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意共生”: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

2014-04-29姜树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17期
关键词:共生言语文本

“共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被定义为:“相依生存,彼此有利。”细揣之,有共存、共建、共荣、共赢之意。“言意共生”的语文教学不仅着眼于“言意兼得”“文意兼得”之意,更落点于“言”“意”的彼此交融、彼此支撑、彼此相长之实。

内容与形式的运动式统一是万物存在发展的本源动力,语文亦然。语文的“内容”与“形式”直指语文的“意”与“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诚然,守住了“运用”,也就守住了语文教育的正道,语言的“运用”是“言”与“意”的运动,是形式与内容的运动式统一。语言从来都是意识的外在显现,从没有离开“言”的“意”,亦没有离开“意”的“言”。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力求让学生往来于“言”与“意”的双向通道中,领略途中风景,体验语文“言”“意”共存共生之妙,从而实现学习语文的高峰体验——“言”“意”的双向新生。

一、“言意共生”,新解了传统的“言意论”

语言在先秦时代就成了各家关注的焦点,成为了各家哲学探讨的话语中心。魏晋时期又掀起了第二轮语言哲学大讨论,并随着儒道合流、玄学兴起和佛学东传,直接影响到中国后世文化的基本格局与走向。[1]“言”“意”论述主要有:以“辞达而已矣”为代表的孔子言意论、以“得意忘言”为代表的庄子言意论,“言尽意”“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构成了中国古代言意观发展的基本框架。

道家强调“得意忘言”。“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在《庄子·外物》篇中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也就是说,言是意的工具和手段,而意是言的目的,目的达到了,工具和手段自然也就不重要了,所以“得意而忘言”。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充分地表达人的复杂思维,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但庄子没有着力对言的强调,来达到获取言外之意的效果。这种否认言对意的直接联系和引导作用,也是有些片面的。

儒家强调“言尽意”。孔子的“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孟子的“知言”说等都属于“言尽意”说。但他们也明显感觉到语言的苍白无力,如孔子的“天何言哉,四时兴焉,万物生焉。”孔子虽然认为“言尽意”很困难,但认为最终还是可以做到言尽意的。“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这就是孔子“辞达”的主张。在孔子看来,“使足志之言能够传播久远”是语言运用的最高境界。从这个角度看,孔子的“辞达”思想是其“言尽意”主张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其本质依然是“言尽意”的思想。

其实,言语要准确表达意思不是那么容易,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一直存在着很多学生口头表达、文字写作水平极低,不会开口、不善表达、不能与人沟通等现象。一个人言语形成的内在通道: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了然于手,其实很难,不可避免会出现信号递减与他物混杂的现象。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云:“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既道出了艺术创造的个性,又说明了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的困难。用语言来表达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语言的痛苦”。世界文豪高尔基在慨叹自己的写作生涯时,也时常讲起诗人纳德松的一句话:“世界上没有比语言的痛苦更强烈的痛苦了”,“很少有诗人不埋怨语言的‘贫乏”。[3]看来语文能力再高的人都出现过语言表达不能尽意的痛苦,每个人都会遇上不可尽之意、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不可抒之情,这说明了“意”远大于“言”,“言”的先天缺陷。

当然,要能准确领会言语之意也是很有困难的。语文教育专家王晓春先生讲理解言语之意要“穿透两层,出入三境”,“两层”就是言语的外层,即语表层,言语的内层,即内蕴层;“三境”就是物境、意境、情境。从文本的语言信息,获得具体的阅读具象,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形成阅读共鸣——感悟、感受、启发。这个由“言”到“意”的过程,言语形式层面的穿透是关键,决定了言语之意理解的达成度。

在儒道言意观的差异中,我们要汲取其精华。“言意共生”语文教学主张从学科使命的高度认识语文教学,研究的落点更多的是对孔子“辞达”思想的认同与发扬,并力求落实于语文教学实践之中。

二、“言意共生”,发展了“言意兼得”观

语文界关注课堂中“言”“意”落实的甚多,很多名家纷纷旗帜鲜明地提出“文意兼得”“言意兼得”等表述微异而实质一致的教学主张。

特级教师江洪春倡导语文教学中的“文意兼得”。他在多部著述中认为:所谓“文意兼得”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内涵,体会思想感情,又要引导学生领悟语言表达的特点、作用、效果,并使其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让学生能够从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有机统一中,感受到语言的力量、语文的魅力。他对自己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30年来概略听到的6000多节课很不满意,认为语文课堂太多的“兴奋过度”“得意忘言”。与其他表现形式,如戏剧、电影等相比较而言,文章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的语言表达,即表达的作用、效果。因此,语文学习既要让学生弄明白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还要弄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其目的、意图是什么。从语文的内容到形式,都要认识得非常到位,并在此基础上去发现课文的深刻、独特之处。

