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的救命稻草
2014-04-29孙亚飞
孙亚飞
近日来曾经红遍中国,有70多年历史的“红梅味精”品牌,再次引起了民众的关注,但这一次却和一个并不乐观的词语结合在了一起——破产。
对于红梅味精破产的解读,很多人都归结为了近年来鸡精产业的快速发展,因为鸡精侵蚀了味精的市场,因此随着红梅味精的破产,不少人也开始关注起了其他味精品牌的命运来,不知它们又将如何面对鸡精行业的威胁。
不过,味精行业的危机真的是鸡精带来的吗?从已有的数据来看,也只能说是部分原因。
在红梅味精向法院申请破产的2012年,全国鸡精产量增长到34.5万吨,而同年味精的需求量为155万吨,这两个数字的巨大差异也说明用鸡精去填补味精的市场还是一个为时尚早的说法,至少很难成为红梅味精破产的主要理由。
但是否这就说明味精行业还是太平无事呢?还有一个数字可以解答这个问题——2012年中国味精行业的产能达到了300万吨,仅最大的三家味精企业产能就达到了175万吨,超过当年的需求量。
可见,味精行业具有明显的产能过剩现象,这也就难怪中央近年来对味精行业出重拳,不断淘汰落后产能。
事实上,尽管消费市场方面鸡精大量取代味精,但由于味精是单一的谷氨酸钠结晶,而不同企业的鸡精并无统一的标准,因此在工业生产方面,鸡精并不能取代味精,而食品加工业才是味精的主要市场,超过50%,所以说味精行业的危机虽说离不开鸡精的冲击,但更多还是来自于行业自身。
中国味精行业在上世纪80-90年代有过爆发式增长,在当时一般的家庭都将味精视为一种时尚的调味品,但这股风潮却在近年来逐步呈现了一种相反的轨迹,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抛弃味精,视味精为一种不健康的食品。
不仅如此,不含味精也成为很多诸如饼干面包之类的食品开始尝试的路线,一些新型的增鲜剂开始出现,如核苷酸类产品,它们的增鲜能力更强,在加工时可以更少添加,同时也更顺应大众对于健康的观念,这才是味精行业遭遇的最大威胁。
这个潮流似乎并没有什么理论支持,但认为味精不健康却几乎成为民众的共识。
实际上,“不健康”的威胁对于鸡精也一样存在,很多不使用味精的家庭讲究的是不用增鲜剂,管你是味精还是鸡精,只要食材新鲜,煮熟了拌点盐就可以吃;而稍有心思的消费者一旦发现鸡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就是味精时,也就不会再为鸡精买单,所以鸡精行业的发展并非想象中那么春风得意。
不过有的时候,即便是公认的不健康食品却也有咸鱼翻身的那一天,最近某品牌的辣条走出国门着实让国人有一点扬眉吐气的感觉,很多人也纷纷秀出自己尝试该辣条的经历,似乎如此国际化的事件可以一改中国食品的国际形象。
然而走出国门是否就能证明食品的健康,这是要打一个问号的。中国的特色食品有很多都可以出口,但多数即便出了国门,也仍然只是华人的食品。传统制法的松花蛋有着很多不健康的问题,西方人甚至用“恶心”这样的词语来评价,以至于激怒了不少华人,但这并不影响其出口,因为只要相关的检疫检验参数达标就可以了。
实际上,在西方国家本土食品中,也不乏不健康食品,例如汉堡和炸鸡很难称得上健康食品,但是由于这些食品的成本较低,为了保证低收入人群的温饱问题,这些食品也不会被禁止。
大概是因为这些年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中国人已形成国外食品就健康的观念,同样也就会认为能出国门的食品就健康,但理性来看,未必如此。
坦率来说,国际化的路线的确让不少商品因此受益,尤其像手机、汽车和服装等等这些中国山寨品牌的集中领域,能够走出国门的企业往往可以借此腾飞,但国际化的食品品牌却会承受更多的压力,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食品行业的大品牌近年来在中国出了洋相,其根本原因都是轻视了食品行业的本质——健康问题。
所以说,从红梅味精到出国辣条,我们都再一次领悟,食品行业的救命稻草,不在于资本运作,不在于品牌管理,只在于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