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纳斯特拉《克里奥拉舞曲组曲》作品分析与演奏诠释
2014-04-29徐彬
徐彬
【摘要】本文通过对《克里奥拉舞曲组曲》创作及演奏技巧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吉纳斯特拉;作品创作;演奏技巧
吉纳斯特拉是著名的阿根廷作曲家、杰出的音乐活动家。1943年吉纳斯特拉获得美国的古根海姆奖学金。1947年组建“阿根廷作曲家协会”。1958年首次登上茱莉亚演出并在耶鲁大学任教。1962年在拖库尔拖迪泰大学成立拉丁美洲音乐研究所。因此,吉纳斯特拉作品的创作获得民族艺术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一、吉纳斯特拉及其作品创作简介
吉纳斯特拉是20世纪拉丁美洲伟大的作曲家之一,1916年生于阿根廷,逝于1983年。《克里奥拉舞曲组曲》这首作品以一个乐章使用现代技法,而另一个乐章使用传统技法的特点巧妙结合并融一体运用于同一作品中,使各乐章之间呈现出强烈的对峙感。他的音乐作品吸取民间音乐素材,大多都源自南美洲人民的生活与舞蹈,通过对民族舞蹈节奏及旋律等运用,使作品具有阿根廷传统民族音乐特色。他一生创作大量的钢琴作品如:《三部钢琴奏鸣曲》、《南美大草原》、《十二首美洲前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及芭蕾舞剧《南美大牧场》等。
二、吉纳斯特拉《克里奥拉舞曲组曲》作品分析与演奏
《克里奥拉舞曲组曲》又称为“阿根廷乡村舞曲组曲”,作于1946年。克里奥拉是南美洲的少数民族,这是他从早期客观民族主义时期过渡到中期主观民族主义时期的作品。此曲是一首套曲,一共由六个部分组成:五首舞曲——很弱的小柔板、乡村风味的快板、如歌的小快板、平静而富于诗意的、谐谑曲等五首舞曲;终曲——精力充沛的急板。
(一)很弱的小柔板
这是一首柔板慢速舞曲、节奏6/8拍,全曲优美而轻盈,音乐展现悠扬和徐缓的探戈节奏。第(5-8)小节右手旋律声部中其上方音小字二组D音强调突出,使三个声部声音在纵向对比有立体化的和声效果。演奏时双手连接紧密并弹奏出摇曳的节奏感,在弹奏作品PP时应运用左踏板将声音弱化一个层次,仿佛声音从远处飘来的情景。在该曲声音变化处理上由极弱到渐强再到减弱的方式并在音乐连接中运用音后踏板。
(二)乡村风味的快板
这是一首热情奔放的舞曲、节奏6/8拍、C大调,它由两组对比性较强的音乐材料融合而成,此曲每六小节为一分句,形成三个乐段的曲式结构。他的音乐材料以弱起小节进入高声部,运用不和谐的和弦音块完成。弹奏拍奏时将右手贴键平放,强调第一拍、第四拍和弦音并突出乐段的旋律性、舞蹈性来展现奔放的场景。第(7-12)小节右手连续出现切分音,弹奏时强调切分音的律动感。
(三)如歌的小快板
这是一首如歌的小快板,节奏(6/8、5/8)拍,在节拍和韵律上具有优美迷人的旋律。该曲是单三部曲式,以A段乐曲为例:它由重复性的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个乐句是前面的4小节,演奏时右手上方旋律音奏出诗一般的柔和声音。演奏时运用左踏板使音色柔和,通过慢触键的方式强调旋律音的起伏,在一强一弱的对比音色上做到收放自如。第二个乐句(5-9)小节,是一个二声部的卡农乐句。演奏时强调左手中声部大拇指旋律音并弹奏出比右手稍强的卡农乐句,使音乐在横向与纵向对比上旋律线条清晰、音响效果更加明显。在演奏时不仅要注意线条的横向进行,同时还要考虑纵向的配合,这样才能体现出音乐的层次感与和声厚度。他在创作这首作品中大量模仿吉他的音型,左手三连音与右手两音结合并形成切分的舞曲节奏,弹奏左手三连音时强调根音来衬托右手旋律声部。
