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成本上升对中国出口导向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4-04-29赵鹏张少涛魏琪琪

中国市场 2014年2期
关键词:影响

赵鹏 张少涛 魏琪琪

[摘 要]随着经济转型和升级速度的加快,人力成本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一方面,人力成本上升出口企业压力增大,客观上刺激企业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另一方面,人力成本持续上升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经营受挫,给企业和经济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研究人力成本持续上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影响,以期能对经济的转型方向作出一些预测,能对企业合理调整经营方针做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人力成本;上升;影响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0089-03

改革开放后,中国依靠低工资、高能耗、高排放生产低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发展,成为了“世界工厂”和世界制造巨头。但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年的欧债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国际贸易量和成交额出现大幅滑坡,全球经济迅速陷入低迷状态。就国外形势而言,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需要面对外部需求疲软,国际订单量回升缓慢的恶劣局面。而同时国内形势也不轻松,由于CPI指数上涨压力较大,生活成本不断增加,普通员工对工资薪酬上涨的心理预期较大,伴随着各省市频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人力成本上升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由此,多数中国企业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利润大幅缩减甚至亏损,很多行业已显现举步维艰的苗头,仅依靠原来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已经不可持续,经济转型和产业调整、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在人力成本低的基础上,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上升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人力成本的上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好是坏,应该从多方面分析,正确趋利避害,才能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1 人力成本上升给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改革契机

1.1 宏观层面上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调整,促进经济收入杠杆的调节 人力成本的上升有利于经济转型。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这使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部进出口需求和投资的依赖性很强。然而由于外部需求,自身具有较差的内在稳定性,一国经济一旦对国际市场产生了高依赖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因外部市场的剧烈变化出现各种不确定风险,为经济的发展埋下隐患。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后,很多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竞争优势不再,这会刺激依赖于外部需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做出自我调整和改善,有利于外贸易依赖度的降低,使经济发展由依赖外需转变为依赖内需,从“人口红利”的经济发展方向向消费性经济方向改变。

人力成本上升具有收入再分配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收入分配体系,促进收入的合理分配。人力成本的上升,能够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调节经济收入杠杆,促进经济收入能更多地向普通居民倾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收入差别过大问题和降低社会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稳定,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同时在当前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条件下,人力成本的上升也能够缓解我国社会老龄化过快而引发的养老问题。

1.2 促进产业升级,调整和跨地区转移,优化资源配置

人力成本的上升能够促进产业的合理调整和升级。由于长期发展的不均衡性,我国有些行业表现出产能过剩、利润率很低或者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而有些行业即使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基本上还是处在初级不成熟阶段。

提高人力成本对于这些行业和产业的升级和调整具有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一方面,这能够淘汰一批落后的产业,特别是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经营效益比较低下的出口导向行业,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压力、资源压力。另一方面,这能够迅速改善产业的结构,加快技术创新速度,促进“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发展方式转变,能够更好地引导低附加价值的加工制造业向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转移,创造一批新的就业岗位,使得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变得更加可持续。

人力成本上升能够促进部分产业跨地区转移,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部分严重依赖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短时间内难以实现产业升级,技术革新,可以实现跨地区转移,可以从生产要素价格高的东部转向生产要素价格更低的中西部。人力成本出现大幅上涨以后,中西部由于区域发展的滞后性在生产要素价格上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而且也具备相关的承接产业转移的投资环境,与之配套的中央与地方的优惠政策也在获得支持。这些有利的形势都为生存环境不利的产业拓宽了生存渠道,这不仅为企业自身赢得了产业升级、技术革新的喘息时间,也间接为实现国家经济战略的区域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现。

1.3 微观层面上刺激企业自身改变或调整战略,促进企业自身良性发展 人成本上升能够促进企业转型,加强自身技术革新速度,加强自身竞争力。在我国庞大的工业制造体系中,相当大数量的OEM生产厂商只是简单的为国外品牌进行贴牌生产,处在价值链的下游,附加利润极为有限,几乎不可能掌握产品的定价权。人力成本大幅上涨以后,OEM厂商特别是中小型的OEM厂商生存空间受到了很大的挤压,很多几乎已处在濒临停产的边缘。

