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脉诊断正确,方能有效衔接

2014-04-29李达伟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初高中学案效能

如何有效处理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衔接问题,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入学以后,在数学学习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影响高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教材、教法与学法,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因素。教与学是否得法直接关系到高一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效率。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准备,是数学教师教学能否成功的前提。我们要关注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不同,观察数学教与学方法的不同,引导学生寻求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好高一数学学习衔接的相关准备工作。

【现状一】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难度反差大,学生难以应对

与初中数学教材相比,高中数学内容多、难度系数大、更为抽象。如在初中的数学中函数部分就是简单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而在高中数学中函数部分还有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最值、周期性,更有新的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特别是三角函数中的正弦、余弦、正切等等。初中教学是普及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在某些知识点方面只是一般的要求,而高中数学即使是同样的知识点,要求则提高了很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具体的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对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不够熟悉,又未能对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及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更谈不上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搭建好梯子去揭示新知进行教学。加之一部分学生入学以后,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反思总结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学习,一时难以应对。

对策:设计适切的导学案,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高一新生,大都对高中有一种新鲜感,对刚刚开始的学习充满期望。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在新课讲授时,可以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根据所要学习的新知,复习好初中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新知,唤醒学生已沉睡的旧知,搭建好新知识学习的支架。因此高一数学教师要提前自备一套初中数学教材,在充分了解其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所教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导学案,引导学生用好导学案,来弥补初中知识的缺失。钻研初中教材是高中教师把握好高一学生数学学习起点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弥补学生知识的断层,让学生找到学习新知的最近发展区,感受数学的魅力,帮助学生把初高中数学学习融为一体。导学案的设计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实际情况,真正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数学好接受、能理解,教学过程也就自然流畅了。

【现状二】师生情感隔膜,教师难以走近学生

高一学生刚入学,开始一切都感觉新鲜,有着高昂的学习热情,但学生的认知水平还是停留在初中阶段,学习方法也是老一套。而高中教师对于所教班级学生各人的成绩与认知能力不清楚,常常无视具体的学情,只顾灌输学科知识,有的教师一下课就回办公室或做其它事情,留在教室看看学生作业或与学生交流的时间较少。很多学生只知任课教师姓什么,其它概不了解,师生之间缺少沟通交流,更谈不上有什么深厚的情感了。这样的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而缺少心灵交流的知识往往是无生命的死知识,自然就很难有数学学习的幸福感了。

对策: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中,在交流中互相接纳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如果感觉老师是他所喜欢的类型,就会主动地悦纳老师,把教师当作“粉丝”,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思考发言,学习就刻苦钻研,成绩自然会有所提升。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喜爱与个性,感受他们的心灵世界,改变自己已有的不适合的教育方式与方法。“教师要放下自己的价值观和参考框架,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从学生内在参照体系出发,去感受、理解学生表达和尚未表达、感知和尚未感知的内容、情感。”[1]这样,学生就会把教师当成自己知心的朋友,无话不说,无所不谈。教师对学生产生了磁力,学生就会主动认真地学习数学,模仿探究教师解题的方法甚至创造出自己的解题方法,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状三】初、高中学习方法难以衔接,学生无所适从

初中数学课堂内容知识容量小, 一节课教师一般只讲较短的时间,学生能够从容地做笔记,课堂上还有大量的时间做对应的练习。而高中所学知识容量大,老师讲解时间相对较长,课堂上学生想记笔记也不一定有时间,往往只能简记,加之练习题量大,有一定难度,还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学生课后完成巩固。初中生年龄较小,初中课程标准要求也偏低,因此初中教师更重视直观、形象的教学,使不少学生形成了学习思维的定势。而高中教师授课时更讲究数学思想方法和严格的论证推理,加之多数高中老师教学是小循环,刚带完高三接着再带高一数学课程,习惯于解深、难、偏的怪题。授课对象的突然变化,造成了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或无意地出现了眼高手重的现象。初、高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较大的反差,又缺乏适合的中间过渡过程,致使高一新生普遍难以适应教师的教学,较多的学生在开学不久,便表现出对高中数学学习的焦虑。

对策:搭建好梯子,做好教与学方法的衔接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做好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衔接,根据初高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差异,来搭建好有效过渡衔接的平台。在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初高中数学学习的各自特征,帮助学生探明其中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实践中观察、摸索,懂得如何应对,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其次,在教学开始的过程中,要放慢教学步子,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吃透例题,举一反三,归纳总结出解题的规律,明白解题的思路,促其触类旁通,寻求自己的高中数学学习之路,同时从中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寻求到高中数学教学智慧的真谛。如果教师能像“海尔”那样,面对成长变化中的学生,也能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不断“自非”,我想教师的教学智慧也会常青不衰[2]。如果有这样充满智慧的教师,茫然无措的高一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定能得到有效指导,找到各自适切的学习方法,从容应对数学学习,从而享受到数学学习的幸福与快乐。

【现状四】忽视学习效能感的培养,数学学习衔接后劲欠缺

学习效能感是学生对自己一段时间学习效率的反映,而部分高一数学教师未能注重对学习效能的重视。高一学生入学后,初高中数学学习差异较大,学生的学习效能就低,而不少教师对此并没有引起重视,不知如何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效能感。有的教师为了提前完成教学任务,只知传授新知,未能把握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的有利时机,使得学生难以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难以形成数学学习的效能感。

对策:重视过程,善于引导,在加强理解中培养学生学习效能感

“激发自我效能感最强有力的信息源是亲身经历的成功,因为依靠自己经验得到的知识最可依赖。”[3]高一初期的数学例题学习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例题真正理解吃透,可以根据学生知识基础的情况,课前利用导学案搭建学生数学学习支架,构建好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平台,采取合作学习小组方式,开展兵教兵、兵带兵的形式,以弥补学生数学学习的空白或者缺陷。例题学习的过程,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理解解题过程中的每一环节,亲历体验的过程,再通过尝试练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在举一反三中进一步把握,真正达到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到了高一的下半学期,就可以逐步引导,更多地运用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往往就能自然过渡,适应高中数学学习,独立地自学或与同学合作交流,遇到难题主动地请教老师,寻求到适合自己的高中数学学习路径、方法,安全地渡过迷茫困惑期,在学习中寻求到幸福与快乐。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心理素质[J].人民教育2014.1.

[2]姜怀顺.毫厘之间——由几个概念引发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4.3.

[4]王泽华.学习之路如何走得更远[J].人民教育.2014.3.

(李达伟,沭阳县建陵中学,2236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初高中学案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乡愁导学案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比例尺(一)”导学案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