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

2014-04-29张海琼

时代金融 2014年18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建设

张海琼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生产生活经营的各个领域。事实证明,有效而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给组织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越来越宽泛,拥有的资金存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才能使公共资金得到有效的运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建设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重新建立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模式正在发生转变,单位经营活动涉及范围越来越广,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却相对薄弱。这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更为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仅可以规范相关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还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有效顺利的进行,同时也保障各类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首先,内部控制意识处于薄弱地位,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我国的内控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内部控制相关的理论知识,以至于很多单位的领导未充分认识到内控对行政事业单位高效运作的重要性,很多人仅仅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制定一些相应的准则规则,从而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缺乏实质性了解。此外,还有一些单位领导认为内部控制管理是会计部门的职责,所以把责任推到会计人员身上的情况时常发生。

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缺乏执行力,我国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却没有真正严格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内部控制制度如同虚设,对单位没有太大意义而言;部分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还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内控制度实施效果不明显;还有一些事业单位根本没有建立全面内部控制制度。

再者,会计控制系统文化处于劣势。会计基础的薄弱直接引发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不完整;会计核算方式的不合理,对于单位的会计凭证而言,单位没有进行合规管理,这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无法落实;单位一些会计工作的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不论是道德还是专业知识能力,都亟待提高,这也影响了会计控制的有效执行。

最后,内控信息系统控制有待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但是由于人员混杂,再加上人员缺乏,经常出现经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兼任、混岗等现象。此外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仍未建立单位业务办理和行政审批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不仅既浪费了资源,也很难实现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2010年年末,财政部在其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积极的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的工作,然而,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事业单位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而事业单位只有跟上时代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职能。然而,一些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却亘古不变,跟不上时代经济发展变化,仍采用原有计划经济下的机构设置。很多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低下,管理层人员众多,导致的机构臃肿,内部控制很难有效实施。

第二,内部审计工作未收到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和工作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比如说,审计单位缺乏独立性,单位一些审计人员是有单位的会计人员担任,这导致了人员分工不明确,在事务处理上有一定的利益相关性。单位的监督职能很难正确的开展。此外,单位内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能力较差,很难适应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

第三,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较为滞后。文化是一个企业和团体组织的核心,拥有一个先进的文化管理模式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有些事业单位虽然运营多年,但并没有形成具体的文化建设机制。一个单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文化氛围,没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人员创新精神,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会逐渐地被淘汰。一些事业单位不关注员工个人发展,未建立文化建设机制,使得员工不为提高业务技术和自身素质而努力,从而在单位内部形成一种消极、懒散、落后的文化氛围,严重影响内部控制环境。更有甚者,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仅能从事简单的会计核算,不具备组织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能力,不能承担相应的内部控制职责,导致一些重要岗位用人失察,甚至违规操作。

第四,内控意识不够,单位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一些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和体系是意义不大的,还有一些人直接将内部控制制度误认做财务制度,把单位的内部控制职能交由财务部门负责。另外,本应在内部控制制度在业务经办过程中的监督作用未能得到发挥,造成了单位防范风险的缺失,从而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的现状。

第五,单位监督机制有待健全,目前情况而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运行各个环节没有实施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在业务经办过程中的监督作用仍未被重视,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的考核流于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单位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

(二)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第一,合理设置组织机构。有组织的个体可以事业实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需要。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合理地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为正确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各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经营管理,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层级人员,设置实际需要的内部机构,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的管理职能效率,减少单位机构冗杂和效率低下的现象,促使单位内控制度高效的实施。

第二,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审计工作是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主要手段,工作的检查、监督、和评价需要审计来贯彻实施。审计工作的展开需要专门的审计机构,并且地位应该优于其他部门,使其保持独立地位和相应的权威。事业单位还要配备具有胜任能力的内部审计人员,并保证其独立性,使其在执行工作过程中不受其他各部门利益的干扰,从而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本单位各项管理水平。

第三,加强事业单位文化建设。事业单位的控制环境,包括了全体员工在进行业务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价值目标等文化的各个方面。事业单位的控制活动要依靠控制环境的掌控,事业单位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也得依赖于控制环境。在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好的控制环境会引导一个好的内控。在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方面,管理人员应当向员工有意识的引导本单位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给员工们营造一个积极地文化氛围。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推动单位的更好更快发展。

第四,强化单位内部控制意识,健全内控制度体系,应对单位人员进行内部控制理论知识的培训,使员工其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单位的会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在一些领域,明确内部控制的重点以及控制目标,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结构。比如说单位部门预算管理、发票的报销,资金往来拨付。同时,有效划分各部门的责任,逐步完善工作人员职责,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力。

第五,完善会计基础工作与部门预算制度的完善,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事业单位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并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以及合理分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为事业单位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纪律作风好、综合能力高的财务管理队伍。积极实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杜绝违法行为出现。

第六,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随着社会计算机的发展,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已实行办公自动化,因此,建立一个标准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至关重要,把业务活动和行政审批流程嵌入信息管理系统中,并对业务权限进行设置,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使得单位职能岗位的业务经办与授权审批相分离,是不相容岗位相互牵制,从而减少人为因素以及违规现象的发生。

四、结束语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还处于薄弱阶段,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建设是实现事业单位高效经营管理的目标,为了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单位员工及其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单位的经营管理效率,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已刻不容缓。内部控制的管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健全有效的内控体系,从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办事效率,提升事业单位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晶晶.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之思考[J].会计之友,2014(6).

[2]赵淼波.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建设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