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的困境与对策

2014-04-29于善霞王进都文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幸福感职业

于善霞 王进 都文波

摘要: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的困境主要有: “应试教育”以及现行体制、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学校管理体度的不合理以及职业收入较低对教师造成的窘迫。而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素养、加强自身的教学反思意识及反思能力的培养以及加强自身的教育教研能力来提高职业幸福感。

关键词:困境;对策;职业幸福感上个世纪90年代,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开启了教师幸福感研究的广阔领域。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幸福感逐渐引起了有关领导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内容纷繁复杂,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例如我国学者冯建军[1]认为,教师的幸福应该包括教师作为一般人的幸福,作为一种职业的幸福和教育活动主体的幸福,它涉及教师的全部生活和生命活动。然而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教师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笔者作为一线教师,深有体会,有很大比例的教师职业倦怠感强,缺乏职业幸福感。本文将对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的困境以及应对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一、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困境

1.“应试教育”以及现行体制造成教师的无奈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成绩,对个人内在的需求和个人的存在很少考虑,更多时候要考虑外在要求。因为如果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和社会等各方面都会不满意,学校领导就会对教师施加压力。教师的教学也就要围绕着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来进行。其次,国家设立教师职称制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地位,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而学校对教师的考评总是围绕着德、绩、能等方面进行,教师出于对职称的考虑,就不得不一切围绕着考评转,去适应考评的需要。这就造成现在的教师工作就是为了职称,导致教师工作的功利化现象日益严重。加之教师用人制度的改革,使教师丧失了职业安全感,增加其职业的压力感,降低其职业幸福感。

2.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造成教师的两难进入新世纪,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希望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旨在教师的引导下,加强学生自主认知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应用,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目前中小学教师不仅要满足学校、家长对升学考试的要求,还要满足对教学改革的要求,进行教学研究。这使教师对来自教育的改革感觉到茫然,无所适从。例如,现在不少学校要求教师每个周写教学笔记、教学反思以及研究性学习等,但大多数教师基本上都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什么实际效果根本没有,形式主义非常严重。久而久之,教师就会感到精疲力尽,力不从心,从而降低了职业的幸福感。

3.职业收入较低造成教师的心理颓废教师是从事一种教育活动的职业人,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承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其一言一行除了关乎自己的形象以外,还会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虽然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们的最大追求不是物质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物质财富。而他们作为一般人也有所有的一定的物质需要,只有在物质需要达到一定水平之上,才可能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赵姗[3]研究也表明: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教师在自我价值上显著高于月收入3000一4000元和3000元以下者,月收入3000一4000元的教师在生活满意、正性情感、利他行为、友好关系和幸福指数上显著高于月收入3000元以下者。这表明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工资收入呈现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尽管教师的待遇也在逐年提高,但是相比其它行业,教师的工资待遇还是偏低的,特别是小学教师都是拿固定工资,工资外的福利待遇几乎没有,更别说没有正式编制的代课教师了。这样超负荷的身心劳动,导致教师心理的严重失衡,出现焦燥、烦闷、抑郁等情绪行为反应,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的应对策略

虽然外部条件的支持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的必要条件,但更重要的是依赖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

1.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化素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师的幸福感是呈现一定正相关性的。教师幸福感的提高要注重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入手。只有把自己的生命与教育事业真正融合在一起,并从教育实践中得到发展的教师,才是幸福的。然而,面对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同时,学校要为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提供平台,例如为教师们提供进修的机会,参加各种形式的学科进修和培训,以便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业务技能,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使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创造和享受职业幸福,同样也有助于营造教师幸福的个人人生。

2.加强自身的教学反思意识及反思能力的培养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的“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理论表明,教学反思是教师实现自我教育价值的核心动力。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一笔宝贵财富,也是其不断进步过程中非常重要、有效的途径。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从习惯性教学中解放出来,分析和剖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状况,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到在教学中扬长避短,从而提高教育理论素质、课堂教学行为的实践的水平,实现向专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教师在平日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写反思教案、定期开展教育教研活动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课堂教学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对课堂突发问题的应变能力,从而在不断地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体验幸福。

3.加强自身的教育教研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学研究主要是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平时的听课观察教师和学生的反映、撰写教学论文等方式,从教学的疑难和具体的教学场景中寻找问题,重视把握教学中的各类问题,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选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内容进行研究,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分析研究资料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使教师工作受到人们的尊敬,增强教师精神方面的幸福感。参考文献:

[1] 冯建军.教师的幸福与幸福的教师[J]中国德育,2008,3(1):24-29.

[2]胡姗姗,吴明霞.中学教师工作绩效、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關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10):57~60.

[3]赵姗.高中教师胜任力、教学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0.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幸福感职业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