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该有属于校园的宁静
2014-04-29沈茂德
不知何时起,有的校长陷入了极度功利的浮躁中,他们不再相信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不再相信学校的发展需要时间的积累,喜欢用“膨大剂”,热衷于“包装”。于是,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背诵几段名言,谓之“教育思想”,泊来一些异域行为,谓之“教育创新”。学校的优质发展真的靠这样来推动?教育,真的就如此简单?
更值得警觉的是,倘一校之长走入了价值追求偏离、思维浮躁的境地,他一定是一叶障目,不再平和,他的眼睛不再关注学生,他的时间不再属于校园,他的行为也远离了真正的教育实践。当他在叙事的时候,讲的“故事”,校园内其实并不存在。
在我看来,学校就是学校,应该保持一种校园特有的安静,有校园特有的书香气息。校长,更应该像坚守巴甫雷什中学52年的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才可能出真正的思想。
浸润教育30多年,我对学校有着深深的眷恋。参加“校长峰会”,静静聆听一些校长的实践交流,常有顿悟之感。他们依然坚信:教育是朴素的。他们始终坚守教育信念,尊重教育规律,通过长期的实践,在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方式等方面屡有建树。也常冷静地审视教育浪潮中的某些“创新行为”,看到某些功利校长的“说事”和“表演”,忧心忡忡。××教育、××模式、××典范,犹如雨后春笋,但常态的课程、常态的课堂、常态的管理,似乎依然“涛声依旧”。
教育究竟是什么?学校是什么?学生是什么?学习是什么?校长是什么?教师是什么?每每静下来,常会扪心自问:我们的方向正确吗?
有很多关于学校、学生、学习的书面诠释,但我总觉得语焉未详,当我阅读到林语堂先生的有关叙述时,豁然开朗。他说:“学校应如同一片森林,学生应犹如猴子一般在其间自由跳跃,任意摘吃各种营养丰富的坚果。”的确,学校应如一片森林(有各种各样的课程,而非统一的标准课程),学生应如一群调皮的猴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学习犹如猴子在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自主性,选择性)。
没有创新,社会就没有进步。但何为创新,如何创新,这就有一个方向和方法的问题了。值得警觉的是,倘若教育创新只是产生许多大而又大、泛泛而谈的“理念”,却没有真实的行为,它就成了忽悠;倘若创新只出现在领导视察、检查验收时,它就成了表演。如果这类“创新”成为一些校长的思维习惯和“学校发展”的技巧时,其危害必然严重而深远。
几次外访,我曾走进剑桥、牛津、洪堡、杜克、新加坡国立等著名大学,常会有一种感动、感染,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喷涌。慢慢地行走在世界顶尖大学的校园,细细聆听一些学者的介绍,丝丝缕缕又无处不在的“大学气息”直沁心脾。
这些大学没有校门,汽车就停靠在教学楼、图书馆门前,但决没有国内某些大学的嘈杂、松散、浮躁,所有的人似乎都专注在学习、探究之中。我由衷地感慨,如果学生踏进这样的地方,一定会有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纯粹,一定会内心宁静安详,年轻的心决不可能躁动彷徨。我相信这样一句话:“千里马不是伯乐发现的,而是自己跑出来的。”如果说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情景中全部学习生活的总和”,那么,学校最重要的就是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供选择的课程。
当我们呼唤诺贝尔奖,当我们期盼拔尖创新人才成批涌现时,教育应该重视什么?应该如何着力?我无法回答。但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在日益喧嚣的现代化进程中,高水平的大学不仅需要有巨资投入,有气派的现代大学城,不仅需要高薪引进高端人才,最基础、最重要的,可能更应该是营造一种宁静,每一个人都应有宁心静气的品质和发现、探究的学术坚持。
大学如此,中学,尤其是高中也应如此吧。
(沈茂德,江苏省天一中学,214100)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