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广东住宅园林布局特点浅析

2014-04-29苑晓旭

广东园林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西合璧近代布局

苑晓旭

摘要: 因受特定的历史背景、人文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独具特色。,其既继承了传统岭南园林的环境适应性和人文要素,又扬弃融合了西方园林的造园空间手法。本文着重研究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的布局特点,特别是中西合璧的造园手法所形成的布局样式和风格,中西合璧的造园手法所形成的布局样式和风格,为现代园林的设计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近代;广东住宅园林;布局;中西合璧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2-0000-00

Abstract:Under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influence of human geography and climateenvironment of modern residential landscape unique, guangdo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uangdong residential gardens,especially Chinese and Western gardening practices brought about by the layout styleand style evolution.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design and practice of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Key word: Modern residential garden; Guangdong; layout; Chinese and Western

岭南园林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筑园范式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近年来诸多学者对岭南园林进行了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的研究,成果斐然。这些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经验,使我们从单独对某一群类的园林进行深入剖析成为可能。而这种深入剖析又将有助于我们产生新的认识和灵感并作用于现代园林设计。由于岭南园林地域广泛,无法在一文中详述,故而精选近代广东住宅园林(主要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并仅取其规划布局作为研究切入点,提取典型要素,归纳基本特征。研究结果发现:这一时期这一地域的住宅园林首次出现了城市居住区群落的形态,其基本布局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继承了传统岭南园林的风格特色,但又不拘泥于传统宅园的布局形式,大胆引入了西式园林的一些元素,给人以疏朗轻盈的感受。

1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的新类型

一般研究涉及近代广东住宅园林往往特指私人宅园,如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开平立园等。但事实上,广州于近代便已经开始了成规模的居住区规划活动。

广州东山一带较早尝试建造新型西式住宅群落。1923年兴建了“中国”“中山”“东乐”等几个整齐美观、格调一致的住宅小区。1928年开始建设的广州市模范新村住宅区可作为代表(图1)。该住宅区是政府主持的一个规模较大的西式住宅区项目,除住宅自带园林外,住宅区内还设置了公共园林,从而在居住区内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因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而产生的新的群落住宅样式,其规划布局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项目较倾向于西方的规划布局风格,这就与传统私家园林的规划布局有了较大的区别。但完全照搬西方的布局方范式 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其规划布局又沿袭了传统园林气候适应性的优点。

2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的基本特征

近代广东住宅园林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适应当地环境和地理;一是借鉴与吸收西方园林造园理念和造园手法。

2.1适应地理环境

所谓园林“风水”,本质就是根据环境和地理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因此不同地域的园林,一定有着不同的构建特点;而风格上又受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广东地区属于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性气候,冬夏季风的交替是突出的特征。天气潮湿、气候多变,主要表现是炎热、多雨、多台风,因此遮阳、散热、通风、降温、挡雨、抗台风成为园林布局首先考虑的要点。

2.2西式园林要素的兼蓄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广东地区站在了社会与思想变革的最前沿。中西方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并直接体现在近代园林的规划与营造上。早在168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开海贸易后,外商在十三行美国商馆前修建了“美国花园”(图2)。这个花园的结构特点是用地规整这个花园的布局特点是用地规整、自由对称设布置椭圆等各种几何形植台种植池,通过外销画艺术得到广泛传播。1859年后,在广州沙面租界,英、法设计师又分别设计并修建了英国皇后花园和法国公园(图3)。这些西式园林出现在广州,加上大规模海外商贸的交往活动,为国人兴建私家住宅园林提供了大量直接模仿和借鉴的范本。

3 近代广东住宅园林规划布局

3.1清晰的园林空间划分

近代广东私人宅园是一种由建筑围合的庭园空间,大都带有岭南传统园林的符号形式,是对传统园林的一种继承,但其内部的布局又借鉴了西式园林的规划方法,通常划分成若干个具有不同景观特色的园林空间,在其中分布几何式的种植池,形成清晰简洁的平面布局。如余荫山房便是被一条游廊拱桥划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是建筑围绕长方形水池而建形成主要空间,东部池水绕八角亭环流,构成另一组景观(图43)。种植池顺应建筑朝向,沿着轴线呈几何状分布。开平立园园林空间也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部分,一部分以水渠为主,一部分以园建和绿地为主。这种具有不同景观特色的庭园空间由各自的轴线组织,不同于传统园林手法多采用连贯而多变的空间形式(图54)。

