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清官修之书(一)

2014-04-29帝言

艺术品鉴 2014年2期
关键词:类书字书词典

帝言

早在孔子时代,书籍编纂即有官私之分。由于私修仅凭个人决断,容易触及统治阶级利益,所以统治阶级重视官修。随着封建皇权专制不断强化,帝王对于书籍编纂的干预逐渐加强,因此清代“钦定”书籍的数量居历代之首,尤以康、雍、乾三朝为最。

清廷修书,既注重整理古籍,又不断纂修新书。书籍体裁多仿从历史传统,又根据本朝情况加以变通和拓展。清代的文献基础据历代之冠,可供撷取的内容较明修《永乐大典》时又增加许多,加上皇帝大力提倡,因而产生了很多总汇性的巨著。

官修书籍的权威性和示范作用,对当时的学术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清代由此成为“目录、版本、校勘、辑佚、编纂、考证等全面开花、硕果累累”的时代。

一、类书的巅峰

类书是辑录各种书籍中的片断资料、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别编排,以便检索的工具书。清廷编纂的类书,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门性的,皆以征引弘富见长。

(一)综合性类书

二、字书

清统治者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发展民族历史文化,编纂了大量满文、蒙文和其他文字的字书、词书。相继完成两体、三体、四体、五体《清文鉴》,和《钦定清汉对音字式》、《实录内摘出旧清语》等大量规范性词书的编纂,使民族语文的发展进入到较高阶段。

《古今图书集成》

一万卷 目录四十卷/(清)陈梦雷等初纂 蒋廷锡等续纂

清雍正四年(1726)内府铜活字印本

现存最大的综合性类书。全书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和经济六汇编,下分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每部之下再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等项依次叙述。征引各类古书约二万五千余卷,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知识门类,达一亿六千万字。编排科学,图文并茂,分装为五千零二十册。

《塞外花卉图》卷

(清)蒋廷锡绘 绢本 设色

纵38厘米 横51.2厘米

蒋廷锡擅绘花鸟,能于工致的法度中显示出意笔的风采,是康、雍时期重要的词臣画家。此图卷是他三十六岁所作写生花卉,生动地刻画了塞外六十六种各色花草,在创作上通过物象空间高低位置的错落、墨与色浓淡深浅的变化,以及精妙细绘不同笔法的运用,巧妙地将本是各自独立,不相连贯的物象有机地集合成富有节奏的整体,从而在纵情挥洒的笔墨间,显示出较强的构图能力。

《行书五言联》

(清)蒋廷锡书 纸本

纵125厘米 横27厘米

蒋廷锡(1669 ~ 1732),字扬孙,号西谷、南沙、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赐进士,授编修,官至大学士。后经历坎坷。康熙三十八年(1699)进诚亲王胤祉府,为其词臣。他博学广识、精于典章。雍正年奉敕为《古今图书集成》总裁、续纂《大清会典》副总裁和《圣祖仁皇帝实录》总裁。雍正帝即位,因皇位之争,受胤祉牵连流戍黑龙江。乾隆六年(1741)卒于戍所。著有《青桐集》、《秋风集》等多部诗文集。

蒋廷锡深厚的文化修养还体现在其工书善画,是清代著名画家。其作品工率兼出,气韵超逸,因此深得乾隆帝喜爱,故多藏于宫中。绘画传世真迹不多,书法更为少见。此幅对联用笔苍劲,风神生动,是少有的书法佳作。

《骈字类编》

二百四十卷/(清)沈宗敬等编

清雍正六年(1728)内府刻本

骈字,即有二字组成的联绵字。本书限收骈字中的“典雅”之词,以词头字义排比,故名《骈字类编》。词条按名物分为天地、时令、山水、居处、珍宝、数目、方隅、彩色、器物、草木、鸟兽、虫鱼二十门。又补遗人事一门。各门以类编次,并以各词目首字为标,共归纳首标一千六百零四字,隶属其下,每条词目均详注出处,引书注篇名,引诗文词句必详注作者、题目,一题而数首者,必注其第几首。引用材料按经、史、子、集次序排列。是书体例与《佩文韵府》同,但与《佩文韵府》齐尾字不同,均齐首字。图中序文为雍正帝之“御笔”。

《佩文韵府》

一百六卷/(清)蔡升元等辑 张玉书等编

清乾隆年内府朱墨精抄袖珍本

版框纵12.1厘米 横8.8厘米

全书据元阴时夫《韵府群玉》及明凌稚隆《五车韵瑞》等书为基础,并博考群书增补而成。“佩文”为康熙皇帝的书斋名,故命名为《佩文韵府》。

语词性类书。康熙以元阴时夫《韵府群玉》、明凌稚隆《五车韵瑞》等书引据未详,命廷臣考群书增补,钦定成书。全书共收一万零二百五十二字。首标韵藻,其下自二字至六字,以经、史、子、集为序,而列人名于后,次附对语摘句。

是书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惟编制不够严谨,引书不注出处,引诗不标题目,且所用资料都系辗转抄录而来,因而错误较多。但因其资料较多,仍可供参考。

《渊鉴类函》

四百五十卷 目录四卷/(清)张英等辑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

扬州诗局刻本

版框纵17.3厘米 横11.7厘米

明俞安期编有《唐类函》,康熙帝以其所收诗文、故事仅限唐初,故命大学士张英总领其事,摭取《太平御览》、《玉海》等十七种类书及总集、子史稗编等明嘉靖以前古籍,依《唐类函》体例,增其所无,详其所略。康熙十六年(1677)辑合增编成帙。内容分天、地、岁时、帝王等四十五部,部下分二千五百三十六类,次列典故、对偶、摘句、诗文等。是书资料丰富精审,皆注出处,是检索唐宋以至明嘉靖的典故、词藻及其源流的工具书。

