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唱歌环节 提高教学效果
2014-04-29王越嘉
王越嘉
摇篮曲是一种能使人联想到摇篮轻晃这种微小动作的歌曲体裁,本课的这首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这首歌曲是在他19岁时以克劳狄乌斯的诗谱写而成。由于我本人对舒伯特是特别敬重的,对这首歌曲也是特别喜欢,学生时期,这是我学习声乐后演唱的第一首歌曲。所以,这节课我精心准备,自我认为还是一节比较成功的音乐课,这节课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部分
我没有自己长篇大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相关的信息搜集来导入,如让学生在歌谱中找:歌曲的拍号、几个小节、几段歌词、出现次数最多的音、出现次数最多的节奏型等等。例如,孩子们在歌谱中得到的信息是:这首歌曲是四四拍子的,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出现次数最多的音是3,其次是2,这首歌曲一共有8个小节等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培养了孩子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能够使学生不断地、持续地强化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
二、优化教学环节
在这部分,我最大化地优化了课堂教学环节,取消了单一的发声训练,而是把这个环节与学唱歌曲合二为一,采用了学生为老师配合的方式:我要求学生在第一次聆听老师范唱的时候,用“哼鸣”随着老师唱这首歌曲的旋律,学生在初步聆听歌曲的同时也感受到旋律的优美。在第二次聆听录音范唱的时候,我要求学生用闭口音“呜”来随老师唱这首歌曲,在最后一次范唱的时候我要求孩子用开口音“啊”来模唱这首歌曲的旋律。这样一来,孩子们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就进行了发声练习。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节约了时间,优化了课堂教学,一节课只有40分钟,我们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汲取知识的营养;充分地运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因为孩子要是想跟着旋律不跑调,他们就必须竖起耳朵认真地听这个旋律,这样几遍下来学生自然而然地就熟悉了这首歌曲的旋律。歌曲的学习也就完成了1/3。
三、歌詞的演唱
在这部分,可能很多老师都忽视了这个环节,认为中国人当然会说中国话了,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孩子,普通话一定很好,其实歌词的演唱也是很有讲究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根据这个道理,我让学生认真读歌词,用各种不同方式读,像读诗歌一样地读歌词,并加以动作,感受歌曲意境美,按照节奏读歌词,掌握歌词的韵律,感受歌曲韵律美,用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感受不同的音响效果,敲击各种不同的节奏,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的节奏规律,孩子们自然很高兴地参与这个环节。除此之外,我要求孩子们不要喊歌,要使用最放松、最动听的声音来歌唱。不要求声音有多大,但是一定要求声音好听。
四、知识拓展
这部分我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并分成小组制作“资料表”,派一名同学上前讲解本组搜集的《摇篮曲》,学生们展示了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莫扎特的《摇篮曲》;肖邦的《摇篮曲》等等。例如,有一组学生的信息写到勃拉姆斯是德国作曲家,《摇篮曲》是他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一首民歌风格的歌曲,作于1868年,他出生在一个乐师家庭,自幼家庭贫困,7岁学琴,为了生计13岁就在舞会上帮助父亲弹伴奏,为了多赚钱帮助父母养家,他还利用一些时间写了很多音乐作品。孩子们在这个环节踊跃发言、不但找到许多知名音乐大师写的摇篮曲,而且还找到了这些名人的相关背景资料、声音资料、有趣的小故事,最后,大家把本组做的资料卡在班级内互相传阅,交换信息。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得孩子们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认识了课本之外的几位音乐大师、了解了他们的生平、关于他们的故事,聆听了其他几位音乐大师的《摇篮曲》,感受了不同摇篮曲的不同风格,获取了课本以外的大量信息,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五、德育方面
一方面,音乐大师的坚强意志力、在贫穷中仍旧坚持学习,最后终于成为一代大师,感染着孩子们。另一方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地对孩子进行母爱教育的良好契机:我结合勃拉姆斯童年的经历,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13岁的勃拉姆斯已经开始为了家里的生计出去打工,而我们13岁的时候正坐在教室里学习。通过孩子们的谈话,学会感恩,让他们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总之,我觉得这种开放互动的课堂,能够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音乐实践舞台,注重学生集体对音乐的参与合作。关注学生学习能力、观察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尤其是为孩子们以后“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