是汉民族音乐中的基本单位,是受一定字调调值的制约而形成有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所构成的音型。一个剧种唱腔的基本腔格,与其旋律形态或者说旋律类型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但腔格通常只限于一个字的行腔,旋律类型则是突破了单字唱词的节律,相对应的可能是一个字,也可能是几个字或者是拖腔过程中的片段和过门的片段,如果这种旋律形态在唱腔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特定风格和可辨识的唱腔片段,即成为该唱腔的特定旋律型。
关于“旋律型”,罗传开先生认为:“旋律型系指定型化的旋律段落。其段落结构类型多样,段落规模大小不一,大的跟全曲规模相等,小的只是由若干音组成的音型或旋律片断。从各自的音乐传统中选出已定型化的旋律段落,并以此作为新旋律的基本组成要素从而构成作品,这是一种依据旋律型的作曲法。”罗氏所指出的“若干音组成的”“定型化的旋律段落”非常接近“腔格”的所指。我们对这个类型化的旋律片段,也以“腔”为定语,即称之为“腔型”。
一、太康道情戏的纯四度腔型
太康道情戏的纯四度腔型是指,一个字的腔所包含腔音的进行在四度以内,纯四度腔型是太康道情戏最常用、最具风格的腔型,太康道情戏的纯四度腔型是只有包含两个腔音的跳进,有两种类型。
“类型一”包括低音sol到中音do和中音do到低音sol两种形式;“类型二”是低音si到中音mi的进行。
道情戏代表剧目《王金豆借粮》中,演员王晓灵演唱的唱段《家住河南太康县》有34句,在整段唱腔中,共有89处纯四度腔型的运用,其中“类型一”共有74处,“类型二”共有15处,所以可以说,纯四度腔型是太康道情戏最具特色的腔型,数目众多的相同腔型,一方面说明道情戏唱腔的板腔体特征,另一方面说明其唱腔具有曲调优美、叙事性强的特点,形成了以四度跳进为特点的旋律进行,其旋律线为:
二、太康道情戏的大三度腔型
太康道情戏的大三度腔型是指一个腔型在大三度以内构成进行。太康道情戏唱腔虽然是以五声音阶为框架的六声或七声音阶构成旋律,但是很少见到像fa、sol、la或sol、la、si或si、la、sol这样的大三度腔型。太康道情戏的大三度腔型主要是do、re、mi和mi、re、do的进行。do、re、mi主要用于唱腔起腔,mi、re、do在句中常用,同时也常作为收腔腔型使用,主要突出唱段的调式特征。这两种大三度腔型在唱腔中比比皆是。如朱锡梅演唱的《王金豆借粮》中的唱腔:
在do、re、mi腔型的运用中,有时根据字调和情绪表达的需要,mi会产生游移现象,从而形成do、re、sol这样的纯五度腔型,常用于起腔,但这个纯五度腔型并不是太康道情戏的最典型腔型,只是do、re、mi的变形。
三、两种腔型的综合运用
太康道情戏在腔型运用方面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虽然该剧种唱腔腔型并不多,但艺人们却巧妙地将最简单的音乐材料组合加以改造,即将纯四度腔型和大三度腔型结合,使原有腔型在结合后形成了一个既与整体唱腔相融合,又有自身特点的“腔韵”。常见的结合是在纯四度腔型之后紧接着用大三度腔型,即低音si、中音mi、re、do的形式(G宫调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之所以我们把太康道情戏称为“小戏”的原因,除了行当、剧本等因素,相对而言,太康道情戏唱腔显得简单而朴实,多次重复使用的腔型形成了“乐曲中最具特性,因而也是最为典型的音调”。即 ,成为太康道情戏的典型“腔韵”,从中似乎还可以感受到民间小调的韵味。由此看来,唱腔的成熟程度、复杂程度和戏剧化程度,是决定戏曲剧种发展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越是复杂化、戏剧化的唱腔,越能满足不同行当的表现需求,也越能满足高度戏剧化、容量较大的剧本的搬演需求,也就越能是该剧种发展成为“大戏”,反之,则形成像太康道情戏这样轻歌曼舞的民间小戏。
参考文献
[1]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专题研究之一[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系1963年油印教材翻印,内部资料.
[2]王耀华.乐韵寻踪·福建南音与汉族音乐结构层次[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淮河流域戏曲音乐实证研究》(2014FYS001)研究成果;亦属“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