(四)平静而富于诗意的
它是一首慢速舞曲、节奏6/8拍、a小调,全曲慢板并带有很强的诗意性。第一乐段(1-8)小节以四小节为一乐句,两乐句在声音层次上做音色变化,弹奏时加入两个踏板(弱音踏板与延音踏板)使音乐达到宁静与诗意。第三乐段结构(4+7)小节。第(18-21)小节琶音包含有旋律音,因此弹奏时应强调上方旋律音,犹如竖琴的声音来表达抒情浪漫的画面。乐曲结束从mp--p--pp—ppp运用左踏板做出力度的变化,使音乐达到一片朦胧的音雾并渐渐消失。
(五)谐谑曲
这是一首以西班牙舞曲节奏为主的舞曲、a小调,充满着诙谐、戏剧性。乐曲在节奏上频繁转换如(4/8、5/8、6/8、7/8、3/4)拍,整曲具有典型的南美洲音乐特点。第一乐段从(1-13)小节踏板的运用随着力度的层次变化做出由浅入深的音响效果,音乐的张力从mf--f--ff将音乐推向极强的音乐氛围。第二个乐段(14-23)小节乐曲将(5/8、6/8、7/8、3/4)拍融合在一起,此曲在节拍上多次转换属重复性乐段。弹奏时控制每一小节节拍律动并强调乐曲的重拍,在演奏技巧上手指短促有力快速弹奏使音乐展现拉丁美洲民间舞曲特点。第三乐段(24-36)小节在双手重复音快速交替中快速低触键并连接紧密。第四乐段(37-55)小节为不完全的再现段落,左手每一个和弦用饱满的力度衬托右手强有力的音乐并奏出跳跃奔放的曲调。
(六). 终曲:精力充沛的急板
此曲是一首双手八度练习,终曲节奏感粗狂热烈。吉纳斯特拉这首作品终曲多次运用节奏转换如:(2/8、5/8、6/8、7/8、8/8、1/4、2/4、3/4)拍,给音乐风格造成紧张的效果。第(1-28)小节属于A段。A段运用歌唱性八度旋律,弹奏时应突出八度上方旋律音使音乐优雅流畅。第一乐句(1-8)小节,音乐的起伏与句尾做减弱处理。吉纳斯特拉此曲创作中运用远距离跳跃如:第(8-9)小节十一度平行跳跃、第17小节九度的平行跳跃;第20小节十七度的平行跳跃;第22小节十三度的平行跳跃等。这样的大跨度跳跃技法,无疑展示了吉纳斯特拉在音乐中演奏技法上有独特的风格。从乐谱中可以看出,连续扩张的大跳表现舞蹈演员用肢体自由地跳跃,使音乐的情绪更加强烈。从演奏的角度来说,双手快速找到准确的手指位置有一定难度的,在演奏快速远距离跳跃时手掌与手臂动作减小一些,以便使跳跃的时间力求最短。B 段(47 -55)小节中左手旋律声部和弦用粗狂热烈的力量弹奏并强调左手二分音符和弦重音。第56 小节至结尾是A 乐段的不完全再现,以fff演奏来增加音响效果体现音乐热烈的气氛。第(70 -75)小节以ffff激烈的和弦中结束全曲,使音乐的对比和冲突有巨大的戏剧性,犹如一场充满活力的舞蹈场面。
综上所述,通过对吉纳斯特拉《克里奥拉舞曲组曲》进行分析及演奏诠释,可以发现他的音乐具有独特的节奏特点与炫技的写作手法,同样也具有典型拉丁美洲音乐的独特之处。
参考文献
[1] 张东盾.论吉纳斯特拉《克里奥拉舞曲组曲》的创作与演奏[J].咸宁学院学报,2014 .
[2]王雪.拉丁美洲音乐文化[M].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