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坏老人”的舆论根源

2014-04-29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彭宇污名老太

意见领袖

你有没有发觉“表态”越来越难了?一条新闻刚出来的时候,群情汹汹,你也跟着义愤填膺。第二天就有更多的细节披露出来让你觉得自己不该那么轻率。当然更多的情况是,媒体绘声绘色地发布一条新闻,这事的后续怎么样通常不会得到更新。因为每天都有新的更有爆炸性的消息。对传播效果的追求导致媒体的报道经常有所偏颇,对核实事件细节也并不那么热心。看客们站完队就过自己的日子去了,当事人承受了多少舆论压力大多数人不关心也不在乎——何况还有很多新的新闻等着他们去点评呢。

目前社会对于老人风评变差的趋势,从彭宇案中的“徐老太”开始,也算是由来已久。但形成这种印象的许多事件,其实都颇有疑问,包括彭宇案本身,其实徐老太与彭宇之间也确实是发生了碰撞的(参见《彭宇案大逆转可信吗》),另一个知名的上海大润发司机“救人被诬”案,警方调查结论也是老人并没有说谎。事实上,“对老人风评变差”这种现象很大程度是“话语权转移”造成的——上网的普遍是年轻人,所以舆论便对年轻人有利,对老人不利。真相未必是“坏人变老”,而可能是多年前上一代谴责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如今年轻人掌握话语权后反过来谴责上一代“为老不尊”了——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

以上花了很大篇幅叙述了“老人被污名”这一现象,目的并不是为老人平反,也不是认为老一辈人就比如今的年轻人道德水平高,实际上也确实有很多真实的“为老不尊”的案例,媒体和舆论的批评也很正确。但之所以把“人们急急忙忙谴责某一个现象”拿出来说事,是因为这种现象不限于“老人被污名”这个问题,而是在很多领域都有类似的现象——这导致舆论风向存在问题,造成严重的误导作用,这是非常遗憾且令人不安的。

最典型的,就是最近的“湘潭产妇死亡事件”。在最初的报道中,“产妇裸死手术台、医生护士全消失”这个吸引眼球的说法引来了众多对医院和医生的抨击,但在有人爆料事情原来是“产妇婆婆为二胎耽误治疗”后(这个说法同样是错误的),微博上又一哄掀起怒骂家属医闹、怒骂婆婆害死媳妇的狂潮。实际上,如果能够稍微不那么急于做判断,而是静下心来研究下具体的报道,是能够发现两种说法都是有很大问题的,何至于舆论骂来骂去导致医患信任进一步降低、让医患矛盾变得更不可收拾呢?

肯定有人会指出,以上说的这些,不都是媒体误导造成的吗?的确,部分媒体在“坏舆论”形成的过程中起了很不好的作用,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更大程度上,这是一种群体心理学现象——网络“群体极化”导致的。

(丁阳)

猜你喜欢

彭宇污名老太
视觉搜索中风味引发对关联颜色的注意偏向*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八旬老太和她的两元“发廊”
求婚
L 老太再婚
污名的道德解析
善念令爱转身
现实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