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MSCT、MR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2014-04-29常隽
常隽
【摘要】目的:比较B超、MSCT(多层螺旋CT)、MR(磁共振)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B超、MR及MSCT检查,比较三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MSCT、MR对良性胆道梗阻性疾病、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B超检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SCT和MR的良性及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符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B超检查相比,MR和MSCT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但B超具有无辐射危害、无创伤、操作简便等优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诊断手段。
【关键词】胆道梗阻性疾病;MR;MSCT;B超;诊断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401-02
胆道梗阻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根据病变性质可分为恶性和良性两类。该类疾病类型多样,且解剖结构复杂,故其临床诊断也较为困难[1]。为比较B超、MSCT、MR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应用这三种检查方法的80例肠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最后均经ERCP或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胆道梗阻性疾病。男43例,女37例,年龄25~78岁,平均(58.6±2.9)岁。48例为良性胆道梗阻性疾病(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例,慢性胰腺炎10例,胆管炎性狭窄9例,胆管结石27例),32例为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胆囊癌8例,壶腹癌3例,胰头癌11例,中下段胆管癌5例,肝门胆管癌5例)。临床表现: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痛、呕吐恶心、发热、陶土色大便等。
1.2 方法
1.2.1 B超检查
仪器选用Phlips HD11、ATL HDI5000、Acuson Squia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频率3.5-5MHz,受检者在检查前需空腹8h以上。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常规腹部扫查。
1.2.2 MSCT检查
仪器选用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机,受检者空腹,并于检查前30min口服800ml温开水。先对腹部做常规平扫,再经肘静脉团注90ml对比剂,做动态增强扫描。管电流260mA,管电压140kV,螺距为1.375,层厚0.625mm,扫描时间0.5s。
1.2.3 MR檢查
仪器选用Siemens MAGNATOMT a Tin 3.0T磁共振扫描仪及腹部相控阵表面线圈。受检者空腹,先行常规MRI扫查,再行MRCP检查,相关参数:HASTE序列,TE=496ms,TR=4500ms,FOV=350mm×350mm,层厚80mm,翻转角180°;HT2 –FSE序列,TE=727ms,TR=2000ms,层厚1.5mm,FOV=380mm×380mm,翻转角170°。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详见表1。从表1可知,MSCT、MR对良性胆道梗阻性疾病、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B超检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SCT和MR的良性及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符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MSCT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6.25%、MR为92.50%,均显著高于B超检查的76.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院。
3 讨论
目前,临床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主要采用影像学检查、生化检查、病史询问等手段,MR、MSCT、B超都是临床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应用最为广泛的影像学手段[2]。
在良性胆道梗阻性疾病中,B超诊断具有简便、快速、无辐射等优点,是目前临床诊断肝胆结石的首选影像学手段。胆管结石的典型超声表现为结石表现为强光团,其后方有声影。在本组病例中,27例胆管结石患者,B超仅诊断出19例,检出率仅为70.37%。这可能与肠道气体声影容易与胆总管下段结石声影相混淆,或泥沙样、疏松结石的声影不明显有关。胆管结石在MSCT扫查下表现为胆管内低密度、等密度或高密度结石影,对于高密度结石影,临床诊断较为容易,对于低密度或等密度结石影,则需结合MPR检查做出综合判断。27例胆管结石患者,MSCT诊断出25例,诊断符合率高达92.59%。MR对胆管结石的显示率类似与MSCT,倒杯口征是其典型表现,但是受MRCP空间分辨率影响,胆汁容易掩盖细小结石,其对直径3mm以下的结石,诊断较为困难。
临床鉴别良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可根据梗阻面管腔形态变化进行判定,扩张胆总管呈锥状狭窄或突然截断则提示可能发生了恶性病变,扩张胆总管呈倒杯口状或由粗变细则多为良性病变。MSCT在平扫状态下即可清楚地显示扩张胆总管,而薄层图像的三维重建可准确显示病变组织形态、周围侵犯、强化特点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其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鉴别中具有明显优势。MRI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同时还能将胆汁作为天然对比剂,并具有多参数成像优势,对于胆管及胆囊病变的检查具有独特优势。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SCT、MR对良、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B超检查(P<0.05)。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B超、MSCT、MR均是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有效手段,MR和MSCT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但B超具有无辐射危害、无创伤、操作简便等优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诊断手段。
参考文献:
[1] 庄风岗.MRI 3D-VIBE序列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亚太传统医药,2013,9(3):193-194.
[2] 理欣然,司道广,郭伟等.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2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