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预防和处理

2014-04-29杨爱平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处理预防

杨爱平

【摘要】目的:探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异位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需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25例患者,对其进行相关PICC置管操作,并于操作后以X线透视对置管情况进行检测,以了解是否出现导管异位等并发症。结果:25例患者中共出现PICC导管异位患者3例,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2%。但经过相应的重新置管处理后,导管异位并发症得到有效消除。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异位的原因进行分析,可有效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减轻患者的后续痛苦。

【关键词】外周插管;中心静脉导管;异位;预防;处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05-02

临床上部分恶性疾病患者需置入PICC导管进行治疗,且经外周插管具有操作方便、方便后续治疗等优点,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反復穿刺痛苦[1]。但由于医护人员的操作手法及患者的自身原因,部分患者可引发导管异位等并发症,进而对后续的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了解患者发生导管异位的主要原因,并在后期置管中对此类原因进行避免。我院对此次调查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需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其中男患17例、女患9例,年龄为32~68岁,平均年龄为(52.1±2.9)岁。根据疾病类型对患者进行划分,包括肺癌患者6例、胃癌患者5例、白血病患者5例、胰腺癌患者5例、其他4例。在此次置管的25例患者中,共有3例患者出现导管异位情况。

1.2穿刺点的确定

在此次调查中,6例患者于左侧贵要静脉进行穿刺,3例患者以右侧贵要静脉进行穿刺,5例患者以左侧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4例患者以右侧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4例患者以右侧头静脉进行穿刺,3例患者以左侧头静脉进行穿刺。

1.3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导管置管,并于穿刺后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测,以了解穿刺过程中是否出现导管异位,并结合医护人员的操作手法及患者自身原因,对其异位原因进行分析。

2.结果

2.1导管异位发生情况

25例患者中,共3例发生导管异位。其中,1例异位于颈内静脉、1例异位于贵要静脉、1例异位于右心房。其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2%。

2.2导管置留情况

此次调查中,其余患者均顺利置管。且其平均导管置留时间为(87.3±12.5)d。

3.讨论

我院对其发生异位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3.1异位于颈内静脉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方法

此次调查中,1例患者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我院通过对患者置管时了解到,患者在置管时因头部侧偏不到位而导致导管异位情况发生[2]。因此,在对于后期置管中,需要求患者的头部足够偏向置管方,并将其下颌压在穿刺方的肩上,以暂时性的阻断颈内静脉。我院对该例患者进行重新置管处理,并于重新置管前向患者讲解相关的头部偏侧方法,让患者在重新穿刺前作出相应的示范动作,以保证患者能够按规范要求进行,并要求患者能在重新置管过程中保持规范的偏头动作,置管过程中,可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协助,以保证重新置管的顺利完成。并于X线片透视条件下完成该项操作。

3.2异位于贵要静脉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

此次调查中,1例患者导管异位于贵要静脉,我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到,由于贵要静脉相对于其他穿刺血管而言,较为粗直。在穿刺过程中,因操作较为简单方便而导致置管时置管速度较快,进而发生导管异位。因此在后期置管中,对每一次导管穿刺都需缓慢到位,避免因操作原因导致穿刺并发症的发生,而加重患者的痛苦及负担。该患者后于X线透视下重新置管,且第二次置管并未发生异位现象。

3.3异位于右心房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

此次调查中,1例患者导管异位于右心房。我院对此异位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如下:由于在置管时对导管的长度确定不准确,导致导管过长,而使得穿刺过深。但由于导管长度的确定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医护人员的测量方法,患者自身的体质、肥胖程度等,均可对真实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针对这一情况,我院推荐后期以“一字型外部测量法”对导管长度进行确定,该种测定方法相对其他测量法而言,具有准确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测量误差[3]。临床上对于异位于右心房的处理较为方便,于X线透视下拔出导管上移至上腔静脉即可。

3.4小结

由于临床治疗的需要,常需对部分恶性疾病患者进行PICC置管处理。PICC置管可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方便,并减少患者因静脉滴注原因而造成反复穿刺的痛苦。因此,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但PICC置管时也可引发部位并发症,导管异位即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该种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医护人员的操作手法及患者的自身因素有关,且一旦发生,则需对患者进行重新置管处理,避免因导管异位而引发穿刺点疼痛、发生感染等症状,而对后续的治疗造成影响。

在此次调查的25例患者中,我院共有3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位情况,其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2%。且我院对其异位原因进行分析后认为,提高医护人员的穿刺水平、对患者穿刺前进行相关的知识宣教,可有效降低导管穿刺异位的发生率。因此在我院后期工作中,将主要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穿刺技能进行考核,以提高医护人员的穿刺熟练程度。而对于所需接受PICC导管置入的患者,均于穿刺前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以帮助患者了解穿刺过程的要点及穿刺过程中对自身的要求,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进而提高导管穿刺的成功率。

总而言之,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加强患者对该种治疗的了解程度,可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降低穿刺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王秀华,任立新,王晔光等.预防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的体位改进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614-615.

[2] 张秋艳.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的预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4):55-56.

[3] 石英,李艳华,易建华等.PICC导管异位的预防与正位处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2,19(3):21-24.

猜你喜欢

中心静脉导管处理预防
视频后期剪辑制作中镜头时长的处理
声乐演唱中艺术与情感的深入处理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引流胸腔积液的效果比较