《分类字锦》

六十四卷/(清)何焯、陈鹏年等纂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内府刻本

版框纵18.8厘米 横12.5厘米

是书采集古籍中的“丽词雅语”,内容分天文、节令、地理、山水、帝后等四十门,门下又析为六百十八卷,每类词语又分为“成对”及“备用”二属。各属词语按字数顺序排列。各条词语均详引原书于条下,首列出典,次列例句,连篇累牍,集成巨帙,体例详明。便于读者作诗填词、联句、著文时选用。

早在孔子时代,书籍编纂即有官私之分。由于私修仅凭个人决断,容易触及统治阶级利益,所以统治阶级重视官修。随着封建皇权专制不断强化,帝王对于书籍编纂的干预逐渐加强,因此清代“钦定”书籍的数量居历代之首,尤以康、雍、乾三朝为最。

清廷修书,既注重整理古籍,又不断纂修新书。书籍体裁多仿从历史传统,又根据本朝情况加以变通和拓展。清代的文献基础据历代之冠,可供撷取的内容较明修《永乐大典》时又增加许多,加上皇帝大力提倡,因而产生了很多总汇性的巨著。

官修书籍的权威性和示范作用,对当时的学术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清代由此成为“目录、版本、校勘、辑佚、编纂、考证等全面开花、硕果累累”的时代。

一、类书的巅峰

类书是辑录各种书籍中的片断资料、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别编排,以便检索的工具书。清廷编纂的类书,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门性的,皆以征引弘富见长。

(一)综合性类书

二、字书

清统治者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也注重发展民族历史文化,编纂了大量满文、蒙文和其他文字的字书、词书。相继完成两体、三体、四体、五体《清文鉴》,和《钦定清汉对音字式》、《实录内摘出旧清语》等大量规范性词书的编纂,使民族语文的发展进入到较高阶段。

《康熙字典》

四十二卷/(清)张玉书等纂

清康熙年内府朱墨精抄本

版框纵18厘米 横11.7厘米

清圣祖玄烨以为清初通行的明代梅膺祚的《字汇》疏舛、张自烈的《正字通》芜杂,遂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立编书机构,命大学士张玉书等多人编纂字书,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成书,共收入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由康熙帝钦定书名《字典》,因其系康熙亲自主持编纂,故后人通称为《康熙字典》。它是我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工具书,也是集历代字书之大成的古代官修字典,但其中也存在若干错误。

《御制五体清文鉴》

三十六卷/(清高宗)弘历敕纂

清乾隆年内府精写本

版框纵34厘米 横19厘米

该词典是一部满藏蒙维汉合璧词典,此书系《御制清文鉴》基础上逐渐增加蒙文、汉文、藏文、维文等而成的清代第六部官修“分类词典”。该词典由“正编”、“补编”等组成。约收一万九百余组满藏蒙维汉文对照词语条目,词汇量最丰富,是一部满藏蒙维汉语互译及研究清代满藏维语语言学最珍贵的资料,在清代满蒙文语言文化及词典编纂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实录内摘出旧清语》

十四卷/(清)傅恒等编

清乾隆年武英殿刻本

版框纵20.1厘米 横13.8厘米

又名《实录内择出旧清语》、《旧清语》等。该词典是满文注解词典,摘录解说清前三朝《清实录》内出现的疑难满语词语,主要从清太祖、太宗、世祖三朝皇帝《实录》中选出意义转变较大、早期口语成分或具有习惯用法的古旧满语词语,按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排,用乾隆时期经过规范的新清语加以解释。正文每门首字满文词语,下列满文注解。全书共四百十一页,收录八百四十条旧满语词汇,是一部小型“时序词典”。该词典虽词汇量最少,但是为满洲语言文化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

《满蒙藏嘉戎维语五体字书》

不分卷/(清)佚名辑

满蒙藏嘉戎维语合璧写本

版框纵2.8厘米 横13.6厘米

又名《五体字书》。主要收录以名词为主的单词、“奏折成语”、日常用语等,全书共三百七十八页,大约收录七百四十六组满蒙藏嘉戎维语对照词语条目。是一部小型“无序词典”,该词典词汇量虽少,但是清代唯一一部满、蒙、藏、嘉戎、维语五体合璧词典。是满蒙藏嘉戎维语的互译及满洲、蒙古、藏族、维吾尔族各语言文化研究不可缺少的资料。该词典流传不广,只有一部清写本流传于世。

《和素像》

(清)佚名绘

绢本 设色 纵159.2厘米 横115厘米

和素,清康熙年间满洲人。字存斋,姓完颜氏,阿什坦之子。隶内务府满洲镶黄旗,累官内阁侍读学士,御试清文第一,赐巴克什号,充皇子师傅,翻书房总裁,博览群书,通晓满汉两种文字,精于翻译。译有《左传》、《黄石公素经》、《菜根谭》、《琴谱》、《三国志》、《西厢记》、《金瓶梅》等名著。

本幅画为和素四十五岁坐像。上诗堂有张英、励杜讷、孙宗宪及和素本人题记。图中和素穿朝服,挂朝珠。其面容具有典型的满州民族特征,面色微赤,高颧,留须。其神态蔼然,目光沉静,举止端庄。画面生动再现了这位满洲大臣儒雅谨严的性格和精神风貌。

猜你喜欢

类书字书词典
方案问题中的分析小妙招
米沃什词典
西夏类书《圣立义海》故事新考三则
大型字书疑难字新考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论中古时期佛教类书的编纂
无字书图书馆(节选)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雁字书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