1930年模范新村住宅首层推荐平面中的花园部分比上文提到的私家宅园规模更小,且用地方正,平面为几何式布局。宅与园结合到一起,平面纵深展开,直线的道路、圆形的水池,形成以一个中心向外放射的灵活布局,成排种植的树木均匀地分布在院落中,一目了然,给人干净整齐的印象(图65)。

3.2小巧通透的空间布局

与西方广阔的别墅园林相比,广东住宅园林往往显得小巧玲珑。既有人多地狭的客观因素,也有湿热多雨的气候环境原因。为了达到遮阳、散热、防台风的效果,传统宅园居住建筑密度高、间距小,通风、采光、排水和交通均借助于巷道和天井小院,这些天井和巷道即构成园林空间。园林布局不在乎大与全,而在于实用,多以满足生活起居的功能为主。园林空间不求闭塞,通常采用几何形水池或水渠,多用西式栏杆围合(图7~8),创造园林景观的同时,满足蓄水、降温的要求,以保证雨季时可以使降水短时间内排到蓄水池。

如东莞可园,在有限的园林空间内设置曲折的敞廊,把庭园内的厅堂、阁舫、亭榭连接起来(图9),一方面是为了解决防晒、挡雨的问题,另一方面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小中见大,这是继承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的典型例证。同时规整的几何形水池、种植池和西式的栏杆配置一起(图8),使宅园具有独特的魅力。

3.3空间轴线的巧妙运用

西式园林的特点之一是规划轴线清晰,但广东近代宅园占地面积小且边界不规则,因此在平面构图上不强求对称,巧妙分区形成多条交错的轴线,可以说是对西式规整轴线布局手法的学习与升华,体现了我国园林设计师的高超智慧(图43、图54、9)。如可园平面图所示:从可堂延伸出的一条轴线纵贯花台,两个L形的种植池对称地分布于轴线两侧(图106)。再如余荫山房的平面布局,一座拱形的亭桥将全园划分为东西两翼,堂馆亭榭与花基花圃按南北横轴以及东西纵轴布置。开平立园的平面布局中亦可找到相互平行的轴线,从而形成景观序列。

3.4 中西合璧的构图设计

无论是私家宅园还是城市居住区群落,它们在布局和营造细节上都体现了鲜明的中西合璧特色。如模范新村的中心花园位于整个规划区的中央部分,平面采用几何式布局(图111),与西方园林构图方式很相似,但具有不同的景观意境,例如,被分割的绿地平面形状不是完全规则的,而是根据情况适地随形,使局部有曲线的外观。这依然体现了设计师对线和形的不同理解与认识,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

除整体规划布局外,很多具体的园林要素也体现了中西合璧的风格。如放射状道路、几何造型种植池、带喷泉的水体、罗马柱式的栏杆等,这些都与总体规划布局一脉相承,从而成为广东近代园林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4 结 论

近代广东住宅园林的特质,是传统广东园林在近代社会变革和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它既继承了传统岭南园林的环境适应性和人文要素,又扬弃融合了西方园林的造园空间手法,从而形成了广东住宅园林独特的布局样式。

本文通过分析近代广东住宅园林布局特点,为现代园林的设计与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更谨慎地处理地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考虑传统园林与西方园林融汇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实际出发,创造更多优秀的园林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刘业.广州市近代住宅研究-兼论广州市近代居住建筑的开发与建设[J].华中建筑.-1997,15(2):118-119.

[2]香港艺术馆、美国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馆编制.珠江风貌:澳门、广州及香港[M].香港:市政局印刷,1996:147.

[3]广东省博物馆编.广州百年沧桑[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98.

[43]夏昌世,莫伯治.岭南庭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3,78.

猜你喜欢

中西合璧近代布局
中西合璧郎世宁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亦荤亦素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近代中国社会的爱国主义问题(1840—1911)
论近代中国社会婚姻道德的嬗变
VR布局
马年拜读徐悲鸿《八骏图》
苏州商团历史沿革略考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