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鉴赏与实践
2014-04-29孙晶晶
孙晶晶
【摘要】在高职院校中开设公共音乐课程是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目的在于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会“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使该课程目标不能很好地实施。笔者根据自己6年的教学实践,以本校《音乐鉴赏》课程为案例进行改革,围绕“感受、鉴赏与实践”这三步,使该课程真正做到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内获得真实的自我体验与欣赏的愉悦感,并带领学生进行可行的创造性音乐实践,让课程变得切实有用。
【关键词】高职;公共艺术;音乐鉴赏;改革
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在中小学一直都接受音乐教育的比例为53.1%,非常喜欢音乐的占59.4%。虽然半数以上的学生受过音乐教育且都喜爱音乐,但多数是喜爱通俗歌曲,只有极个别学生小时候学过舞蹈或乐器,他们对音乐理论知识的了解是匮乏的。笔者希望通过课程改革,让学生能够提高对理论性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
一.感受——帮助学生平视音乐并激发学习兴趣
感受,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受到、感染;二是指体会、感想;个体对外界所有的理解、认知、各种经验的累积都是在“感受”的基础上。本文所指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感受音乐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从祭祀、婚丧、祝寿等民间风俗活动中,寻找到大多数学生所不太关注的音乐形式,让他们直接与音乐面对面。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找到对音乐的熟悉感和认同感,使他们恍然大悟地发现“原来我一直都在用着各种音乐”、“音乐一直在我身边”,还有利于发掘学生从小所接触的各类音乐在他们心里的烙印,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在互相交流后,极大地扩展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如在笔者讲述中国民歌的时候,布置的任务是:要求他们寻找各地的民歌(最好是家乡的民歌),下堂课介绍并演唱给大家听。有一个学生来自温州乐清,唱了一首乐清山歌《对鸟》。在她的描述中同学们了解到,在温州传统民歌中,山歌占的比重较大,因有一部分地区说闽南语,因此这首闽南语民歌就成为当地流传较广的民歌。《对鸟》的音乐抒咏性很强,充满了喜悦的心情,通过歌唱自由、美丽的禽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这位同学的演唱与讲解为引导,笔者再补充关于中国民歌的相关内容,如此同学们对民歌的兴趣及辨识度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二)感受找答案的“寻宝”过程 这个环节要求教师挑选合适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如笔者在讲述巴洛克音乐时,让学生去寻找该时期他觉得最重要的两位音乐人物,并对他们的生平及主要音乐事迹进行介绍。笔者在布置任务时,只要求学生去了解音乐家的生活,知道他们一生中经历过哪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并举例说:如童年是否幸福、父母是否严厉、结过几次婚、有几个孩子、工作经历是坎坷的还是顺利的、是否富有、因何去世等。学生对挖人家“八卦”的兴趣极高,且在“挖八卦”的同时,他们会找到很多有关他们音乐活动的内容。在下堂课上,学生上台讲述时,没有一个学生单讲音乐家的“八卦”而漏下这些重要的信息。之后,笔者在补充时则会告诉学生,这个音乐家的生活与他的音乐息息相关,有些甚至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再补充一些学生未提到的重要信息。这样的课程环节,学生有较强的参与感,比较容易认真的去思考和寻找资料。 (三)感受分享后备受肯定的愉悦 当学生按照笔者要求,找好相关资料并做成PPT,介绍给大家的同时,他所收获的东西就不仅是音乐知识了。在讲述过程中,同学们会不时地提问,比起老师讲授时,学生只是乖乖地听,课堂气氛要活跃很多。比如在讲述交响乐时,学生A找了一部作品给大家欣赏,这时学生B问:视频中有一个既不是单簧管又不是双簧管的乐器是什么?A答不出来,求救于笔者,笔者没有回答,而是将下次上台讲述的任务布置给了B,让她好好给大家介绍一下交响乐队中的各类乐器,B同学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找到非常详细的资料,给大家上了很棒的一课。A同学和B同学都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笔者更是郑重地表示赞许,学生们则很直接地、鼓掌。这样的感受,能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积累的音乐素养,不再简单地把音乐当作一种娱乐或者深奥的学问,而是紧密贴近自己生活的一种真实存在。