此外,著名特级教师刘仁增提出的“言意兼得”的“语用形”教学主张、特级教师魏星提出的“言语生成性”教学的“言意兼得”教学主张等等,都是对语文教学归真的呼唤。

近几年来,不少人用歌德的一句话来阐释阅读教学的真谛,即那句“内容人人得见,涵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德国19世纪文学大师歌德当初所说的这句话,当然不是专为语文阅读教学而言的。言语表达也是一种艺术,所以当我们细细品味这句话时自有阅读教学的感悟:“内容人人得见”,任何一个过了识字关的人,阅读一篇课文,都会基本理解文本的内容;而“涵义只给有心人得知”,从读懂文本内容到读懂文本内涵,只有关注传达内容的形式的“有心人”才能领会;至于“形式”这个“秘密”常常会成为过眼烟云,熟视无睹。

很长时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的确都在做着把教学重心有意无意地落脚于“得意”层面的事,无论是政治挂帅时期,还是思想转轨时段,抑或在泛人文时代,我们的语文很可怜地被沦为某种“得意”之路。笔者以为,“得意”顶多只能算是阅读教学的一半工程而已,因为语文教育还有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创造语言之重任!

综合当下的语文教学研究,语文界的主流认知已归于“言”“意”落实层面,基本认同了语文课堂重点关注文本“言”“意”的获得。“言意共生”观点的提出,更关注于“言”“意”之间的相互支撑与相互萌生。

“言意共生”中的“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文本中的外在言语形式,它是文本中的骨肉,是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具化为词、句、段、篇的构架方式;二是文本中的内在言语素材,关涉词、句、段、篇的材料内容。“生言”,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言语范式,以利迁移运用,积累言语素材,形成运用组块,阅读产生的“意”,结合自己的理解产生新的“意”,从而通过言语表达而出的过程。

“言意共生”中的“意”,主要是指文本语言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内涵、思想、情感等,它是文本的灵魂。文本中的“意”借助文本中的字、词、句、段、篇,以特有的姿态吸引人,启发人,打动人。“生意”,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批文以入情、批文以入境、缘文来悟道、缘文来体验的过程。

“言”到“意”是理解,是言语输入;“意”到“言”是表达,是言语输出。“言意共生”的教学主张与实践魅力在于由“言”到“意”、由“意”到“言”的“双向通途”中的风景,学生在这样的“双向通道”上提升着言语力,学生的言语生长也自然成为了语文教学中的风景。“言意共生”显然不光关顾落点于“言”与“意”的获得,更着眼于获得的过程,笔者以为,这是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更为实质的生长过程,是语文教学本真追求道路上迈出的又一“有质”的新步伐。

三、“言意共生”,捍卫了语文教学本质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言意共生”中的“共生”就是相互生成,相互发展,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就是语文的运用。因此,“言意共生”捍卫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可谓“遵路识斯真”。

“言意共生”,是“语文”的本有之义。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三次为语文正名,其中最后一次正名说得最明白,他在1980年全国小学语文学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中指出:“语文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二者手段不同,其实一回事。”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方面的本领要学: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听别人说的话,读别人写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表达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听说读写四种本领中无论哪一种都是“言”与“意”的主体间的运动。

“言意共生”,是“课标”的实践之魂。“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反复聚焦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话题进行陈述。“运用”当然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本身也在运用个体的言语能力,“理解”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如果不突出“运用”,就不能突出语文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理解”,不仅仅是文本内容、内涵、思想、精神,更在于理解文本、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这样,“理解”就隐含在“运用”之中了,成了运用的应有之义。这里的“理解”也好,“运用”也好,都在叙说着“言”“意”之间的往来。

“言意共生”,是“土生土长”的母语教育。母语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学习母语的过程,不仅是掌握母语的规律与运用,同时也是在接受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染的过程。诚如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洪堡特所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及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4]所以,学习语文简单说,就是学好中文,说好中国话,用好中国字,用中国人的方式学好汉语。语文课堂中,学生面对的语言是承载着丰富的人文信息的“言语成品”,它以多种形态在不同空间存在着,在头脑里,它是人“心里的话”;在口头上,它是人发出的有声语言;在笔下,它是人写在纸上的无声的文字作品。[5]有人说,语文,就是语言之“纹”,就是语言印迹、印记,这“纹”就是民族之“纹理”,民族的血液,民族的基因。所以,学习母语就是在生成“言”“意”。“言”,是母语话语内容及方式;“意”,是母语裹挟着的精神——民族的“纹理”“印迹”“印记”。

“言意共生”,当然是形式的学习与内容的理解“两不误”的。形式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内容的理解可以丰厚学生的精神积淀,二者相互关联,相互融合,在提升言语能力的同时打好“精神的底子”。言语活动的优化,是达成“言语运用”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因为言语能力是骨肉,生长“骨肉”的同时也在生长着“教养”(“教育”与“修养”)。

