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
2014-04-29姚文生
姚文生
摘要:目的 探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后踝骨折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后踝骨折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因工伤及交通事故而引起的踝关节骨折事故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踝关节骨折也成为当前最为常見的一种骨关节内骨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由于其为关节骨折,因此应该采取坚强的内固定、精确的解剖复位配合术后科学的康复训练 [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的80例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的80例后踝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23~75岁,平均(53.29±8.03)岁;住院时间21~66d,平均(45.33±4.31)d;外伤原因:车祸35例,高处坠落24例,跌倒扭伤21例;按照Danis-weber分型标准,A型39例,B型33例,C型8例;闭合性骨折55例,开放性骨折25例。将本组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外伤原因、Danis-weber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均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治疗。
1.2.1对照组 采用单纯螺钉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开放性骨折常规清创之后,沿着创口进行适当地扩大处理,将关节之中的积血、骨碎块以及软组织等加以清除,使用盐水及新洁尔灭冲洗骨折一侧及关节腔;闭合骨折顺着内踝外侧或者后内侧、外踝正中外前或者外后侧弧形切口,并显露骨折侧,于直视条件下进行复位,进行临时固定,由骨块中心内踝沿与骨干纵轴呈34°~45°角、外踝沿与骨干纵轴呈10°~15°,皮质部使用相应直径钻头进行钻孔之后,然后改用丝锥功丝,深度与螺钉长度相当,将可吸收螺钉拧入其中,向各个方向被动活动踝关节,观察骨折侧固定是否稳固可靠,然后再逐层将切口关闭。
1.2.2观察组 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首先在C型臂X线机透视条件下进行手法复位,采取与受伤机制相反的手法进行复位,使出现移位的骨块复位。三踝骨折时,应首先复位内外踝骨,然后再对后踝进行复位。后踝复位时,术者应首先稍微向背侧屈曲患足,用力向前推挤足跟,将发生后移的距骨进行矫正,并让后踝复位。使用C型臂X线机透视之后,行后踝骨折的微创固定,若后踝骨折块超过胫距关节面的25%,则复位后用1~2枚空心螺钉固定。对于后踝骨折块较小,对功能影响不大者,不做处理。对于踝关节多处骨折,内固定顺序依次为外踝、内踝、后踝、胫骨远端前结节、下胫腓联合。后踝骨折复位满意后,先用两枚1.0mm克氏针维持复位,折弯针尾,以利于空心螺钉固定。再选定空心螺钉固定位置,仅需切0.5cm长手术切口,穿入导针,攻丝,由前向后拧入,使骨折块间产生加压作用。如骨折块仍有旋转倾向,则加用一枚空心螺钉。
1.3疗效判定标准 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3年的随访,根据患者主观感觉、X线检查等给予综合性的评价[3]:优:踝关节未见任何不适感,活动不受任何影响,经X线检查与踝关节功能检查未见任何异常症状;良:踝关节活动后出现轻度不适感,活动量保持正常水平,关节活动较健侧稍逊,经X线检查未见异常症状;中:时有疼痛,久行后疼痛乏力,关节功能部分受损,经X线检查显示出现轻度骨性关节炎;差:踝关节疼痛非常明显,生活能力与关节功能明显受损,经X线检查显示骨性关节炎。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计数资料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综合评价优级18例,良19例,治疗优良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
3 讨论
后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屈戌关节,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到踝关节上;踝部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暴力直接打击可发生复杂性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特别是复杂性的三踝骨折时常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踝关节失去其稳定性,踝穴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如果治疗不当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一般需要手术治疗;骨折端应予解剖复位,损伤的韧带应予缝合,恢复踝穴正常的解剖结构,以保持关节面平整和关节稳定,最大限度的避免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减少后遗症的发生[4]。
踝关节骨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应该采取强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学者认为,后踝骨折累及关节面在25%以上的时候,应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5]。然而,对于部分内踝延伸型后踝骨折的患者而言,虽然骨折片累及关节面在25%以下,但是由于关系到踝关节旋转的稳定性以及深层的三角韧带等方面的修复,也应该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其进行治疗。后踝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经手术治疗之后不仅要求对骨折进行复位处理,还要求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因此,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方法治疗后踝骨折,完全符合了上述临床治疗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由此可见,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康健. 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7):111-112.
[2]张茂,梁新刚,刘昌春.等.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1):961-963.
[3]朱渊,徐向阳,刘津浩.老年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伤,2010,9(11):828-831.
[4]杨根,梁龙芳,林奕旋.100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J].福建医药杂志,2010,32(4):29-30.
[5]漆伟. 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J].中医正骨,2013,25(4):42-44.
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