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时政提升能力
2014-04-29欧阳桂宜
欧阳桂宜
摘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评价时政的能力,是高中政治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本文通过教师导向、巧用预习、课堂渗透、情景创新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时政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时政意识”,同时创设学生的“时政阵地”,开展学生的“时政论坛”。教学中善用时政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的信息,以及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时政;教学;能力高中政治的理论性强,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有些枯燥,对政治课兴趣不大。改变这种现象,需要政治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善用时政资源进行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符合高中生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及天下大事的心理特点。同时,高考主要考察学生信息的获取和解读、描述和阐释、调动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评价时政的能力,成为高中政治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学生的这些能力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对时事新闻的讲和评去培养。
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怎样善用时政资源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四种方式的的效果显著。
一、教师导向,激发学生的“时政兴趣”
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时政的兴趣,政治教师必须起到导向的作用,就是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从内心和言行中喜欢和关注社会的时政。
一直以来,我都有课前收集相关的时事新闻材料的习惯。为了使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我注意博采,广泛选材,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是选材的常用信息渠道,并且精挑细选、歸类存档。
当然,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知行统一,这些材料最好是学生熟知的,少搞独家报道。独家报道虽可以引一时之趣,却会使学生感觉到距离千里。因此我常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本市县日报等学生熟悉的材料中选择。学生常有“怎么我没有想到?”“原来个中竟有如此奥妙!”的感慨。学生也渐渐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这种平凡中寓神奇的感觉,这种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政治课对生活的指导性,由此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并培养了良好学习兴趣。
二、巧用预习,培养学生的“时政意识”
培养学生的“时政意识”,预习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引导学生搞好预习,我设置了“预习通知单”,一般预习通知单的设置要讲究方法,否则预习变成了家庭作业,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根据教材合理设置问题,巧妙引入时政是设置预习通知单的关键。如讲到“纸币和通货膨胀”时我设置了这几个问题:
若你父母下月都涨工资,你认为一定是好事吗?国家大量发行纸币好吗?市场上的物价越低越好吗?
这样,从基础知识出发,小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恰到好处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另外,我发动学生成立新闻采集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收集时事新闻,整理出小卡片,在上课时,用口述法、表演法、讨论法,把与教材知识有关“新闻”内容表达出来。其他小组派代表进行补充,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实践证明,学生希望得到这样的预习通知单,他们感到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未知世界在等着他们探索、发掘,而基础知识是采掘机。
三、课堂渗透,创设学生的“时政阵地”
政治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还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结果是非但圣贤书没读明白,窗外事也一无所知,学生视野狭窄,能力低下可想而知。所以,在政治课堂上,我注重创设“时政阵地”。例如:每节课我都会指定一名同学作为中心发言人,在课前5分钟召开新闻发布会,宣读该同学收集的一条新闻,并运用所学知识对该新闻做简要评述。其他的同学发表意见,对该同学的评论进行补充完善,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教学中,我还经常引用时事新闻材料,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时代责任感、增强学习动力。例如,在讲国家财政的作用时,我利用了发射“神十”等时事新闻的分析,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情感,增强了学生的时代使命感,促使他们为报效祖国、建设伟大的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四、情景创新,开展学生的“时政论坛”
传统政治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往往造成“一言堂”的结果,就是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培养创新学生意识和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参与意识,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时政评论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景。我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如采用“时政社会剧表演”、“ 时政自由论坛”等方式进行,从而把课堂变为“时政论坛”。
1.时政社会剧表演为强化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政治课的参与意识,我在立足政治教材的基础上,采用了社会剧表演形式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以教材知识点或某一社会时政热点为内容,借鉴成功电视栏目的形式: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新闻调查等,由学生担任记者、主持人、嘉宾,编演案例。
2.时政自由论坛由于政治课时少、教学内容多的因素,在每节课堂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我每月都会组织至少一节时政自由论坛栏目课。在这个自由的时间里,学生就某个时政问题畅所欲言,通过辩论、演说、私语等形式,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其中有许多热点问题我们讨论过,如:我县黄包车的去留、钓鱼岛的真相、中美关系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合理评价他人的观点,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发表意见,但话不宜多,重引不重论,否则,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在自由论坛里,学生感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主动发现问题,明是非、辨美丑,不经意中形成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高层次的能力。
实践证明,以上多种善用时政资源的教学形式,体现了时代的特点,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生活相脱节的状况,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宽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等能力。参考文献:
[1] 张耀华 将时事教育融入政治课堂[J].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
[2] 覃刚浅谈时事新闻与高中政治教学网络20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