以广东省服装行业为例,根据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的调研数据,2012年上半年1~5月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与2011年同期相比均出现较大程度的下滑。对统计的服装企业调查(见图1)发现,由招工难(比重占73.04%)、劳动力成本上涨(比重占63.48%)等因素引发的人力成本上升已经成为影响以出口为主要导向的服装企业利润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图1 2012年上半年广东服装业影响最大的因素

在此条件下,对于企业自身,依靠原来的生产和营销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企业必须得逼迫自己进行技术创新,改善经营管理策略;必须得改变“利润侵蚀工资”的局面,提升薪酬标准;必须把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价值链的更高端,增加研发资金,争取掌握产品的定价权,寻找自己赖以生存的新优势,甚至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考虑将产品或服务外包出去,投入更多资源到品牌建设上,加强品牌营销,以此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人力成本的上升也促进了企业重新定位主要市场,促进企业重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人力成本上升必然导致产品价格上升,这对那些以前依靠价格优势占据国外市场的企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使其订单减少,效益变坏,发展速度减慢,最终影响整个行业的效益乃至整个国家外贸行业的长期发展。部分企业特别是OEM厂商如果长期一味依赖于为国外企业进行贴牌生产作为自己的全部的盈利业务就不可取了。企业有必要重新评估市场形势,重新定位市场方向,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放缓的时代下在紧盯国外市场的同事,要深度挖掘国内市场的需求,开发国内市场,尽量减少国外市场对企业长期发展的不利影响。

2 人力成本上升相对恶化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2.1 人力成本上升相对减弱了我国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和降低了国际竞争力,减缓了就业率的增长 人力成本上升也促使国际资本做出反应,主要表现在跨国公司和投行的撤资,跨国公司产业链的转移,伴随而来,也是工作岗位的大量流失和就业率增长速度的减慢。从改革开放至今,应当承认的是,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提供资金技术、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工作岗位、扩大出口等。但是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增长速度不断下降(见图2)。在2011—2012年,可以看到,受欧债危机和国际经济形势复苏缓慢的不利影响,2011年2~11月各月实际利用外资额同比增长缓慢,甚至在部分月份出现了实际利用外资额大幅度萎缩的状况,特别是在11~12月出现了超过10%的同比大幅度减少的情况。2012年各个月份也持续维持了之前的FDI增长缓慢的颓势。在这期间,相当部分的跨国公司正逐渐将资金和产业链转移到东南亚、非洲地区等。从短期来看,中国成本优势不再,跨国公司的产业的转移具有必然性。但是外资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对我国长期供过于求的劳动力就业形势有很大程度上的改观,创造了大批的就业岗位,直接或间接地大幅度提升了就业率。另外,在技术和管理经验上也有着其先天的优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增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在相当长的期限内中国的政策导向上还是需要支持和引导外资的进入。以人力成本上升为主导作用的因素已经相对恶化了我国的投资环境,使得我国不再像入世刚开始那样拥有强劲的外资增长速度,导致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相对下降。

图2 2011—2012年各月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变化情况

2.2 人力成本上升增加了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和经济的不确定性 人力成本的上升作为经济的一把“双刃剑”,其大幅上升可以推动国内消费市场特别是中低消费市场的提振,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以职工薪酬为代表的人力成本的上升(见图3)很可能会助推CPI的进一步抬升,增大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增加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宏观经济调控难度。

可以看到,2000—2011年中国CPI指数与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薪酬增长速度大致是同步的,几乎能够呈现出这样的规律,即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薪酬增长速度增长10%~20%,CPI平均增速为4.6%~4.7%。并且已有相关经济研究表明,这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已达到0.603,即中国CPI指数对薪酬的增长具有相当的敏感性。也就是说,如果人力成本出现大幅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其他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最终导致商品销售终端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从而反向对消费型经济具有极大的负面作用,给经济的长远和持续发展增加巨大的障碍甚至极大的破坏作用。

