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生在网上开门诊的《杏仁医生》
2014-04-29曾捷
曾捷
先有“看处方”,后有《杏仁医生》
提到《杏仁医生》,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看处方”这个针对患者的健康互助平台。正是由于有了“看处方”的经验积累,《杏仁医生》才能应运而生。
作为“看处方”平台的联合创始人兼CEO,沈扬的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是澳大利亚公立医院的临床医生和澳洲皇家海军军医,既参与过维和部队,也在悉尼奥运会的反恐行动中工作过。除此之外,他还担任过西门子医疗信息服务业务发展总经理、iSoft集团亚太区解决方案和临床总监,以及和睦家医院副总经理。正是由于常年在医疗行业的从业经历,让沈扬在医疗信息领域对业务扩展、销售、运营、产品管理和研发有着深厚的理解。
在来到中国之后,凭借自己的独特理解,沈扬创办了“看处方”平台,帮助患者利用互联网以更好的方式解决医疗问题。可是,在“看处方”的运营过程中,沈扬发现由于国内和国外大环境的差异,国内患者似乎对自己的治疗方案了解并不多,也不太愿意分享相关经验。而且,对于国内患者而言,一个好医生远远比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看起来更靠谱,而找到好医生正好就是“看处方”的薄弱环节。于是,沈扬开始酝酿改变,策划推出一款新产品来补强自己的产品线。
要推出一款什么样的产品呢?沈扬很快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医生。医生最熟悉疾病,也对各种患者最为了解。以医生为切入点,让医生自主的对患者进行选择,并对一些需要长期跟进的患者持续关注,反而能提高医疗的效率。于是,经过大半年的酝酿,“看处方”团队在今年9月推出了国内首款以医生为主导的移动医疗跨平台APP《杏仁医生》。
让患者对医生更信任
打开《杏仁医生》,或许很多人都会感觉奇怪,因为和市面上的所有医疗APP不同的是,这款APP看上去并不是给患者使用的。的确,这款APP针对的用户并不是普通的患者,而是为患者解决病痛的医生们。
在实际使用中,《杏仁医生》相当于一个集成了诸多功能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平台。医生可以在《杏仁医生》上解答患者遇到的问题,对已经诊疗过的患者进行随访,对自己手下的患者进行管理,安排自己的行程,和其他医生交流意见,甚至可以经过简单设置提醒自己的患者按时吃药等。而患者则通过《微信》平台与医生进行交流,不仅免去了单独安装APP的麻烦,也让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延伸到了医疗领域。
为什么要采用这样模式?十几岁起就开始接受西方医学教育和训练的沈扬说:“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应该是人与人的关系,医生本来想看的不是一个病,而是一个人。患者需要医生的,不是‘我提一个问题你回答一个问题,而是对自己真正的关注和全盘的考虑。”可在国内现行的医疗体制之下,普通患者对医生的感情非常复杂纠结。无数的医疗事件和媒体宣传让患者对医生充满了不信任,他们不相信医生在为他们做最好的决定,因为听说医生都是为了拿回扣。给医生塞红包这种普遍行为就是患者这种不信任最好的注解,一个小小的红包承载的是患者希望医生能对自己的病情更上心。曾经有人做过统计,医生对患者只需要“表现出”多关注一点点,患者对医生的治疗方案的信任度会从26%上升到83%,这和医生的职称、头衔以及治疗方案没有关系,仅仅是沟通上的一点点区别。
毕竟医疗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关系患者的健康甚至生死。从目前的网络医疗来看,大部分都局限于单纯的线上沟通。可是医生在没有和患者进行接触的情况下,只能做出一些低质量的问答,这样的问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看诊。而《杏仁医生》的医生和患者在线上沟通之前都曾有过线下接触的经历,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一定了解,这就让线上的沟通更有效率。同时,这种类似私人门诊的操作方式也可以加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让医生通过APP对患者进行更多的关注,以便改善医患关系。而随着医患关系的不断改善,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和依赖性也在不断提升。而医生也在为自己的患者提供更好治疗方案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名气、口碑、影响力和收入,打下个人品牌基础,并最终实现“患者跟着医生”走的粉丝经济,从而实现一个双赢的效果。
医生多点执业松绑,未来大有可为
目前,已经有几千名医生入驻了《杏仁医生》。而沈扬也惊喜地发现,在这个虚拟平台上,医生的行为在发生转变,他们也带动着患者的行为观念发生变化。沈扬说:“在杏仁医生虚拟平台上的环境,也就是欧美发达国家现在的现实环境”。
除了一种良好的内在环境开始显现之外,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松绑也让《杏仁医生》在未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早前,北京已经下发了《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的通知。从今年8月开始,北京医师到其他医疗机构“多点执业”的门槛放宽,医师申请“多点执业”不再需要本单位出具“同意书”,进一步对医师多点执业松绑。“我相信北京不会是个案,其实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医师都是自由执业,多点执业这样的模式是时代下的必然产物,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要不了多久。而对《杏仁医生》来说,这样的政策让我们的产品,发展空间更大。”沈扬胸有成竹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