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问卷的编制

2014-04-29李茂平陈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小学生

李茂平?陈瑜

〔摘要〕研究编制了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问卷,分别对279名和550名4~6年级小学生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问卷包含五个因素:学习方法和策略辅导、独立和困难应对支持、家庭宽松气氛营造、学习条件提供及健康生活风格培养,共解释总变异的55.946%。所得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估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的工具。

〔关键词〕家庭支持;问卷编制;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2-0004-04

家庭学习支持作为小学生家庭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小学生的学业,同时也影响其身心健康,是研究小学生家庭支持和心理健康不可避免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家庭作为环境条件之一,直接影响其成长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关系到其发展的主导影响源——学校教育作用的发挥、维持以及全部教育影响的整合,从而构成了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支持性条件[1]。由于小学生处于学校生活和书本知识学习的早期,相对学校的严格要求而言还有差距,加上身心发展的不成熟,缺乏应对各种困难的心智和技能,而小学生又不能完全依靠教师和同学来应对这些困难,于是家庭就成为了小学生摆脱困境、获得学习支持的重要来源。家庭对小学生学习上的支持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解决学业问题,同时还有利于其心智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而编制出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问卷是研究的基础。

家庭学习支持源于家庭支持的研究。国外有关家庭支持的研究始见于有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中,尽管其内容较为零散,但这些研究为家庭支持的专门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早在1978年,Epstein等人便提出了以家庭系统运作过程为核心的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该理论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就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2]。Abate 和 Bagarozzi(199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家庭功能应该包括问题解决、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和行为控制六个方面,这就为此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而国内的邬佩霞等人(1997)[4]在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中发现,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若缺少父母的指导与情绪上的支持将会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其在学校适应性也较差。与此同时,张广君和魏国孝(1997)对少年儿童的五种家庭支持性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五种因素分别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了解;家长对孩子要求的严格程度;家长对孩子的经常性要求与校外的时间安排的基本取向;家庭对孩子课外学习活动的经济投入;家庭可提供的主要课外读物类型[1]。此后,易进(1999)提出了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提上日程[5]。朱卫红等(2003)进一步以此理论为基础,尝试性地提出了家庭支持这一概念,并将其划分为物质支持、生活信息支持、教养氛围支持、情感支持和人际支持五个维度,并对初中生的家庭支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6]。徐速等(2009)也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对儿童学习适应与家庭支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7]。这些关于家庭支持的研究中虽然并没有明确提出家庭学习支持这一名词,但从其研究中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到家庭对儿童学习支持的部分内容,尤其是张广君和魏国孝的研究,我们甚至可以将其看作是家庭学习支持的早期研究。综上所述,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将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定义为父母或是抚养者为使自己的孩子获得知识的增长,在某种家庭教养氛围下,对子女或被监护人在学习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方法、策略、情感和物质等方面的帮助和指导。

学生以学为主,家庭中的学业支持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家庭学习支持在此前的研究中虽已有所涉及,但并未深入,不仅没有这方面的专门研究,也没有合适的研究工具。因此,本研究目的在于编制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问卷,以测量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的特点,为以后如何指导家长对子女开展家庭学业支持,及家庭学业支持与儿童成才、学业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的探讨奠定基础。

一、对象与方法

1. 预测问卷的编制

首先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参照家庭支持的相关量表,并结合心理学教授的指导,确定访谈提纲,然后对30名小学生和15名家长进行个别访谈。对小学生的访谈问题是:(1)你的家人(父母)在学习方面通常给予你哪些帮助和支持?请举例说说。(2)你认为家人(父母)应该怎样帮助你提高学习?举例说说。对家长的访谈问题是:(1)您认为家庭对孩子学习上的支持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请举例说说。(2)谈谈您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学习支持状况。

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整理,同时参考国内外有关家庭支持的相关研究,提出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问卷的六个维度,即学业和学习策略辅导、兴趣和习惯培养、家庭参与、学习压力缓解、学习困难问题支持、物质条件支持。根据所得的六个维度,结合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学科辅导性、物质条件的满足、心理的援助等方面收集家庭支持能力的项目,同时参考家庭支持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和社会支持等内容,编制出家庭学习支持初测问卷,共计50个题目。

50个项目经过心理学教授(1名)和研究生(6名)的审阅,对测查内容相同的题目和有明显倾向性以及不合理的题目进行了删除,对有歧义的表述进行了修改,最终确定为34道题目。该问卷采用四级评分,施测中让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评定与各题项描述的符合程度,从“很不符合”到“很符合”分别给予1~4分。

2. 被试

预测问卷被试:选取浙江省金华市某小学的四至六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9份。其中男生143人,女生136人;四年级90人,五年级90人,六年级99人。该样本用于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

正式问卷被试:选取浙江省金华市两所小学的四至六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550份,收回有效问卷525份,其中男生292人,女生233人;四年级176人,五年级183人,六年级166人。该样本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分析。

3. 统计处理

使用SPSS 16.0和AMOS 7.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结果

1. 项目分析

首先,采用临界比率值法(CR值法)进行项目分析。先计算出问卷的总分,然后对总分进行排序,得分前27%的为高分组,得分后27%的为低分组,对高分组和低分组两组被试在每题得分的平均数上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8]。若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则将该题删除。统计结果表明,所有项目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01),表明各个项目的鉴别力都很好。

其次,采用题总相关法进行项目分析。计算每个项目和量表总分值的相关,以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作为项目是否删除的依据,将相关过低的项目进行删除。统计结果发现,本问卷所有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均显著(P<0.01),但第11和12题与总分的相关系数较低,分别为0.261和0.317,因而将其删除。其余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348~0.577之间,将这些项目保留并对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2. 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余下的32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适合性检验。首先对32个项目进行取样适当性量数KMO值和Bartletts球形检验。本研究结果显示,KMO检验值为0.879,说明样本数据适合进行探索性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值为3351.130,df=496,P<0.001,表明所测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因素分析。

