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视角下的生活算法
2014-04-29武健
武健
有一种解释认为,“知行合一”中的“知”指的是智。
如果在合一的层面上理解:“行”是一种实践,是程序性知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落实;而“知”不仅是概念性的知识,还包含着深层次思维的意思。知是行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规律和规则。
生活算法不适合脱离了信息技术课程的范畴去理解。提出这一说法是希望在技术类的课程中更多地促进教师和学习者去关注问题解决,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意识地去寻找、发现方法与步骤背后的规律,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遵守行动规则,还需要能够把解决问题的套路迁移到更多相似的实践活动中去。
当一个事物的规律、规则清晰时,就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这是问题解决中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探索事物规律、形成规则时需要寻幽探微。把“简单”的问题尽量展开,进行详尽地分析才能找到关键点。这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学生就是在从简单到复杂、从复杂到简单的循环中学习技术的。
● 信息科学技术视角下的生活算法
自2000年以后,中国的信息哲学、信息科学的发展脉络越来越清晰。随着中国的科学家在信息科学界的进展,尤其是钟义信教授《信息科学原理》一书的再版(1988第一版,2014第五版)和邬焜教授《信息哲学》(2005第一版)的出版。国内的信息科学研究越来越完善,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相对完善的体系。
经过多年的研究,钟义信教授明确提出:“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研究对象、以全部信息运动过程的规律为研究内容、以信息科学方法论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扩展人的信息功能(全部信息功能形成的有机整体就是智力功能)为研究目标的一门科学。”
一般说来,从学科成形到逐步走进基础教育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到了今天,信息科学已经可以成为课程发展的方向之一了。
从信息科学视角下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主体不仅是计算机、机器人这类人工制品,还可以是生物、人。信息主体与信息对象构成了整个信息系统。
在基础教育中,通过理解与解释人、人工制品为主体的信息系统,能帮助学生去认识、理解现代技术社会;也能帮助学生在了解信息加工与处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
如果在程序设计算法是研究指机器(人工制品)背后的程序规律与规则;生活算法是在研究以人为主体的、问题解决流程、步骤后的规律与规则。在学生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信息主体是人、机器的信息系统互为认知模型,程序设计算法与生活算法相辅相成。
● 生活算法与不同形态的工具
工具是技术的重要体现。
提升智力功能的工具,既可以指某个人造系统,如计算机、机器人之类的工具,也可以指人在生活、生产中的、帮助人们更深入挖掘信息的工具。后者是以非物化的工具为典型代表,如使用图表、流程图……能帮助使用者的思维更深入一些。
在使用中,这些非物化的工具有着多种类别、多种形态,每一种都会有自己的使用方法、步骤,与其他工具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应用这些工具时,需要首先根据目标选择工具。然后要确认这些工具的方法与步骤。通过尝试—练习—熟练的不同阶段,达到熟练应用,解决问题的目标。之后要在掌握工具应用的状态下,讨论这些工具的行动规则。这是非物化工具中的算法、二阶序,也是为了迁移到同类问题解决中所做的准备。在灵活地应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同时,往往还会陪随着对工具的渐进式修改。
在这些非物化工具的应用、学习中,生活算法也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
● 生活算法的发展
信息科学的核心是以本体论与认识论理解的信息、信息的对象与问题、背后的信息活动。与之相比“生活算法”是小道,而信息科学技术则是更广泛的天地。
对于学习者来说,生活算法应当是一块垫脚砖。通过有固定套路的行动规则,通过固定的模式,最终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而不要仅仅停留在生活算法上。我们希望学生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已的问题解决策略,形成自己的问题解决风格,形成清晰认识的思维范式,最终形成更好的问题解决能力。在生活情境中形成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学习者最好的收获。
对于教师来说,需要理解生活算法是一种行动规则。固定的问题解决套路对于初学者、新手的问题解决有着推动作用。教师更需要理解生活算法是动态发展着的,从算法到策略有着形成、变化的过程。此外,教师还要能随着技术与工具的变化、不断地改进,让固化的算法“活”起来,才能更好地针对自身工作、问题进行解决,才能更好地引领学习者。
对于课程来说,无论课程的方向如何;教学内容无论向着计算机技术发展,抑或向专用工具的操作发展,或者成为一种科学与技术的综合课程。生活算法都是从原有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研究,成为推动课程发展的一种动力。
生活算法不是终点。有待于更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