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争吵》教学设计
2014-04-29杨桂萍
杨桂萍
教材分析:
《标点符号的争吵》是一首节奏明快的儿童诗。极富想象的语言将各种标点符号拟人化,充分体现了儿童诗的趣味性。诗中描述了标点符号间的争执与对话,使儿童了解了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同时也受到了教育;不要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应该团结起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教学目标:
1.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14个汉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对祖国汉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热情,感受汉字形体美,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难点:了解汉字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锣、鼓。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从书里传来了标点符号的吵闹声,现在我们接着来学习《标点符号的争吵》。那么都有哪些标点符号在争吵呢?谁来告诉大家?
二、识字,读文
1. 它们都是什么样的呀?它们是怎么做的?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指名读文。
2. 这名同学读课文时,其他同学可以在心里跟着读,听懂了吗?
3. 师评价学生的读文情况。
4. 感叹号是什么样啊?指名回答。
5. 和老师一起写一个感叹号“!”
6. 谁还愿意读这一自然段?师评价。
7. 你能带着动作来读一读吗?(老师看到了一个拄着拐杖的感叹号。)
8. 在这一自然段里有两个表示动作的词,我们要认识它们。出示:拄、跺。拼读、扩词。
9. 还有一个我们要认识的词语:拐杖
10. 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这些字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11. 小问号什么样啊?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一个小问号“?”
12. 小顿号长什么样啊?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中的句子。
13. “芝麻粒”一样,说明小顿号怎么样啊?(很小)
14.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一个像芝麻粒一样的小顿号“、”
15. 字宝宝“芝”已经和我们见面了,一起拼读。(指名扩词。)
16. 多么着急的小顿号,谁愿意当性子急的小顿号再来读这句话。(师评价)
17. 真是三个急性子的标点符号,请同学们看黑板一起读:
感叹号——,小问号——,芝麻粒一样的——。
18. 同学们体会得非常好,这几个标点符号中谁最着急呀?它是怎么吵的?谁愿意把第二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19. 今天老师把锣和鼓都带来了,你想敲一敲吗?(让学生充分感受锣鼓的声音很大)
20. 说说敲完有什么感受?老师把它们的名字也请来了,齐读:锣鼓
怎么才能记住它们?(交流识字方法。)
21. 鑼鼓的声音很大,感叹号的嗓门真的很大呀!谁愿意当大嗓门的感叹号来读这句话?指名读,师评价。
22. 真是自信的感叹号,它觉得自己最重要。“重”是我们这节课要写的生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字里什么笔画最多呀?指导书写。
23.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师领读:
最先发言的感叹号——。性子急的感叹号——。
大嗓门的感叹号——。
三、总结:
感叹号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其它标点符号会怎么想?你们想知道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