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外科干预及其影响因素
2014-04-29李裕国袁敏
李裕国 袁敏
摘要:目的 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外科干预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探讨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前路减压和自体髂骨移植等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其中优58例,占48.3%;良50例,占41.7%;差12例,占10.0%;优良率为90.0%。影响因素为:手术时机和手术技术以及病变程度。结论 在临床上,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手术治疗,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但是手术时机和患者病变程度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影响因素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是患者出现椎间盘退变等情况,同时形成相邻椎体后缘骨赘而导致患者出现脊髓压迫等情况,进而使得脊髓血供发生障碍而引起患者出现脊髓功能障碍[1]。对患者进行外科干预则主要是采用前入路直接切除致压物,但是由于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我院对此次所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外科手术进行干预,同时对影响其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1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为我院在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其中男性为79例,女性为41例;年龄在35~76岁,平均为(53.0±2.0)岁;缓慢发病60例、没有诱因突然发病并且病情迅速发展31例、轻度外伤后发病19例、劳累后逐渐发病8例、原因不明2例。发病到确诊时间为8d~3.6年,平均为(1.3±0.1)年。
1.2方法 此次采用颈椎前入路进行外科手术干预。
椎间单间隙骨赘、椎间盘切除减压:一共为20例,患者发病的病变仅限于1个间隙。将患者发生病变间隙变性突出的椎间盘进行切除,同时切除患者相邻上下椎节后缘骨赘以及后纵韧带,并将其椎间隙撑开。然后4例患者进行自体髂骨移植、Cage+钢板17例。
椎体次全切除:85例;患者发病的病变仅限于2个椎间隙。在术中,将确定的椎体上下变性突出椎间盘进行切除,然后再切除椎体。必须要将患者病变的节段后纵韧带以及上下椎体后缘骨赘进行切除,使得患者的减压节段硬膜囊完全裸露,然后再将所有的致压骨性物进行清除。将自体髂骨填入到钛网中植入,并选择合适的钢板进行固定。
椎体次全切+单间隙减压:15例。患者存在3个节段病变,对患者采用椎体次全切+单间隙减压,操作方法与前两项技术一致。
1.3療效判定标准 优:患者的上下肢体运动功能表现正常或者接近正常,同时其感觉良好,排便功能正常,能够参加较轻的体力活动且能够自理生活[2]。良:患者的上下肢体运动功能得到的改善,同时其感觉良好,但是很容易疲劳,且四肢出现无力,能够自理生活。差:患者的步态不稳,并且双手握物无力,需长期卧床,不能自理生活。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A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其中优58例,占48.3%;良50例,占41.7%;差12例,占10.0%;优良率为90.0%。影响因素为:手术时机和手术技术以及病变程度。
3 讨论
3.1手术时机的影响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来说,要及早地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不能够盲目或者拖延治疗时间,以免导致患者发生不可逆性的脊髓损害[3]。手术治疗虽然不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是其能够有效地抑制患者病情的恶化和病变的进一步发展。由于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渐进性的发展过程,早期阶段难以被发现,轻微的创伤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瘫痪,并且还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当患者一旦被确诊之后,则需要立即对患者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治疗。
3.2病变程度 患者发生的病变时间越长,则其的病变发展程度就会越严重。但是由于各个患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所以患者直接的病变结果也相差非常远。部分患者在发病之后,其出现反复性的发作,但是其的症状和相关体征并没有出现明显性的加剧,一直表现为良性的症状。然而也有很多的患者在发病之后,其的病情就会迅速发展和恶化,并且病情急剧加重,同时存在反复发作的情况,逐渐出现恶化。所以,对于脊髓型颈椎疾病患者来说,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一般对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和观察的时间在6个月之内。如果患者的症状继续发展,则应该对患者选择手术治疗,要及时地解除压迫,恢复患者的功能,抑制病变的继续发展。此次研究中,10例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就是因为耽误治疗治疗,延长其病程,进而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3.3手术技术 手术入路的选择造成脊髓压迫和损害的致压物是手术切除减压的目标。所以,患者的致压物在何处位置就需要从哪里进行切除来减压[4]。对于脊髓型颈椎疾病患者来说,其的基本病理变化则来自椎管前方的变性突出的椎间盘及椎体的骨赘等动态因素[5]。大多人则认为对患者进行前路入路,则能够很好的切除患者的病变和减压,此外,减压切除的范围应该控制在患者两侧椎弓内侧缘,这样减压才能够足够彻底。对于患者存在3个及以上的节段病变同时存在压迫时,在理论上则需要对其全部切除。但是实际上医生则需要对其他几个较为明显的病变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切除的越多,患者椎体融合就会越多,这样会给日后非融合节段带来负效应就越大。
总之,在临床上,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手术治疗,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但是手术时机和患者病变程度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斌,戴闽,唐亚敏,等.脊髓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1601-1604.
[2]崔明宇.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01:32-34.
[3]金京子.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型术的护理配合[J].吉林医学,2012,23:5138-5139.
[4]时明华,汪益荣,张绪生,等.脊髓型颈椎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0,01:55-56.
[5]郭志刚,李军英,李志,等.老年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高血压的微创治疗效果[J].中国美容医学,2012,12:176.
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