高职院校内的音乐鉴赏课程一般在30课时以内,由于课时少,内容多,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这三类有效的感受,抓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在课外学习,将会事半功倍。
二.鉴赏——帮助学生搭建内心的音乐殿堂
鉴赏,指人们通过特定媒介(如语言之于文学,音色旋律之于音乐)与艺术形式,逐步进入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康德说:“鉴赏乃是判断美的一种能力。”鉴赏既受到作品本身特性的规范,又调动鉴赏者自己的想象力,因而具有再创造性。不同时代、民族的人,乃至同一时代、民族的人,由于经验、感受力、艺术旨趣和观念的异同,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以得出相异、相反或某些相同、相近的感受和评价。因此,鉴赏作为音乐作品的审美作用和社会功能得以实现的具体途径,在课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职的学生因学制短,学习目标又以职业技能为主,所以学生自身人文素养相对弱一些。通过音乐鉴赏课,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又依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对音乐形象进行丰富和补充,这一个鉴赏过程,带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懂得生活与音乐的密切关系,按照自己的审美搭建属于自己的音乐殿堂,在愉悦地享受音乐的同时,锻炼自己的想象能力,对音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与人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如在介绍海顿《告别交响曲》时,课前笔者让学生先看过这个作品的现场演奏,但绝大部分学生没听懂,对他们来说那是“一堆乐器在发出一堆音响,就是不知道在说啥”。于是,课上笔者让学生模拟一场交响乐演出。按照该作品中所出现的乐器将学生分组,每组设有首席,設定场景:1772年,你们是奥地利艾斯特哈齐亲王的乐队成员,因为亲王爱好音乐,每日都要他们演奏,大家都两年多没回家见亲人了,大家怨声载道。这时海顿(同学C饰演)特意创作了这部《告别交响曲》,通过音乐告诉亲王(同学D),乐手们想回家了。今天演奏的是第五乐章。当充满思乡之情的音乐响起,同学们模仿视频,每组在演奏完毕后,按圆号、双簧管、大管、低音提琴、大提琴、中提琴等顺序,依次退到教室两边。直到最后,整个乐队只剩下两把小提琴,当他们演奏完乐章的最后两个和弦后,也退到了一边。这时,“亲王”意识到“海顿”的苦心,第二天就宣布准许乐师们回家。虽然只是很简单的模仿,但是,当学生有意识地用自己的理解去模拟作品演出的场景和所要表达的情绪时,作品就深刻在他的心里了。在笔者期末与学生的座谈中,有学生又去听了这个作品,“感觉挺有意思,原来音乐也可以这样明白地讲话”、“对乐队里的乐器声音也特别有印象”。鉴赏的过程必须是学生自己体验的,而不是教师给予的“标准答案”,教师在此处的作用只是引导者而已。
三.实践——引导学生从模拟.创造中领悟音乐的真正魅力
有了感受及一定的鉴赏能力后,学生就需要运用自己所学和自身的审美需求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笔者将音乐鉴赏课程的实践分为四类: (一)民歌演唱与伴奏实践(四)学生宣讲与讨论实践
这四类不同的实践,涵盖了中西方音乐、声乐和器乐的知识内容,培养了学生搜索、整理资料、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应付突发状况的能力。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们对音乐鉴赏这类偏重理论性的课程的看法有了明显的改观,多数学生表示,这样的课程一点都不枯燥,上课也没有那么难熬,有时候还会期待下堂课的内容。 四.取得的成果与结论 在课程改革后,笔者通过期末考试、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形式,对课程改革前后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统计。笔者发现从学生到课率、对本课程的兴趣、对知识内容的掌握以及课堂气氛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变。情况如下: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听懂不同的音乐,分辨他们的主要情绪(悲伤、欢乐、纠结、急躁、愤怒、幻想、怀念等)、能够进行合适的想象,对音乐进行画面的描述,能够根据自己的审美,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选择合适的道具、编配合适的节奏与旋律等)。音乐鉴赏课程,并不是一定非要是纯理论的,也并非一定需要采取教师主讲的授课模式,笔者的这次改革是尝试性的,还有一些疑问未得到解决,在日后的课程中,秉着音乐鉴赏课程目标,寻找更多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让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尽可能彻底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