图3 2000—2011年中国CPI指数与城镇非私营

单位职工薪酬增长速度比较

2.3 人力成本的上升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缩窄了融资渠道和加大了融资风险 人力成本上升挤压企业的利润,企业经营受困,对贷款的需要会增加,同时此种条件下,银行的贷款质量也会增加更多的风险,从而给企业造成融资困难,发展缓慢,在中小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中小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议价能力较弱,转嫁成本空间有限,因此成本消化和资金压力随着人力成本上升会不断加大,最终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攀升、融资渠道不足,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已有数据显示,部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较大的反弹趋势,信贷市场的借贷已经存在较大的风险。当前,在货币整体紧缩基调尚未有大的松动的前提下,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和风险是极大的。然而,如果中小企业一旦因资金无法周转,短时间无法获取银行贷款,涉足尚未发展成熟、政府尚未充分认可的民间借贷市场(其借贷月利率有的已经高达10%),融资成本和风险会更高,经营风险会更大。

3 人力成本上升条件下的应对措施

3.1 政府层面的政策调节和管理

人力成本上升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正在过去,长期依赖于出口导向型的中国经济势必得作出重大转变。作为政府,一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养老保险、医疗等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上作出积极而良性的改革以改善社会民生,通过《劳动法》、《合同法》的完善和对人才市场的监督、管理来提高职工薪酬,通过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方案来促进收入的合理分配以缩小贫富分化、区域发展分化。同时为保障职工权益,政府也应积极引入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或者职工工资与CPI指数挂钩机制来促进收入的合理上升,并且也应当协调好劳资双方的经济利益关系,促进劳资集体谈判和协商制度的建立,在劳动力市场上促进最低指导工资价格的贯彻和实施。另一方面,为了促进经济的持续的良性发展,政府需要营造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良好的商业投资环境。具体说来,政府既要鼓励和支持各种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进行投资和发展经济,建立好与之配套的土地、税收、信贷等优惠制度,也要搭建好为企业发展服务的有利平台,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为企业在国际化、品牌的塑造、高附加值产品的定位和选择上做好充分的咨询和指导服务,最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和经济的稳健增长。

3.2 企业层面上的战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已经不能再依靠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来实现规模和利润的大幅度增长,而是要重新定位好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在企业战略上,可以选择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开发新市场,加强品牌营销和质量、售后服务管理体系。在劳动力大幅上涨的形势下,如果暂时无法进行产业升级、调整或者升级的机会成本过大,企业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将产业从生产要素价格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转移到可供产业承接和要素价格更低的中西部,从而提升或者维持之前的较高的资本回报率;另外企业应该多方位关注市场,不能像之前那样单一的过分关注于国外市场,要学会开拓新市场,降低风险。同时企业应多加强品牌投入和营销,提升品牌的国内外知名度,加强产品的售后服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在企业发展方式上,首先要提高人力资本的投入,确保员工的归属感,加大对劳动者素质的培训和教育,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做到劳动者质量高于数量的要求。其次,增加对产品的研发的投入,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技术的提升,将隐形的服务融入到产品之中,逐步实现从低附加值的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的转移,逐步实现从粗放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劳动集约、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移,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再次,企业要有意识地根据具体的情况创新自己的劳动成本管理方法、实行精益化管理,通过先进的管理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侯振海,张波.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N].投资策略周报,2010-06-07.

[2]李秀香,周兰兰.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影响和应对[J].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2011.

[3]徐正义.浅谈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民营企业的影响[J].丝绸之路,2010(20).

[4]2012年上半年广东服装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R].广东服装服饰行业协会,2012.

[5]薛金山.中国制造业转型路径与阶段性探讨[J].中国机电工业,2010(10).

[6]朱新蓉,李虹含.通货膨胀背景下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策略新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5).

猜你喜欢

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影响大师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