接着对32个题项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因子负荷大于0.4为标准,采用极大正交旋转法抽取因子,可抽取8个因子,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0.397%。考察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删除因子负荷小于0.4的5、6、9、10、14、18、19这7个项目,剩余25个项目。对剩余的25个项目再次进行探索性分析,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碎石图检验,最终抽取5个因子,其累积解释总变异量的55.946%,各题项的因素负荷在0.502~0.800之间。各题项的因子负荷以及各因子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解释率见下页表1。

根据转轴后的因素负荷矩阵,我们将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量表定为5个因素。因素1包括6个项目,主要反映家庭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的方法和策略辅导,命名为学习方法和策略辅导;因素2包含6个项目,主要反映学生的独立性和遇到困难时从家庭成员处得到的心理支持,命名为独立和困难应对支持;因素3包含5个项目,主要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家庭中体验到的情感支持,命名为家庭宽松气氛营造;因素4包括5个项目,主要反映家庭对学生在学习中物质条件的提供,命名为学习条件提供;因素5包括3个项目,主要反映家庭对学生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命名为健康生活风格培养。其中值得说明的是,第13个项目(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从表面上看既可属于因素2也可属于因素5,但经旋转后,该题目最终被归于因素2中。

3. 正式问卷的结构验证

采用AMOS 7.0软件对正式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模型确定对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有研究者指出,在验证性分析中,各路径标准化回归系数应介于0.50~0.95之间,这表示模型基本适配度良好[8],也有研究者认为标准化回归系数大于0.3就比较好了。当然,我们不能仅凭这一点来判定某一路径是好还是不好,应该保留还是删除,关键还是要看是否得到理论的支撑,以及删除后和未删除该路径之前模型拟合指数的变化。本研究中,由于因素4学习条件提供的两个项目其路径系数小于0.3,不符合标准,因而考虑分别删除这两条路径,删除后模型与未删除前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删除此二路径后,模型各项拟合指数明显提高。结果见表2。

表2 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量表五因素模型拟合指标

拟合指数 χ2 df χ2/df IFI CFI TLI GFI RMSEA

模型 547.505 220 2.489 0.912 0.912 0.898 0.916 0.053

由表2可知,家庭学习支持模型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符合统计学要求,说明该模型对数据的拟合较好,表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4. 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问卷的信度分析

对问卷进行内部一致信度检验,得到总问卷的α系数为0.892。因素1、因素2、因素3、因素4、因素5的α系数分别为0.800、0.809、0.708、0.612、0.626。总问卷和各因素α系数都在0.612以上,说明整个问卷的信度较高,可以施测。

三、讨论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龙是众多父母的期盼,而子女的学业成就则是孩子成长的中心内容之一,因而也就不难理解许多家长不惜巨资和大量的精力帮助子女学业的发展。家庭学业支持是家长基于子女的学业需要和对子女的学业成就的期望,对子女在学习发展方面给予的支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们认为家庭对孩子的学习支持包括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学习压力缓解、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的内容。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的内涵和特点,我们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结果,初步设定了家庭学习支持的基本维度,并编制了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量表。

对所编制的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有效地抽取共同因素,形成正式问卷。对该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最终抽取5个共同因素,分别是学习方法和策略辅导、独立和困难应对支持、家庭宽松气氛营造、学习条件提供及健康生活风格培养,其累计解释率为55.946%。抽取的共同因素与理论构想的特质基本一致,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鉴于问卷施测对象是小学生,考虑到小学生认知水平和注意力水平的有限性,故在满足每个因子至少包含3个项目和因子总解释率保持一定水平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题量。为进一步确定问卷的结构效度,对被试进行重新取样后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模型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可接受的统计学标准。这说明数据拟合较好,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在问卷信度测量方面,我们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总问卷及问卷各维度的信度水平都达到了测量学标准。总之,本研究所得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评估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的工具。

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量表是在参考家庭支持相关资料以及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学科辅导性、物质条件的满足、心理的援助等特点的基础之上,结合个别访谈分析结果编制而来,能够较好地反映家庭对小学生学习方面支持的特点,为研究小学生家庭学习环境提供了新的

工具。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样本选取方面,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本研究只选取了浙江省金华市的部分学校的部分学生,样本代表性具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该问卷能否在全省或全国推广使用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四、结论

1. 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量表由五个因子23个项目组成。因子1,学习方法和策略辅导;因子2,独立和困难应对支持;因子3,家庭宽松气氛营造;因子4,学习条件提供;因子5,健康生活风格培养。

2. 自编的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研究小学生家庭学习支持的一个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张广君,魏国孝. 宁夏回汉少年儿童成长中五种家庭支持性因素的调查研究[J]. 1997,(5):43-49.

[2]Morrison G M&Zetlin A.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on,cohesion,and adaptability in families of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handicaps[J].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 Psychology,1988,16(6):675-685.

[3]Abate L L,Bagarozzi D A. Source book of marriage and family evaluation[M]. New York:Brunner,1992:188-189.

[4]邬佩霞,陶沙,曾琦. 2-6岁儿童气质特点与父母教养困难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50-54.

[5]易进. 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58-61.

[6]朱卫红,顾永清,黄希庭. 家庭支持对初中生应对方式的影响[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4):305-306.

[7]徐速,孙洲,乐艳娜. 儿童学习适应与家庭支持的个案研究[J]. 心理研究,2009,2(6):73-77.

[8]吴明隆. 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212-291.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学院,丽水,323000)

编辑 / 杨 怡 终校 / 于 洪

猜你喜欢

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生迪克比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学生如何进行暑假安排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