四、“言意共生”,把脉了语文学习规律

经达半个多世纪的反复探索与徘徊,语文终究认清了自己的言意本体地位和言意传统,开始走上了重归传统的“言”“意”学习之路。

李维鼎教授在《语文言意论》一书中,从浩如烟海的古文论中明晰了言与意的本体范畴,提出了“差异:言意转化的动因”这一观点。他认为,思维和语言存在着种种不同步、不一致的现象。换言之,就是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异”引起了转换,并带来了转换的复杂性。他还分析了“语言的痛苦”现象,“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说的是人的语言的“能指”有限,所以才会出现我们在话语时的不断修正、调试,最后还要靠我们的手势、表情等一系列的体态语辅助再作出补充。正如《毛诗序》中所语:“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语言的痛苦”正说明言与意的差异性、不同步性。因为有了差异,有了不同步,就形成了转化的势能,于是“言”才能生“意”,“意”才能生“言”。

语文的学习,终离不开形式与内容。“内容作为说者的思想或情感,并不是赤裸裸的‘非形式的东西,在用形式把它生成之前,无所谓内容,有的只是一种表达的‘意向,这种表达只有受到意识的充分注意,言语主体把握了相关语词,才标志着形式和内容的一同诞生。”(洪堡特语)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内容也不可能先于形式而存在。换言之,情感和思想的形式往往就依附在语言的形式之上。所以,语言的实质直指文本情感和思想的实质,学习语文怎可能离开“言”与“意”,在“言”“意”之间“偏心袒护”、此消彼长呢?

从语文课程的表现主体来看,主要是言语作品,言语作品是教学内容的主体,教材主要呈现的是一篇篇“课文”,大多是题材文质兼美与体裁丰富多样的“文章”;从语文课堂活动的主要形式来看,主要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课外活动主要也是听说读写)。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其实质就是“言”“意”不断转换共生的过程。“听”与“读”的过程实质就是由言到意的转换过程,也是言语的理解过程;反之,“说”与“写”的过程实质就是由意到言的转换过程,也是言语的生成过程。其实,学生面对的各种文本(教材)都是以一个最佳的表达姿态“走来”,并呈现在每位读者(学习者)面前的,而那个最佳表达形式就是文本的可贵可学之处。在西方接受美学思想中,它更强调文本的表达形式对读者头脑中有效意义形成的直接影响。“言意共生”的语文课堂,必然是文本理解和表达方式的“双向生成”。

五、“言意共生”,提升了个体生命质量

言语作品意味的准确、灵敏、细腻的感受力来源于读者的知识积淀和生活经验,现实生活的感悟、表达取决于“言”(表达)的能力。显然,言语、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就是生活的附体,“言意共生”语文教学取向必然指向高质量的语文生活。

特级教师、文学评论家汪政先生颇为认可这样的语文观,他曾在2011年江苏省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班上谈及语文教育的宗旨时这样阐述:每个人受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更好的生活。事实上,一个人在说话写作,他就在用语言与别人交际,表达自我,他实际上就在生活。一个人看见一朵花就笑了,心中顿时涌起关于花美的描述,这是什么?语文的敏感。一个人听到别人的话语,愁上心来,这是什么?诗意的感觉。一个人能言善道,很可能成为一位成功的生意人,凭的是什么?言语的表达。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生活中,一个人能说出得体的话、高质量的话、准确表达内心的话,能捕捉到别人的话,捕捉到说话的时机……都是高质量的语文生活的表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文生活,语文教育某种程度上就是要让所学者过上幸福的高质量的语文生活。这应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如何衡量一个人语文生活的幸福度?比如,是否有阅读与聆听、思考与表达的欲望?能否在阅读中获得快感?对文本言语或者交际场中的言语把握是否敏感?能否迅速、准确地接受与表达,准确性、感染力、丰富度如何?在语文活动中能否实现自我,感觉快乐?这些都是语文生活的幸福维度,语文生活中有无“高峰体验”就是幸福与否的表征。

事实上,一个人的“言意共生”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生活是在交流中实现意义的,要实现交流无非是听得懂与说得出。听得懂与说得出的水平其实就是一个人的“言意共生”的语文能力水平。一个字、一个词的本义、引申义、古籍典故义、言语的修辞……这些都属语文知识范畴,就是这些知识块影响着交流的顺畅。从理解层面看,比如我们看到“早晨的太阳”不仅仅就是天上那个太阳,应该还想到少年、希望……看到“落叶”,我们能感觉到的可能还有人生无常,人生的寂寞、消极情绪……从表达层面看,比如很多人有博客或网名,他们喜欢给自己起一个很喜欢的博客名,其实都传达出自身的文化内涵,“一枝梅”“风过无痕”“那江烟花”“逆风蝶”“听荷”“雨中听荷”……每一个网名都传达着一种生活心境,一种生活志趣,一种生活品味。

“言意共生”的能力高低直接决定着生活质量的高低。“言意共生”语文能力的提升,能让一个人得以充分运用自己的语文知识,更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话语,更好地体会作品的言语形式;也能让一个人用上自己最恰当的言语内容及方式,更好地表达出意思或心愿。

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生活是“言”“意”共生的根基,“言”“意”共生又是更高质量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茁.言、象、意关系新论——从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解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1).

[2]张恩普.儒道言意之辨与中古文论言意理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3]高尔基.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88.

[4]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2.

[5]成尚荣.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

(姜树华,如皋市白蒲小学,226511)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共生言语文本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