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知识重难点突破
2014-04-29高慧华
高慧华
摘要:物理难学是共性问题,难点的形成原因很多。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及学生的特点,适当调整,用易于理解、掌握的方法讲解分析,以便突破知识的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知识重点难点;突破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物质基本结构的一门学科,它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石。学好物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的其它学科将有很大的帮助。物理中有些概念和规律,学生往往缺乏“亲身体验”和“亲眼所见”而持怀疑态度,这样就会形成知识难点。如在讲电磁学时,对于磁场的存在,讲电学时电流的存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其存在持怀疑态度。而学生普遍感觉物理难学,觉得“物理概念越学越多,定律、定理越学越乱,题目越做越难”,若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消除学生学习的障碍,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物理,会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去探索物理这个美妙的世界,从而为学好物理奠定基础并提供保证。
一、知识准备不足
学习新知识时要有许多基础知识的,可是有些基础知识学生从来没有学过,例如初二学生在学习电压时,由于学生没有基础,很难理解。很多学生会提出到底什么是电压的问题,在学生中会形成难学的印象,这样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针对知识准备不足造成的难点,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讲一些有关的预备知识,用最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传授,切忌不要生搬硬套,使学生心理上产生负担,例如学习电压时采用类比的方法,用水压来类比电压,这样学生会由水压联想到电压,就不再会有难学、难于接受的感觉。
二、日常形成的思维定势带来的影响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生活经验和体验,在学习物理时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于所讲的知识会感到难于理解,简直不可思议。例如:在讲人提着一桶水沿水平路面行走时不做功之前,对功严格定义,关键词要重点突出,强调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而提着水桶沿水平路面行走,这种情况虽然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但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人无论走多远都不做功;在讲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时,多数学生都会有推力小于阻力的错误结论,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情况来分析,木箱没推动说明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而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推力和阻力一定大小相等;如果学生还不能理解,也可以逆向思考,如果推力小于阻力,木箱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假如推力向东,由于阻力大于推力,那么木箱将会向西运动,这时我们不用再讲,学生自己也会认识到真的错了。
再如:人用力推大木箱,虽然很用力,但没推动,多数学生会认为是推力小于阻力造成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推力等于阻力的,这样的情形很多,学生理解的不好,便会产生物理太难的感觉。针对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老师在讲解知识时,要注意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思维规律,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突破这些难点。例如在讲人提着一桶水沿水平路面行走时不做功之前,对功要严格定义,关键词要重点突出,强调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而提着水桶沿水平路面行走,这种情况虽然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但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所以人无论走多远都不做功。
三、概念相似,形式相似,会让学生产生模糊的认识
相似的公式要理解意义,每一个物理公式表示一个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不仅仅是字母的单纯关系,如:P=ρ1gh表示密度为ρ1,深度为h的液体产生的压强;F=ρ2gV则表示物体浸在密度为ρ2的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为V时,物体受到的浮力。P=P/S表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即压强;而W=F.S则表示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即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才能使学生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记住公式,不再混淆 。
四、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直观性较差,思维过程复杂,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造成的难点
物理中有些概念和规律,学生往往缺乏“亲身体验”和“亲眼所见”而持怀疑态度,这样就会形成知识难点。如在讲电磁学时,对于磁场的存在,讲电学时电流的存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其存在持怀疑态度。针对这种情形,我们可以利用实验的直观性,来增强规律和概念的可信度。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是否真正存在,通过实验,把几个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让小磁针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后,便会看到小磁针静止时,南北极方向发生偏转,不再指向原来的南北方向,而且有一定的规则。学生看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没有条形磁体时,小磁针自由转动以后,总是南极指南,北极指北,现在情况不同,说明小磁针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一定是条形磁体产生的作用,它们之间的作用便是通过磁场产生的。这样学生才会打消怀疑,这样用实验的直观性可以突破知识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不适合,教学要求的不当,同样会增加物理知识的难点
初中阶段所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知识,多数只是简单介绍,并不是严格的定义。例如:教材中对于电流只是简单地说说,有电流通过灯时,灯会发光,没有电流通过时,灯会熄灭;对于电压则是: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电压是使电路中的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初中学生刚学物理,对很多内容都只是初步了解,针对这样的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重点应在引导学生猜想,引导学生探究,进一步由探究而掌握现象、规律,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把要求掌握的内容学好,切勿感情用事,认为初中物理内容简单,胡乱增加一些不合乎学生实际情况的内容,使学生感到物理难学,以致于厌学物理。
综上所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难点形成的原因,及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情况,适当调整,灵活掌握,切不可生搬硬套,用最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的方法,去讲解、分析,以便突破物理知识的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
参考文献:
[1]王蕊;李燕临;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物理教学难点[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10期
[2]梁贵生;物理教学难点释疑方法[J];科学之友(B版);2007年07期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三庙前中心学校3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